“與其和那些鍵盤俠掰頭,不如我們好好準備。這次的對手确實都不簡單。全智薇雖然廚藝可能一般,但人氣高,節目組肯定會保她。雷哲技術流,實力毋庸置疑。董師傅是情懷牌,德高望重。梁頌賢是評委視角,自帶話題。那個白引鶴,看起來很厲害,白家食府的名頭可響亮得很。”
“哎,看樣子我們不可能奪冠了啊。”林荔撐着下巴,歎了口氣。
“我們不需要奪冠呐。我們是去表演的。”
林荔眼珠一轉,立刻心領神會。
對啊!她們參加這個節目的初衷是什麼?是奪冠嗎?不是。
沈蕪需要的是一個平台,一個将“蕪谷”這個線上ID和她這個人真正連接起來的機會,一個推廣她美食理念的舞台。
節目組追求的是熱度、話題和收視率。
傅氏的目的是宣傳旗下産業,把天目園和國風潮推廣到全世界。
想通了這一點,林荔立刻原地複活,鬥志昂揚:“沒錯!我們是去演出的!演一場‘于無聲處聽驚雷’、‘扮豬吃老虎’的大戲!讓他們先質疑,再驚訝,最後被你的廚藝徹底征服!到時候,冠軍是誰還重要嗎?流量和口碑才是王道!”
沈蕪被她的表情逗笑了,點了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所以,别管網上那些聲音,也别太在意名次,專注在怎麼把我們的東西最好地呈現出來。”
“那你想好做什麼了嗎?第一期的主題是‘故鄉的味道’,聽起來挺寬泛的。”林荔拿出平闆,開始搜索往屆美食節的信息和這次的場地布置圖。
沈蕪沉吟片刻:“故鄉……我的故鄉,嚴格來說,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
她的眼神飄向窗外,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怅惘,但很快又收了回來,落在廚房的方向,“不過,味道是有記憶的。我想做點家常的,但又不那麼簡單的。”
她想起了江南水鄉,想起了那些煙雨朦胧中的粉牆黛瓦,想起了母親竈台上的吳侬軟語和那一碗清淡的銀絲面。在這個世界,她的身份是傅太太,但她的靈魂深處,依舊是那個在江南雨巷長大的美食博主。
“家常又不簡單……”林荔摸着下巴,“這不就是你的風格嘛!治愈系家常菜,但每一道都有講究。那這次打算做什麼?”
“初步想做一道‘松鼠鳜魚’,再配一個‘碧螺春蝦仁’,湯品就用‘腌笃鮮’。”沈蕪報出菜名。
“江南風味,比較考驗基本功。而且如何和國風結合還需要再設計一些亮點。”
接下來的幾天,沈蕪和林荔幾乎是連軸轉。沈蕪一頭紮進廚房,反複試驗、調整配方和火候,力求達到最佳狀态。她對食材的要求近乎苛刻,鳜魚要不多不少一斤半左右,活蹦亂跳;蝦仁必須是當天手剝的河蝦,用蛋清和澱粉上漿,鎖住水分;腌笃鮮裡的春筍要選最嫩的筍尖,鹹肉和鮮五花肉的比例也要恰到好處。
林荔則負責後勤保障和信息搜集。她動用傅氏人脈,找到了最新鮮地道的食材供應商,又時刻關注着網絡上的動向和其他選手的資料。
半個月後,星廚美食節的錄制日終于到來了。
錄制地點天目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建築融合了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看得出是傅氏集團手筆,大氣磅礴。
主會場設在一個巨大的玻璃結構建築内,内部空間開闊,燈光明亮,現代化的烹饪設備一應俱全,觀衆席和媒體區早已布置妥當。
按照流程,所有嘉賓需要提前一天抵達,參加歡迎晚宴和熟悉場地。
沈蕪和林荔到的時候,大部分嘉賓已經到了。晚宴設在天目園内一家高端私房菜館的露天庭院裡,環境雅緻,晚風習習。
全智薇穿着一身高定禮服裙,妝容精緻,被經紀人和助理簇擁着,正和幾個節目組高層談笑風生。
看到沈蕪,她眼睛亮了一下,主動走過來,笑容甜美:“沈蕪妹妹,你好呀!我是薇薇。你的視頻我看了,拍得好有感覺,真羨慕你這麼會生活。”她的語氣熱情熟稔,仿佛她們是認識多年的好友。
沈蕪淡淡一笑,禮貌回應:“全小姐你好。”
“哎呀,叫什麼全小姐,叫我薇姐就好啦。”全智薇親昵地想去拉沈蕪的手,被沈蕪避開了。
雷哲穿着剪裁合體的休閑西裝,雙手插在褲袋裡,站在不遠處,微微揚着下巴,眼神裡帶着毫不掩飾的倨傲。
他似乎對這種商業互捧的場面毫無興趣,目光在沈蕪身上停留了不到一秒,便轉向了别處。
另一邊的白引鶴安靜地坐在一張靠窗的桌子旁,低頭看着手機。察覺到沈蕪的到來,他擡起頭,微微颔首示意,露出了一個溫和禮貌的笑容。他的目光清澈,帶着一種書卷氣,讓人心生好感。
董師傅被幾個對非遺文化感興趣的年輕編導圍着,正笑呵呵地展示着手裡的一個小面人。
“毒舌”評論家梁頌賢,獨自一人坐在角落,面前隻放了一杯白茶,表情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