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再忍耐一些時日吧……此方世界的孱弱人類,尚未做好完全的準備。”
熟悉又陌生的嗓音輕柔如風,拂面而來時,徑直讓我昏睡過去。
·
這一次并沒有引發爆炸,但她确實已在無意間,失去了一些記憶。
我之所以能确認這點,不隻是她在聽到“須彌人不會做夢”時的表現,還在于今天的這份咖喱。
同樣的配比,上一次添加了香菜,她皺着眉吃完了。
這一次卻沒有誇獎,也沒有反應。
倒不是想要得到她的誇獎,她向來在這方面率真直接,誇獎道歉或是表達謝意都不扭捏。
不過……
記憶,力量與夢境。
在蘭那羅相關的實驗理論中,這些詞彙代表着蘭那羅的力量源泉。
在技藝方面,對技能的記憶會影響匠人制作工藝品的熟練度,間接改變最終的結果。
世間萬物的規律不外乎如此,這點也應包括她本身。
我并不清楚,這點發現是否需要對她點明。
那個随時窺視的系統雖然默不作聲,但确實忠心于她。他從未說明這些細節。
是不許,還是不需?
并不是所有的真相都必須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隐秘都應藏在角落。
萬事萬物皆有其對應的位置……那麼她呢?又在哪裡?
·
祖母留下來的房屋本應售賣,畢竟我已經擁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産,對應的書籍與器物也都搬入新房。
沒有居住之人,空有回憶的住所究竟算不算是“家”呢?
沒有人能告知,也沒有人能給出準确如真理的回答。
我也不需要其他人交付與我答案。
對世界的萬物保持客觀冷靜的态度,不斷地辯證思考,由此得出的結論才最符合自身的觀點與邏輯。
這是個自洽的理論。
……本應如此。
·
死域消除後,她從藤蔓的縫隙裡,瞥見一個女孩:衣物髒亂,手腳遍布細密的傷痕。
女孩蜷縮在角落裡,手中緊攥着為數不多的甜甜花。
彼時,我保持着“數據體”的身份,冷眼旁觀。
——離開山洞的道路已經打通,隻要女孩願意,随時都能安全離開。
她蹲下身,從腰包裡掏出甜食,柔聲安撫。在初步獲得信任後,茫然的接下女孩投來的懷抱,輕拍後背,又脫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女孩的肩膀上。
作為數據體的我,同樣有着合适的外衣。
但她第一反應卻不是選擇從我的身上獲取,而是選擇支配自己的資源。
這份善意不算少見,卡維算一個,但她遠比他的觀點圓融。
她沒有選擇停下前進的腳步,隻為幫助這個女孩。而是在自身目标達成的前提下,伸手幫忙。
雖然行事隐蔽,但我确實看見她讓系統打印了一份地圖,留給女孩超額的食物與用于防身的煉金藥劑,并教導地圖的查閱方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二者都做到了。
我之前說過,她不是個學術意義上的聰明人。
但她的邏輯思維能力遠比那群教令院裡的學者高得多,甚至行事風格也……令人欣賞。
人的觀點不可能獨立于社會,且需要更多的樣本才能不斷進步、更新。
·
她是個合适的樣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