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硋?長見識了!雅韻真的在用心做文化傳承。”
“看完這些,再去看隔壁龍域那些模仿視頻,簡直沒眼看,一股子山寨味兒。”
幾乎是同一時間,“匠心模仿秀”活動正式上線。活動頁面設計得趣味盎然,參與門檻極低。
用戶隻需上傳自己模仿雅韻創作者作品的視頻或圖片,打上#雅韻模仿秀# #學做非遺#等标簽,即可參與。
活動一經推出,便引爆了用戶極大的參與熱情。
最先火起來的是美食區。無數用戶跟着“沈家小廚”和其他美食博主的視頻學做菜,從簡單的家常小炒到複雜的宴客大菜,廚房小白們紛紛曬出自己的“黑暗料理”和“偶得佳作”,評論區一片歡聲笑語。
緊接着,手工藝區也熱鬧起來。有人學着用“錦娘”教的針法繡個小香包,有人跟着“魯班傳人”嘗試做個小木簪,還有人挑戰“楮先生”的古法造紙,雖然成品大多粗糙,但那份嘗試和學習的樂趣,溢于言表。
“哈哈哈,我做的紅燒肉,顔色跟醬油似的,沈老師對不起!”
“挑戰蘇繡第一天,手指已廢,向繡娘緻敬!”
“誰能想到,我在家拿廢紙箱造出了一張‘勉強能寫字’的紙?感謝楮先生!”
活動的熱度迅速破圈,更是吸引了不少明星藝人下場參與。
當紅小生周時笨手笨腳地學做“沈家小廚”的招牌點心,引得粉絲哈哈大笑。
知名女影後楊斐然曬出自己模仿“泠泠七弦”撫琴的照片,雖然指法業餘,但意境十足。
導演陳益豐也饒有興緻地參與了模仿青年書法家的挑戰。
明星的加入,給火熱的活動又添了一把幹柴,#雅韻模仿秀#迅速登頂各大社交平台熱搜榜,成為了現象級的網絡狂歡。
無數路人被吸引,紛紛下載雅韻APP,想要看看這些引發模仿熱潮的“本尊”究竟是何方神聖。
雅韻的下載量和日活用戶再次飙升,将之前被龍域短暫分流的用戶不僅吸了回來,還帶來了數倍的新增用戶。平台的社區氛圍空前活躍,用戶自發地維護原創,對于那些試圖混入活動、打着模仿旗号實則引流的龍域賬号,用戶們毫不客氣地進行舉報和嘲諷。
“正主在這兒呢,仿品請圓潤離開!”
“學藝不精還想蹭熱度?回去再練練吧!”
“支持雅韻!支持原創!抵制劣質抄襲!”
龍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們精心策劃的模仿者矩陣,在雅韻“匠心守護”第二期三十位新匠人的沖擊下,顯得單薄而可笑。
用戶已經見識了真正的大海,誰還會對小水窪感興趣?
更讓他們吐血的是,雅韻發起的“匠心模仿秀”,直接釜底抽薪,将“模仿”這個行為本身娛樂化、全民化,徹底消解了他們模仿策略的殺傷力。
現在,模仿不再是龍域的秘密武器,反而成了雅韻引流和提升用戶粘性的狂歡工具。
龍域的數據斷崖式下跌,用戶增長停滞甚至轉負。
更糟糕的是,之前為了快速搶占市場而投入的大量用戶補貼,已經燒得差不多了。眼看無法對雅韻形成有效威脅,後續融資變得異常困難。投資人不是傻子,沒人願意為一個前景黯淡、隻會跟在别人屁股後面吃灰的模仿者繼續輸血。
資金鍊的緊張,讓龍域無法再維持高額補貼。那些被補貼吸引來的用戶,如同潮水般退去,回到了内容更豐富、更有趣、氛圍更好的雅韻。
龍域内部愁雲慘淡。當初力主模仿策略的陳澈,如今壓力巨大。他怎麼也沒想到,一次看似穩妥的商業模仿,竟然被對方用如此刁鑽、如此舉重若輕的方式徹底瓦解,甚至變成了對方的慶功禮炮。
一步慢,步步慢。龍域徹底失去了追趕雅韻的最佳時機。
周啟明看着最新的數據報告,臉上是掩飾不住的興奮:“沈總,我們赢了!用戶增長簡直是坐火箭!龍域那邊,聽說已經開始裁員了。”
沈蕪看着屏幕上#雅韻模仿秀#話題下那些鮮活有趣的用戶視頻,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容。這場仗,赢得比她預想的還要漂亮。用戶的力量,一旦被激發和引導,是無窮的。
她靠在椅背上,輕輕舒了一口氣。這場風波,總算是徹底平息了。雅韻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更加鞏固了行業地位,品牌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傅讓潮發來的消息。
“我的夫人,越來越像個合格的獵手了。”
後面跟着一句:“等下來接你下班。愛你~~~”
沈蕪看着那條消息,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獵手嗎?或許吧。在這個商業叢林裡,隻有不斷奔跑,不斷思考,才能生存下去。
傅讓潮确實教會了她很多東西。他的手段,他的眼光,他的決絕,都像一把鋒利的刀,讓她在商戰中披荊斬棘。
可有時,她又覺得他像一個深不見底的漩渦,讓她沉溺,讓她迷失。她享受他的寵愛,依賴他的保護,卻又感到窒息和害怕。
沈蕪的目光落在辦公桌上的全家福上,照片裡,她笑靥如花,依偎在傅讓潮身邊,傅榕乖巧地站在一旁。
她深吸一口氣,将那些複雜的情緒壓下,回複了一條消息:“好,等你。”
或許,她不需要想得那麼複雜。隻要知道,這個人愛她,而她,也深深地愛着他就夠了。至于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