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人攜哪吒與敖丙飛在最前面,腳踏絢麗雲彩,從東海天際向着陳塘關方向飛馳而去。烈烈長風呼嘯着迎面撲來,妄圖肆意撩動着他們的衣衫,卻被無形的罡氣擋在了外面。
哪吒神情專注,乾坤圈套在手腕上,混天绫也老老實實挂在身上,風火輪保持着勻速,全身上下都在說“我很沉穩”。
敖丙詫異于哪吒今日這麼穩當,望過去,正看見殷夫人也在看哪吒。
兩人對視,殷夫人笑了,敖丙一驚,腼腆地轉過頭,想了想又覺得不對,連忙轉了回來。
果然,殷夫人已經把視線從哪吒身上,轉移到他身上了。
就像殷夫人了解敖丙一樣,敖丙對嬸娘的舉動也是有一些預判的。
敖丙好像做錯事一樣,頸項低垂,用餘光向上,去看殷夫人的臉色。
發現殷夫人不見了,敖丙一驚,扭頭去找,正看見殷夫人從哪吒左側飛到了兩人中間。
找的很準,吓了一跳。
殷夫人看出敖丙不自在了,這個孩子啊,心思敏感細膩,不似哪吒那般粗疏,定是心底又壓上事兒了。
這邊殷夫人執敖丙的手,拍了拍他的後背,低聲問起敖丙的心事。
敖丙想起哪吒發下的人道誓言,瞬間紅了眼圈,小聲和殷夫人說了。
龍族背負的東西,有的龍混不在意,有的龍在意瘋了。
敖丙生來便責任心極強,又有祖龍傳承下來的混沌珠在側,那重擔壓的他有時會躲起來偷偷哭。
才幾歲大的小龍,已經嘗試着把整個龍族背上了。
這樣的負擔,是生活幸福無憂的哪吒難以想象的。
但殷夫人可以理解。
曾幾何時,她是東勝神州子姓殷氏這一支當家人之女,唯一的女兒。
家族傳下的除了富貴,還有責任。
生性倔強的殷夫人拒絕隻能留守後宅,招一名贅婿回來繼承家業,她從幼年便随高人習武。甚至學成武藝之後,毅然跑去昆侖求仙,這才結識了李靖。
所以,她能理解敖丙的心思,這個孩子和當年她一樣固執。
雖然封印已破,但敖丙的記憶并未歸來。
哪吒把自己發誓的事兒不當回事,反正是出自他本心的。他怎麼說的,就是怎麼想的,也會怎麼做,就完了。
他說給敖丙聽以後,敖丙卻藏在心底,時不時就要翻出來品,越品,心中越壓的沉了。
未見殷夫人時還好,一世人兩兄弟,敖丙隻當給哪吒一輩子當牛做馬來還。
可見了殷夫人,現下也沒了别的要緊事,敖丙便心中難安。
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思,慣常是瞞不過嬸娘的。就是,沒想到嬸娘這麼快就來問他了。
殷夫人也無奈,不及時讓敖丙說出來,他在心裡藏的越久,對他傷害越大,這是個難以自洽的孩子,不能跟哪吒似的,放着不管,過不了幾天他自己就萬事大吉了。
養兒不易,一個兒一個養法。
哪吒身上的混天绫随風烈烈舞動,恰似燃燒的火焰。腳下風火輪飛速旋轉,閃爍着耀眼的紅光,發出呼呼的聲響,似也曉得他歸家的迫切。
他不時擡眼望向遠方,估算着與陳塘關的距離,心中默默念叨:“快些,再快些,父親肯定在等着我們回去。”
如今的他,飛行時不再像兒時那般橫沖直撞,而是身姿矯健且動作敏捷。歸家的急切讓他的速度不自覺加快,卻又沒忘記時刻留意着母親與敖丙身邊的狀況,如同可靠的守護者。
隻是那邊母子倆的悄悄話,他是一句都沒聽見。敖丙的不自在,他也沒注意,渾然不知母親去給敖丙寬心去了。
敖丙一襲白衣,衣袂飄飄,閃爍着溫潤的光澤,幾绺發絲在風中輕輕飄動,為自己和殷夫人周身都環繞上一層淡淡的水幕,隔開強風。
見敖丙眼眶微微發紅,殷夫人條件反射地挂上溫柔微笑,恨不能馬上蹦到這孩子心裡去,把他那不知道扭到哪裡去的思緒給抓回來。
聽敖丙說了前因後果,就這點事算啥,為了兄弟兩肋插刀,正是我們子姓殷氏的優良傳統。
她要不是當了别人的娘,還當了好幾次,也跟哪吒性格差不多,不拘小節到極點。
殷夫人壓根就沒覺得哪吒發誓有什麼問題,吒兒做得對,不愧是老娘的兒子。
有事就得一起抗,做了選擇就不後悔,孩子不能死腦筋,老娘不能拆兒子的台。
聽殷夫人開導後,敖丙心裡輕松多了。
殷夫人見他不再愁眉緊鎖,心裡也輕松多了。
兩人皆暗暗加快了飛行的速度,與哪吒并肩而行,默契十足。
殷夫人身處二人中間,滿是慈愛與欣慰。
她看着身旁兩個成長中的少年,心中感慨萬千。
頑皮的哪吒也是可靠的男子漢了,再細膩點就好了。
敖丙也愈發成熟穩重,别敏感多思就好了。
她微微仰頭,感受着拂面的長風,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多好的孩子啊,都是我兒子,都像老娘一樣可靠。
金吒木吒不在家,哪吒和敖丙正經是個伴兒。這倆人在一處自己玩,給老娘省多少事兒啊。
