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跟陳滿福溝通後陳大齊心裡就定下來了,就是在地裡除草也比平日裡有勁的多,至于找陳林陳大齊現下也不急,估計自家小子現在還在私塾偷聽上課呢,說不準真的像爹講的自家娃娃以後能考中秀才,那自己豈不是秀才爹了,那秀娘以後就不會總被别人背後指指點點說不能生養了,其他人家裡能生有啥用,哪裡抵得上秀娘給自己生的鐵蛋......這下一邊除草一邊胡思亂想的陳大齊更是幹的起勁,邊上的陳二齊看自己大哥今天像打了雞血一樣有些二丈摸不着頭腦,邊上的陳滿福對自己的傻兒子可是了解的很,于是對陳二齊說道:“沒事,你管自己幹活,你大哥估計是早上吃撐了,沒地消化。”
陳林從私塾聽完課後,看接下來是溫習所學知識覺得差不多了就往地裡去,雖說自己小沒啥大用處,但是總比待在家裡然後被奶奶、娘親催促出去找小朋友玩好,一想到那幾個光屁股的小娃娃滿身泥巴留着鼻涕要拉自己的手陳林就受不了,然後陳林就看到他爹在地裡虎虎生威,陳林大聲加了聲:“爹”
陳大齊聽到自己寶貝的聲音,擡頭‘诶’了一聲,那氣勢都把陳林瞎了一跳,然後肉眼可見幹活更使力了。
夕陽西下又是充實的一天,陳家三代迎着夕陽的餘晖,收拾耕具回家了。陳林總覺得他爹今天肯定有事情,果然待傍晚吃食後,陳大齊獨自把陳林叫到屋裡,這大概是陳林出生以來第一次見陳大齊這麼嚴肅了,隻見陳大齊嚴肅的對陳林說道:“鐵蛋,你不是一直想識字讀書嗎,今兒個俺也找你爺爺商量了,你爺爺覺得你是聰慧的,心裡主意正,但是畢竟你是小娃娃,爹還是跟你講清楚好。”,陳大齊說完,又在腹中草拟一下陳滿福早上跟他說的話,繼續道“讀書不是今天打魚明天篩網,而是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你要每天的讀,每天的背,不能貪玩,而且讀書是要花大錢哩,不是爹吓唬你,給你壓力,隻是你也看到了十裡八村沒有哪個娃娃是一直讀書到大的,差不多了就到鎮裡尋謀生,爹也不想你以後大出息,就是做做賬房先生就很了不起了,當然啦,若是你能考個秀才回來,那咱家就揚眉吐氣了,你也知曉家裡花銷不夠,二叔三叔還沒娶媳婦,正是用錢緊張的時候,不過你爺爺說了,若你能堅持,扣扣牙縫也能給你擠一點出來,怕的是你隻學着玩,浪費銀錢不說,你娘和你爺的一番心儀也被你糟蹋了。”
陳大齊一口氣講完,他認為這是自己講的最好的一次大道理了,果然教育兒子很有成就感,抛開想入非非,陳大齊看向陳林,靜等陳林答複、
看着眼前一臉嚴肅父親,陳林知道讀書對他現在的家庭來講是個不小的負擔,隔壁大岙村李嬸家為了給她兒子讀書,省吃儉用不說,因為李家小子考試起了歪心,現在還被關在大牢裡,李嬸丈夫一直身有重疾這下受不了打擊并撒手去了,從此一家子散了,都說還是不要妄想讀書的好,這是可是傳的十裡八村人盡皆知!
大家對科舉既有崇仰也有畏懼,再說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二叔、三叔還未成婚,家裡未來還是其他的弟弟妹妹出生,陳滿福讓陳大齊問這話那得下多大的決心!陳林知道自己輸不起!
“嗯!爹,您放心,以後俺讓你秀才爹!”陳林滿眼堅毅道,實際上能前三甲那也是大有可能的,不過陳林怕他爹覺得自己不穩重,已經降低好幾個檔次了。
“知道你能堅持就好,不必說些大話哄你爹開心。”陳大齊刮了刮陳林的鼻梁,叫這小子不要調皮。
(陳林:我沒有調皮,我說的是大真話)
有了陳林的保證,陳大齊就急急找陳滿福去了,要說穩重,陳大齊是一點都沒有,有心事都是寫在臉上的,所以當陳滿福看陳大齊一臉笑容的來找自己的時候,就知道陳林那邊是說好了。陳滿福也不是拖沓之人,所以蹭着一家子在院子裡乘涼,陳滿福随口說道有事商議,陳氏秀娘一看家裡老爺子有事商議忙起身回避,畢竟按以往規定隻要家裡有事商量,她一個婦人總是要規避些的,不過這次陳滿福叫住秀娘,讓她一起聽下,倒是頗看着陳林了。
隻見陳滿福說道:“老婆子,家裡還有多少銀錢?”
