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什麼都沒有,許多東西要添置,留下顧文卿照看小女兒,顧穩和杜氏帶着大安安去鎮上瞧瞧。
顧文卿:“娘,叫安安留下吧,我跟你們去。”
杜氏不讓,隻說:“咱們家離開猛虎嶺不遠,放你兩個妹妹在家我不放心。”
顧文卿一想也是:“那你們也盡快回來,天兒晚了不安全。”
杜氏把包袱裡三個還沒吃的幹餅子拿給兒子:“你們兄妹倆吃吧,别餓着。”
阿萱嫌棄别開腦袋,她才不想吃這個。
“娘,買好吃的回來,哦!”阿萱仰頭期盼着。
杜氏頓時笑道:“吃了一路幹餅子了,這會兒倒是嫌棄上了。”
杜氏一邊出門一邊交代兒子:“院門關緊了。”
“哎。”
目送爹娘和妹妹離開,顧文卿關好院門,俯首抱着阿萱去屋裡坐着,才坐一會兒,放開阿萱,又躺下。
兩隻手交握墊在腦後,長歎一口氣,顧文卿覺得,好像許久,許久,沒有怎麼放松的時候了。
阿萱在光秃秃的炕上滾一圈,趴在哥哥頭上,扒拉哥哥頭發:“哥哥,你頭發長虱子沒有?”
“别鬧我,叫我歇一歇。”
這一路走來,又是睡草堆又是跟人擠一塊兒,不長虱子就怪了。
阿萱小屁股一扭,滾旁邊去了,她盯着屋頂,忍不住嘴癢,又說:“哥哥,咱們家屋裡怎麼沒擺個燈籠呀,我想要紅色的,好看。”
“哥哥,哥哥……”
顧文卿歎氣:“阿萱,你想睡覺嗎?”
“不想睡覺,我肚子餓。”
“肚子餓就來吃餅子。”
“切,不想吃。”
阿萱執着地盯着屋頂,嘟着臉頰,小嘴蠕動着,又是餓又是饞嘴:“姐姐給我好吃的。”
兄妹二人都躺炕上,一個想休息,一個想吃好吃的,一個不想搭話,一個話多得煩人,兩人說話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
那邊,顧佑安跟爹娘已經走出鄰山村了,村口外就是一片山林,三人默契地走進去。
家裡衣食住行什麼都缺,今晚上先要弄些吃的,和保暖的衣物。
顧佑安先去廚房拿鍋碗瓢盆等東西出來,顧穩和杜氏看了都覺得不妥當,太好了,不像是大晉朝能有的東西。
這巴掌大的鍋,像鏡子一般光亮,這刀,精鋼打造的,骨頭都能斬斷,甚至還有陶瓷做的刀。
再說這碗,全是精美的瓷器,女兒拿出來的部分瓷器,他們家還在洛陽時也是用不起的。
“安安呐,就沒有陶碗陶盆的?”
“也有,就是那些都是巧做拙樣兒,日常生活中,觀賞性遠大于實用性。”
杜氏手裡拿着一個塑料盆舍不得放下,真輕巧,也不脆,一看就好用。
“鐵打的刀呢?”
顧佑安搖搖頭:“在我原來生活的地方尋常很少有用鐵制品的,鐵制品容易生鏽,沒人用。”
顧穩歎道,千載時光彈指一揮間,真是想象不到後世尋常百姓家,過的這般好。
“再去找找有沒有其他咱們能用的。”
“嗯。”
顧佑安去空間廚房裡找了一遍,最後去一樓拿糧食時看到柚子為了開農家樂買的那些大鐵鍋,這肯定用得上吧。
杜氏圍着大鐵鍋轉了一圈,又摸了摸:“這鐵鍋這般薄,耐用嗎?别用上三五個月鍋就漏了。”
“不會,薄雖薄,但是質量好。”
鐵鍋質量好不好且不知,隻看這光滑的模樣,就不是手打出來的鐵鍋。
杜氏道:“也罷,拿回家用上三五日,鍋燒黑了就不顯眼了。”
顧穩也覺得這鍋不出格,可以用。至于碗筷這些,不好用安安拿的,要去鎮上買。
再說糧食,顧佑安拿出來的米面糧油都是好東西,特别是大米,舂出來的米沒這麼白淨的。面粉也是如此。
“不是糧食的原因,是因為去殼磨粉的機器的緣故。”
現在就是鄉下地方,各家都有一台打米機,磨面機,吃完了自家打就是了,都是吃新鮮的。
顧家一樓雜物間裡就有打米磨面的機器,因顧佑安外婆要處理藥材,家中還有磨藥材的機器。
顧佑安找了又找,找出幾袋丢在角落的,一斤包裝抽真空的糙米,估計是平日裡買東西送的贈品,還沒開封。
杜氏感歎:“我的天爺,一袋米竟裝的這樣好看。”
顧佑安拿出來的紅薯、芋頭等菜,顧穩道:“松江城不産芋頭,不好拿出來。”
顧佑安把芋頭放回去,拿出一顆水靈靈的白菜來:“後院種着些白菜、蒜苗、莴筍等鮮菜,那些可以拿出來。在山海關買的幹魚、昆布也可以放着慢慢吃。”
顧穩颔首,這些可以。
“唉,要不是為了避着文卿和萱萱,咱們什麼好東西吃不得。”杜氏忍不住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