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大型封神祭祀,一地方國也要攢很多年民意功德,消耗氣運才能開祭。
所封第一位神明,都是有大功于當地人族的。
這是羅網傳遞回來的消息,也是王後這位大祭司簽發诏令後,鬼方國祭祀方能行事,效仿當日大商封神之事,封的方國正神。
她的記憶力很好,基本不會記錯。
楊婵,并未拒絕鬼方大祭司的敕封,接受傳承之後,已正式上任西嶽神女。
“楊婵已繼承龍女寸心娘娘衣缽,尊奉娘娘之命,前來朝歌,與王後一晤。”她的聲音不疾不徐,神情不緊不慢,說話時自有一股安然自在的韻律回蕩。
為了表示對王後的尊重,楊婵決定端莊一些,說話也要三思,不能吓到人。
王後呼吸一頓,果然不出所料,這是她的繼任之人。
此處沒有外人在,她便也沒有過于掩飾情緒,露出一絲詫異之色。
這位新任傳人似乎,過于,過于文雅秀氣了。
王後有些不适應,這樣規矩,這樣有禮。
她也在想,自己得規矩點,說話别太出格,驚到這位神女就不好了。
寸心娘娘所言大争之世雖不知為何,但封神之後,已等于與天庭反目,人族尚且孱弱,頂尖戰力缺乏,絕難脫離聖人執念庇護。
大商僅剩下的底氣,就是沉睡的人族聖人,和她留下的三念了。
這位繼任的神女娘娘,年紀看上去尚小,舉止言談,皆可見教養不俗。
隻是,未免太過一闆一眼的。
看上去,似乎很好騙的樣子。王後揣測萬千,面色不變。
王後記得,在有限的交流中,寸心娘娘無一次不是帶着匪氣的,帶着驕矜之氣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兒讓她記憶猶新。
典籍中記錄的莘姬娘娘,也是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性子,這才有了無比珍貴的人神之約流傳下來。
她本以為,這驕傲的模樣,是人族聖人執念傳承下來的,每一代傳人都會是差不多的品行。
沒想到,在新任傳人身上,她沒有尋到故人的影子。
寸心娘娘已經把人族的骨戳了起來,再不能軟下去了。
她們已經得罪了最大的神明,搶奪了他的權柄,當時有多痛快,後面來自天庭的反擊就會有多沉重。
以後的路怎麼走,人神之約的羅網換了執掌人,新政是否能順利接續下去,都是問題。
早知當初有此一劫,王後還是要封神,隻有這樣的大勢,才能将已經走下坡路的大商,徹底拽回來。
龍女娘娘早就說過,不可以走夏的那條錯路了,愚民弱民之策要不得。
雖然王後不理解,但是王後決定照做,不聽大羅金仙的,難道要聽廟堂上那些惡臭的子姓宗親的嗎。
古衡引導了幾代人皇,谄媚上天,以人為祭,連先王的母親都成了珍貴的祭品,這樣的行為幾乎斷絕了人族的脊梁。
王後知道,如果不改變,她也可能在不遠的将來,成為新的珍貴祭品。
人神之位,必須重新平衡。人族自行封神之舉,勢在必行,一定要打破人對神明的過度崇拜。
話說回來,龍女娘娘答應為他們向天讨債的。
那些年的祭祀,應該得到的回應,要找回來的。
不知,這位神女娘娘會如何做,是否還有那樣堅定的勇氣。要是隻有王後她自己,王後覺得做不來啊。
王後壓下隐憂,請神女娘娘入座。
若是寸心娘娘在此,定是不坐,就這麼站着,三言兩語說完,讓她自己開悟。娘娘定是轉身就走,一息不願多留。
楊婵卻安安穩穩坐下,溫和恬淡,歲月靜好,正襟危坐,脊背挺直,看向王後,傳遞出要長談的意思。
王後心中再如何驚濤駭浪,面上也能沉靜無波,“未知,龍女寸心娘娘如何入滅。”
顧不得詢問未來,她想知道那人的歸處。王後托大,在心中已将那位大羅金仙,視為知己。
當日,她與寸心娘娘見了最後一面,幾句話說下來,仿佛間,她便已有明悟,卻沒想到有這麼快。
明明一切向好,她們甚至完成了敕封神明的壯舉。
沒容她多問,寸心娘娘交代了後事,便消失不見。
每次她來,都是三言兩語,匆匆而去。
王後怅然若失,追之不及,隻能自己思量。
“以弑神槍擊天帝真身,寸心姐姐受三界氣運反噬,導緻道體崩解。”楊婵知無不言,并不遮掩。
這也不是沒有成果,寸心姐姐把天帝的道氣的半瘋了,王母的道也被攪亂。
楊婵知道,從母親之事開始,天帝就一直在失利、失算、失誤,唯我獨尊之道,忍受不了這種羞辱。
王後心想,若是寸心娘娘在此,估計隻會告訴她一句因果使然就罷了。沒那個耐性與她分辨許多,隻會告訴她該如何去做,任由她抉擇。
“莘姬娘娘入滅,是否便有一重因果,是沾染聖人之血,被氣運反噬之故。所以天帝同為聖人尊位否?那麼人皇呢?”王後反應迅速,心念電轉,已類比下來,再問道。
“王後所言不錯,人皇與天帝之位,視同聖人尊位。攻擊聖人之體,必遭氣運反噬。”楊婵點頭,娓娓道來。
天地主角的皇者,是有極大便利的。弑君者,不得善終,罪傳子孫。但也不是,就全沒有弊病。天下垢,不是說着玩的。一旦被壓迫的百姓覺醒,那就是個大炸雷砸糞坑的結果。
“天帝,莫非是那日搶天書的巨手?”王後回想當日之景,險些被那巨手奪取天書,毀掉人族封神之基。
若當時封神失敗,人族氣運必會被打擊到底,她這個大祭司,也吃不了兜着走,當場暴斃已是好的。
“不錯,當日正是天帝所為。”楊婵不僅看了全程,還得拉住二哥,讓他不可輕舉妄動,壞了寸心娘娘謀劃。否則,三尖兩刃刀當時就要招呼上去了。
别看我二哥隻是太乙金仙,他莽撞起來,準聖也敢打到臉上去。
“大羅金仙,身負萬千功德,隻是一槍擊穿天帝手掌,且是天帝出手在前,這樣也不能幸免?”王後追問,寸心所為,功德無量,難道還不能壓制反噬?
“以寸心娘娘當時的情況,功德護體,最少可保三百年不滅,但她不欲浪費功德抵禦反噬,提前入滅了。”楊婵面上盡是惋惜,悠悠歎氣,“天帝果位,身負三界氣運,傷及其本體,大羅亦有身隕之危。”
有事沒事兒,想要沖天帝招呼兩下,就得有玉石俱焚的決心。
王後總想從這位神女娘娘身上,尋些故人之姿。“未知神女娘娘此來,何以教我。”
神女娘娘,溫柔沉靜,看上去十分真摯。甚至,有些單純。
與當日所見,寸心娘娘殺伐果斷的堅毅之色,殊為不同。
“王後,當即位人皇。”
楊婵仍舊溫柔沉靜,不疾不徐,絲毫不覺自己說了什麼了不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