陳老太太不知自己老伴的用意,但是既然對方問了,自己管家肯定是要說清楚的,于是不假思索道:“有而是兩錠銀了。”
陳滿福習慣下的抖抖煙鬥的煙灰渣,說道:“倒是跟我想的差不多,原先想着這錢留一部分跟老二說親用,不過時候尚早,老二還是可以緩上幾年的。”
陳老太婆一聽,有些着急的問道:“老頭子,你這說的啥意思?”
倒是當事人陳二齊,很是沒有意見。
陳滿福說道:“俺想讓鐵蛋讀書。”
陳老太太雖然很是疼愛自己的孫子,但是若說道讀書她還是遲疑的,于是還想說些啥,但是陳滿福并沒有給機會,而是繼續說道:“先讀讀看,若是不合适,等鐵蛋大些,字認識多些,就送到賬房先生那裡當學徒,以後家裡添了弟弟妹妹也能幫上一把,若是合适,就一直讀下去。”,至于讀到什麼程度,陳滿福沒有說下去,因為他自己也不敢保證。
陳老太太一聽覺得這樣也行,畢竟鐵蛋身子弱,總不适合下地的。其他人更是沒意見,現在當家做主的還是陳滿福,陳二齊覺得自家爹打算的很好,自己媳婦還沒娶就先想到自己的娃娃去了,覺得自己爹聰明的很,陳大齊夫婦更是沒有意見,至于陳三齊因在鎮上學手藝不常回家,稍後讓人捎個口信給他便是。
見衆人沒了意見,陳滿福說道:“那就這樣決定了。”
陳林一直記得這個夏日的傍晚,茅草屋前,一家人圍坐在一次,乘着夏日的涼風,決定了自己的讀書之路。
說幹就幹,作為父親,陳大齊第二日早早的起床,然後打聽關于私塾該如何入學,需要什麼條件。
到了第三日一早,陳林便被送到私塾,實際上選私塾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但鄉下人有私塾就不錯了,哪裡還講選着,所以陳大齊就帶着陳林往張夫子的私塾去了,比起陳林的穩重,陳大齊的心一大早就七上八下的,緊張的很。
陳林他們到時,私塾裡開未開始上課,陳大齊拉着陳林走到張夫子跟前,頗有些讨好的說道:“張夫子,您看,俺把俺家的陳林送您這兒讀書行嗎,隻希望他好好讀書,别像俺一樣,一輩子當個泥腿子。”
張夫子看了看邊上的陳林,這孩子他有印象,時不時的躲在窗外偷聽,對于這樣渴望學習的孩子,他自然願意。
張夫子是個古闆的人,連說起話來也頗為拗口,隻見對方說道:“卑己不才,至今還隻是個童生,也不知你家對孩子的期望是多少,若這孩子有天賦,定會傾盡所能”。
“诶,诶”陳大齊忙附和道,隻覺得讀書人就是不一樣,說話都這麼好聽,想想有多說兩句道:“那就讓夫子費心了,若陳林不乖,您隻管狠狠地打”
“這兒自是不提倡體罰,但若真有需要,也望你們不要心疼。”
“自是,自是。”
“那過兩日,便是好日子,你到時帶你家小兒來開蒙吧,正好還有兩孩子可以一起。”
“诶,好的,那謝謝夫子了”陳大齊笑呵呵道,說完有樂呵呵的拉着陳林回家了。
在古代,開蒙對每個讀書人來講都有着重大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這也是陳林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古人對讀書的重視。
到了開蒙這日,陳大齊早早的帶着陳林過來,看着身邊倆蘿蔔頭緊張的不行,陳林反而顯得穩重,這讓張夫子多看了兩眼,實際上,陳林既緊張又好奇,隻是沒人知道他内心的小八卦。
陳林穿着陳氏給他做的新衣服,跟倆小夥伴在張夫子的指引下,正衣冠,拜孔子,而後夫子用毛筆在三個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又稱開天眼,而後擊鼓明志……整個過程莊重嚴肅。傍邊的幾位家長看了也非常的欣慰,似乎覺得自己的孩子未來定是能考上功名的。
禮成後,三個孩子被夫子領去上課,家長們便各自回家了。
入眼教室,裡面坐着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大的有10來歲的,這個時候由于書本匮乏,先生教書都是先抄書,而後跟讀,再解釋句子。陳林表示毫無壓力,由于這個時代的字跟前世的十分的相似,陳林也認的很快。
對于現在屬于什麼朝代陳林已經探尋許久,隻是還是無法确認清楚,不過陳林猜測估計是隋朝以後曆史發展才開始與前世的曆史産生分歧的,這個朝代的文明還掌握在獨裁手裡,統治者隻希望子民們學會一些該學會的東西就好,比如自己的娘親對‘以夫為天,夫去從子’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而自己的姐姐大丫也受這樣類似的觀念影響,不過陳林已經掰正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