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堵在醫院主幹道上的車不知道會不會被拖走
丁:我買營養液開了你的車,現在堵在醫院主幹道那塊開不出來,回頭還想去看看。
她想的是等官方出面疏通交通,車總能開回來的,那麼寬一條路堵上了,出入都不方便。
丙:營養液放車裡沒拿出來?
丁:對
丙:你今年不要再去中心醫院附近。
丙:車不重要
丁:營養液沒拿沒關系嗎?
怎麼感覺褚禀的意思是一元一瓶的營養液比以萬為單位的車要重要得多。
丙:你可能給土地加了點肥料
丙:你沒喝吧?我收到消息,營養液的用法有點問題。
丁:沒喝
用法有問題?營養液不拿來喝,該拿來做什麼,澆花嗎?
丙:關于疫病傳播的研究pdf.
丙:記得看看,最好背熟。
說完頭像變灰,褚禀下線了。
丁渠看着最末的兩句話,夢回學生時代,課文最後的課文要求裡說要全文熟讀的,一般老師都讓整篇課文全背了。
五十多頁的pdf記錄了疫病發現、傳播途徑、傳染方式等各方面,她在網上看到的關于疫病最後消失的熱帖,這個pdf也有放置截圖。
目錄足足占了兩頁,她草草浏覽下去,突然目光一頓,停留在第二頁目錄上的某一行。
她找到了和中心醫院息息相關的事情。
永生鄉封鎖記錄
7月1日危機管理部門一隊隊員趙霖臨預言,長夜街道永生鄉将遭災禍,生靈塗炭。
7月2日永生鄉遭冰雹侵襲,一隊隊長帶領隊員前往救援,組織群衆達到安置點。
7月2日晚11點,永生鄉安置點出現疫病患者。
7月3日淩晨1點,安置點首例疫病患者死亡,疫病蔓延。
7月13日疫病病例範圍擴散至全城,危機管理部門疲于奔命,永生鄉确定全員患病,遺體收容不及時。
7月15日發現患病遺體腐爛或污染水源和土壤,土壤沾染腐爛遺體被污染,人體沾染污染泥土後,将跳過潛伏期于兩個小時内死亡。
7月18日發現污染泥土在自主擴大領地。
7月20日封鎖永生鄉
再往下翻是全新的内容,丁渠停在這一頁,她想起了近兩個月前走的那條小巷。
沾染……意味着要接觸,倒推的意思便是患疫病的人死了及時火化就沒事,未能及時火化,屍體所接觸的任何物品都會異化,土壤都未能幸免,異化的物品二次接觸亦有傳染性,而疫病患者活着,官方注明其傳播方式包括接觸、呼吸道和氣溶膠三種。
怪不得黑頭發的粉毛敢不做任何防護措施站在棺材旁,定是知道些什麼。
前幾天醫院的疫病患者跳樓,污染了醫院的土地,醫院封鎖,不知道間接有多少人将失去生命。
這件事到底是不能公布,公開真相,一千人裡隻要有一個瘋子,就能利用疫病患者将整座城市變成異化樂園。
丁渠翻回目錄,挑下一個她感興趣的内容看。
【第一個有治愈可能性的人】
第一個?整座城市沒有治愈成功的人嗎?
她翻過去,患者姓李,8月13日出現症狀,皮肉發疼,初步懷疑為疫病,入院隔離;8月19日出現紅疹,确診,加強治療;8月20日惡化,下達病危通知。
轉機是在8月21日,出現了一個姓越的醫生,越醫生全權接手該患者事宜。
中間兩大頁是嘗試新的治療方式、用藥之類的記錄,丁渠往下滑,直接看結論:
患者未死,新的治療方式失敗。
8月25日,患者紅疹消退,恢複意識。
承接的語意截然相反,她上上下下滑了好幾遍,确定自己沒漏看。
都做成五十幾頁的pdf了,還要打一些莫名其妙的啞謎。
丁渠吐槽完,繼續往下看,沒找到關于營養液的内容。
營養液也好,土地異化也罷,全是前兩年她沒聽過的東西,中心醫院自然不會有今天的事件發生。
她縮進沙發裡,冷意從心口蔓延至全身。
寂靜的空間裡,包裝袋的擠壓聲特别響,她起身尋找聲音的方向。
三花貓伸長脖子,直起身扒在裝貓糧的櫃子前,貓糧袋子口布滿牙印,簌簌往下掉糧。
“哪裡!你又開櫃子給自己加餐!”
丁渠一手逮住三花貓,薅住它的脖頸。
“喵嗚。”三花貓柔軟的皮毛往她手臂上蹭。
她氣不過三秒,感受手心下的溫暖,心中慶幸,還好營養液沒帶回來,否則它好奇舔上兩口,誰知道有什麼後遺症。
她抱住貓,深深吸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