本來關裡這些年變化太快,就忙,還添了個從頭開始的齊國,搞事業都快搞的讓相公獨守空房了。
好想再要一個香香軟軟的女兒啊,再養兒子就算了。
殷夫人忽然想起家裡的李靖,輕聲說道:“也不知你父親今日忙完公務了沒,肯定在盼着咱們回去呢。”
眼下找到了金烏,雖西嶽神女娘娘分身與本體聯系上後,已早早傳信回去陳塘了,但殷夫人還是恨不得立刻帶着兩個孩子回到家中,一家人團聚。
數載光陰似水流,夫妻恩愛未曾休。她與李靖自相識以後,還未分開這麼久。
離家去找哪吒是一重心事,回家見李靖又是另一重心事了。
寒來暑往情依舊,共賞春花與素秋。都是老娘甜蜜的負擔啊,殷夫人莫名其妙地美滋滋。
三人在天空中劃出一道亮麗的軌迹,下方是波瀾壯闊的大海。
海浪此起彼伏,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不遠處,一座廣袤的半島從海面探出,将東勝神州的海岸線往東海推進了千裡。
早有蝦兵蟹将發現此事,回龍宮去禀報了。
半島之上,山峰連綿起伏,似一條沉睡的巨龍橫卧大地。山間清泉潺潺流淌,彙聚成蜿蜒的溪流,一路歡歌笑語,奔騰向大海。
奇異的是,這片半島的樹木花草生長極為迅速。
三人飛行途中側目望去,隻見原本荒蕪的土地上,眨眼間便冒出嫩綠的新芽,新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節生長,轉瞬便長成參天大樹,枝葉繁茂。五彩斑斓的花朵也不甘示弱,瞬間綻放,花瓣舒展,争奇鬥豔,将整個半島裝點得如詩如畫。
造化與秩序之道在此處盤旋,後方的楊婵感受着熟悉的氣息,眼眶濕潤。
可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卻不見任何生靈,唯有幾隻海鳥在半島的上空盤旋翺翔,它們的鳴叫聲在空曠的半島上回蕩。
楊婵抱着金烏與蛋飛在三人身後,不緊不慢的禦風而行,眨眨眼散一散眼中的霧,她也打量着這座半島。
這是一次由畢方主導的,偉大的,對洪荒大地的,修補,楊婵因之收獲了一筆巨大的功德。
洪荒開天地以後,還從未有過生靈修補洪荒之舉,因是第一次,天道給功德給的特别爽利。
“洪荒一片碎片,竟然長寬皆有數千裡之地,着實令人驚訝啊。”玉鼎捋了捋胡子,搖頭晃腦,與十天君飛在一起,他們一同俯瞰着下方那片廣袤而奇特的正方形半島,看上去貌似長寬皆是三千三百三十三裡。
就像個大壺底子似的,楊婵心想。
煉妖壺啊……
玉鼎真人手指着半島,“諸位師弟師妹看這半島,山峰起伏間靈氣湧動,清泉溪流縱橫交錯,草木生長竟如此神速,實乃世間罕見之景。”說罷,微微搖頭,似在感慨這洪荒碎片造化之神奇。
金光聖母柳眉微挑,眼神犀利,率先暢想起來,“這地方,土地肥沃,開墾出來種上豐産良種,定能收獲頗豐。養活幾十萬人,不在話下。”
秦完捋着胡須,點頭附和:“師妹所言極是,這山間清泉彙聚成的溪流,水質清冽,用來養殖魚蝦,想必也是極好。”學堂裡那些孩子,得吃肉食,才好打熬身體,隻吃谷供應不上身體所需,後期再想養回來可不容易啊。
孫良目光掃過連綿的山脈,接話道:“還有這山林,樹木繁茂,藥材珍稀,随便采上幾株,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林子裡養上牲畜,也是肉食。
袁角大笑:“哈哈,如此寶地,若歸我等所用,定能壯大我陳塘關學堂實力。到時老師面前,考評咱們必然是第一。”
玉鼎真人聽着十天君的話語,驚訝又欣慰,原以為截教衆人隻圖教派私利,會貪圖島上造化,沒想到他們竟也心懷蒼生,為陳塘關百姓着想。這一趟出來,對截教門人,哦不,是師兄弟,當真大為改觀。
輕咳一聲,他朗聲道:“諸位師弟師妹竟有如此胸懷,實在令玉鼎敬佩。這半島若是按諸位所言善加利用,陳塘關百姓必将受益無窮。”
金光聖母微微一笑,說道:“玉鼎師兄,莫要小瞧了我截教,雖行事風格與你們闡教不同,但造福蒼生之心,并無二緻。”
衆人皆點頭稱是。
此時,一隻海鳥鳴叫着從半島上空飛過,下方的海浪輕輕拍打着沙灘。衆人望着這片充滿希望與靈氣的半島,七嘴八舌地謀劃如何将設想化為現實,為陳塘關百姓開啟新篇章。
後方傳來的對話聲引起了哪吒的注意,扭頭望去,隻見玉鼎真人與截教十天君正對着下方那片奇特的半島熱烈讨論。
哪吒好奇心頓起,向殷夫人和敖丙打了聲招呼,便一個閃身來到衆人身旁。
殷夫人任由哪吒去了,下面的半島她先不好發表意見,畢竟要聽從朝歌之令。
若是朝歌不許陳塘關參與開放,那她與李靖便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