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正常走流程,其他的我回去再說。”李柏舟說完就挂了線。
“怎麼了?”老李總坐在旁邊看他沉思,主動問道。
“師父,”李柏舟歎口氣,一副挺糾結的樣子,“您覺得柳葉這孩子怎麼樣?”
老李總雖然佯裝沒聽到他電話裡的内容,卻實在沒料到他開口問出的問題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難得地愣了愣:“小柳?還不錯,沒什麼小聰明,就是踏踏實實的。”
李柏舟點點頭:“她現在身上沒有固定的活,我本來想着調她去人事那邊,不過行政這邊一直沒騰出手。”
老李總颔首:“人事如果有個肯幹的,你也不至于那麼操心。”
“是啊,”李柏舟歪了頭,“但助理崗位的上升空間還是更大些……”
“你想讓他接小詹?”老李總再一次有些意外。
李柏舟側目帶笑地看了眼老李總。
“師父果然聽到了。”他算計了人,自己還有點不好意思。
“嘁,我對你們小孩子的事沒興趣。”老李總閉目端坐,“我看你啊,還是先想想怎麼過張書記那關吧。”
李柏舟苦笑:“這次可能有點難。”
“其實書記說得也不是沒道理,”老李總寬慰他,“領導讓你改你就改呗,這是公事又不是自家的活兒。”
“行,聽你的,領導。”李柏舟假裝誠懇,獲得白眼一個。
兩人安靜了一會兒,老李總忽然又找回了剛才的話題:“小柳,做人事工作更合适些。”
“嗯,”李柏舟想了想,又側頭過來,“師父?”
老李總警覺地看他:“幹什麼。”
李柏舟乖巧地笑起來:“行政部可能要再選拔兩個人,下面車間部室有誰合适,您幫我留個心呗。”
老李總從鼻子裡高冷地哼了一聲,繼續閉目養神去了。
兩天後臨時重開了黨政會,李柏舟把考核辦法簡化了一版,提前也跟張書記彙報過,這次總算是順利通過了。
之前書記抱怨過幾次,說公司的會議通知和紀要發放不及時,需要整改,整改建議書都遞到了李柏舟手裡。為此李柏舟聯系了好了幾家廠家,做了公司OA整改架構的方案。
沒想到議案剛拿出來,張書記又火了,這次直接就拍了桌子:“弄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給誰看?能有什麼用?浪費公司資金?”
“書記别生氣,注意身體。”李嘯行勸了一句,對李柏舟使眼色。
“那如果不更新OA,該怎麼實現各類文件即刻通知呢?”李柏舟平心靜氣地問。
這話可好,直接把書記的情緒從火冒三丈變成了爆炸:“用人啊!你那辦公室裡坐一堆人,幹什麼吃的?!擺着看的嗎?把消息往領導們手機裡發啊!”
這位張書記是從其他企業調過來的。可能企業體量不同,李柏舟想不到小企業一個通知在辦公室喊一聲就能達到效果的情景,張書記也很難體會每一份文件要根據文件權限和抄送對象發給上百人是怎麼樣的工作量。
又或者,即使明白,也要故意來這麼一出。
李柏舟頭疼地翻回自己筆記本的前幾頁,在“機構人員調整計劃”那頁裡,将“增加行政部人員數量”這一行劃掉了。
李嘯行在旁邊看到他的操作,不由笑了一下。
張書記這人這方面異常敏感,把李嘯行的表情看在眼裡,眼看又要發飙,李嘯行趕緊補救:“張書記,咱們管理水平上确實欠缺,書記說得對,我下去讓他們馬上研究一下這個手機群發的技術。”
“這還需要技術呢?”張書記依然沒好氣,不過臉色倒是好多了。
李嘯行繼續給李柏舟使眼色,意思是下面的議案先别過了。
李柏舟自然同意,但那邊負責跟會的柳葉暫時沒接到眼神暗示,直接在ppt上開了下一個議案: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計劃。
李嘯行立刻阻止:“這個議案我剛才看了,還需要調整,下次再……”
李嘯行話還沒說完,張書記已經眼尖地看到總表上列明需要增設80多個編制,以及行政部和人事部的計劃編制人數都比現有人數要多了。
“舟總,我們公司現在人員冗雜的程度還不夠是嗎?”
李柏舟閉了閉眼,盡量保持平靜的語氣解釋道:“這個是給上級部門報批的計劃,我們現有的編制暫時也能運轉了,可是申報時為了公司權益,也為了今後公司發展和用人方便,肯定要稍微超過現有人員數量的……”
“你這是跟國家算計蠅頭小利,利己主義啊!”書記感歎道。
李柏舟住了口,輕微地磨了磨牙。
最近天氣不好,下過雪之後有些陰冷,風似乎都要往骨縫裡鑽。加上李柏舟肺炎剛好,本來就哪哪都不舒坦。
這幾個議案的報送期都快到了,他們現在被國營大廠收購,很多時候也不是自己說了算,都要由上級層層審核。
在企業管理方面,有些事情是一環套一環的,某個環節過不去,後面的工作就沒法開展。
本來為了不耽誤事,李柏舟提前準備了很久,沒想到節骨眼上卻被卡住推不動了。
他深吸了口氣,試圖忽略身心的極限感,讓自己臉上帶了笑:“書記,我這也是為公司着想,怎麼給我扣那麼大一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