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麗從小自負于美貌,也困于美貌,周遭的一切對她來說得到都很容易,是故于才學方面也不曾下過真功夫大力氣。大家閨秀該學的她一樣沒拉,但隻能說各項功課完成得成績平平。每有比試,她也都憑借着小聰明勁輕松過關,不出彩,也不曾丢過臉,因而也從未見她在哪方面刻苦用功過。
唯獨在學畫這一科,當年未分家時公府裡那麼位小姐,府裡高薪聘請來的授畫大師就獨看中了宋雅麗的繪畫天賦,多次明裡暗裡誇她、專給她開小竈、對她耳提面訓、循循善誘,殷切希望她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要在作畫一途上有所成就,然而那時她沒定性、不專心、貪玩也不用功,辜負了師傅的厚望,最後還年紀小小竟然成親去了,為此那位授畫大師也被氣得拂袖而去。
宋雅麗成親後在王府從沒作過畫,倒是和離歸家後重拾畫筆,并且畫得有些廢寝忘食。有段時間,她每日起了床就畫,從早畫到晚,晚上挑燈接着畫,飯也顧不上好好吃,畫得臉頰消瘦挂着黑眼圈,當時府裡的親人看得都有些擔心,但也不敢太勸。好在那段時間過去了,宋三小姐走出了當時瘋狂作畫的狀态,也走出了和離後低落的心境。日複一日,月複一月,作畫一來撫平了宋雅麗的心緒,二來倒令她對師傅從前教授的内容有了新的領悟,畫技也突飛猛進。
畫作是畫者情緒、心境的表達。
大千世界中菊花品種有七千多種,此時光盧府後花園裡的就不下百十種,日光菊,白菊,墨菊,紫菊,小紅菊,九月菊……它們形狀、顔色、大小、神韻、姿态、寓意各是不同,作畫者的性格、喜好更是不同。作畫者選擇了一種菊花而不是其它,自然是帶着自身的感情投射,花如其人,人亦如花。
綠雲圖的畫者是宋雅麗。她喜歡綠雲的清雅和靈動,在她心底裡亦有綠雲如雲般伸展花瓣的自由和輕盈。在濃豔的外表下她其實有顆清高的心,很少很少有人發現,所以盧鴻飛他的點評,點出了她要表達的情緒,作畫者與觀畫者之間産生了一絲共鳴。
半個時辰後,評審大家們閱過所有的參賽畫作,評出了優勝作品,其餘未獲獎的畫作也逐個給出了書面的點評意見,點出長處指出了不足。評審們的态度端的是認真,嚴謹,令人信服。
接着,盧府那位幕僚高聲宣布獲獎作品,首先由仆從持勝出畫作在全場展示一周,此後作畫者上台認領作品并提拔蓋私印,然後領取獎勵,最後畫作交由盧府送去裝裱,并懸挂于國子監畫堂展出。
能在國子監畫堂展出是極高的榮譽了,衆學子一派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