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說下來,條理清晰,重點明确,市場總監和周啟明都露出了信服的神色。
此刻的沈蕪,渾身上下散發着一種沉穩果決的領導者氣場。
**
半個月時間,雅韻短視頻的熱度持續發酵,下載量已經直逼龍域。
葉傾城的蘇繡工作室接到了幾個高端品牌的聯名邀請。
和風的茶室預約爆滿,甚至有電視台邀請他去做文化訪談節目。
月下君的香道體驗課也一位難求,連帶着他店鋪裡的香品都賣斷了貨。
林氏旗下的MCN機構也趁熱打鐵,迅速簽下了一批在各自領域頗有建樹,但之前缺少推廣渠道的匠人、學者和藝術家。有研究古建築榫卯結構的木匠、複原古代妝容的美妝博主、演奏冷門民族樂器的音樂家等等。雅韻的“國風”标簽不再局限于最初的三人,逐漸形成了一個豐富多元的文化内容矩陣。
沈蕪每天忙得像個陀螺,開會、審閱内容、對接資源、優化産品……她驚人的學習能力和适應能力讓周啟明都暗自佩服。這個看似溫婉的女子,一旦投入工作,便展現出一種不輸于任何資深高管的韌勁和決斷力。
然而,市場的平靜隻是表象。龍域短視頻的反擊,比預想中來得更猛烈,也更陰險。
起初,隻是一些水軍在雅韻的熱門視頻下刷負面評論,諸如“裝腔作勢”、“節奏太慢”、“看不懂”之類的言論。雅韻的運營團隊及時清理并引導輿論,影響不大。
但很快,情況開始升級。
一篇題為《揭秘“國風頂流”葉傾城:蘇繡傳承還是資本造神?》的文章開始在各大社交平台流傳。文章捕風捉影,暗示葉傾城的作品并非完全由她本人獨立完成,甚至質疑其家族傳承的真實性,字裡行間充滿了惡意揣測。
緊接着,又有人爆料,稱和風在成名之前,曾在某家商業茶館當過茶藝師,指責他現在的“淡泊名利”是人設包裝。
關于月下君的謠言則更加離譜,說他所用的香料來源不明,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甚至暗示可能引發過敏或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一時間,網絡上議論紛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衆被輕易帶偏節奏,雅韻APP的評論區也開始出現質疑和謾罵。
“沈總,公關部快頂不住了!”市場總監急匆匆地沖進沈蕪的辦公室,臉色難看,“這些黑稿背後絕對有推手,擴散速度太快了,而且專門挑我們流量高峰期發酵。”
沈蕪的臉色沉靜,但緊握的拳頭洩露了她内心的怒火。她預料到龍域會反擊,卻沒想到對方手段如此卑劣,直接攻擊創作者本人。
“周總呢?”沈蕪問。
“已經在路上了,技術部正在追蹤IP來源和水軍賬号特征。”
話音剛落,周啟明推門進來,表情嚴肅。“查到一些線索,大部分水軍賬号的活躍規律和IP地址,與之前監測到的龍域推廣活動高度重合。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鍊,但指向性很明顯。”
沈蕪點點頭,意料之中。“通知法務部準備,收集證據。但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局面,保護好我們的創作者。”她看向市場總監,“立刻聯系葉老師、和風老師和月下君,告知他們情況,表達公司的全力支持。安撫好他們的情緒,不要讓他們直接回應網絡上的任何質疑。”
“明白。”
“公關部,準備官方聲明。重點不是辯解,而是強調雅韻對内容真實性和創作者權益的保護承諾。同時,啟動危機公關預案B。”
預案B,是沈蕪和團隊早就準備好的應對惡意攻擊的方案,核心是“透明化”和“專業背書”。
“葉老師那邊,”沈蕪條分縷析地布置,“聯系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協會,邀請幾位有公信力的蘇繡專家,對葉老師的作品和工作室進行公開探訪和評估,全程直播。”
“和風老師這邊,聯系茶文化研究會,整理并公布和風老師學習茶藝、鑽研茶道的完整履曆,包括他早年在茶館工作的經曆。那不是黑料,是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邀請業内知名的茶文化學者撰寫評論文章。”
“至于月下君把他所有香料的采購來源、質檢報告,全部整理出來,邀請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公開檢測,同樣進行直播公示。我們要讓那些謠言,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周啟明補充道:“技術部可以配合,在直播過程中實時展示彈幕監控和水軍識别情況,讓公衆看到是誰在惡意引導輿論。”
“好。”沈蕪贊同,“另外,MCN部門,立刻策劃一期‘匠心守護’系列短視頻,就用我們剛簽約的那些新創作者,讓他們從各自的專業角度,談談傳承的不易、創作的艱辛以及對網絡謠言的态度。我們要用真實的創作故事,對抗虛假的抹黑。”
一系列指令清晰下達,原本有些慌亂的團隊迅速找到了主心骨,各自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