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陳林拿着朝廷頒發的文書,陳林一路暢通無阻的朝翰林院走去。
“李兄好,可願意一路同行?”
聽到叫自己的聲音,陳林回頭一看,真是昨日一同面試的同僚,雖說對方隻是一名貢生,但是文章出彩:“哦,王兄,正有此意。”
“說來日後就是同僚,還請多多關照。”王生說道
“都是互相的,初來乍到,哈哈哈。”陳林笑着附和
“在下家父真是刑部的一位小官,如今我能入得翰林院報道,可是讓他老人家狠狠的出眉了一把。”說完,王生又朝陳林靠近,小聲的說道:“在下父親走了些關系,這才打聽到一些翰林院的内幕,陳兄可有興趣知曉?”
陳林雖然已經從老師那邊了解了大概,但是也不妨礙他的好奇,于是說道:“願聞其詳。”
“嘻嘻,翰林院作為我大晉朝育才、選才的重要機構,聽說太子的舅舅正是翰林院院長,而大皇子想從翰林院選人才又必須征得院長的同意,聽說前幾次,大皇子看重了一些人才想掉到自己的部門,院長不同意,大皇子就請貴妃鬧到聖上跟前,這才讓那幾個人才到了自己的部下。”
陳林沒想到兩黨之針已經鬧到明面上了,王生見陳林沒有說話,就繼續說道:“我們作為新人,要互利互助,以後不管誰飛上枝頭了,都要記得昔日的情誼。”
原來是這句話在這裡等着自己,不管地王生與自己是否相熟,但是今日這番話,若是那些不了解朝堂動局的人來說,确實是雪中送炭,估計自己昨日殿前的表現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可‘投資的’,也不知道這個王生‘投資’了幾人。
陳林故作感激的說道:“一定一定,來日若博得好前程,定是不能忘了王兄。”
王生看陳林一副感恩戴德的,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就又聊一些有的沒的,繼續向翰林院走去。
等入了翰林院的大門,一股公務員的氣息撲面而來,院子裡中間放着一口水缸,頗為悠閑的鯉魚在荷葉下遊走與這忙碌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
雖然來的早,但是卻看到一個個公職人員偶爾的穿過走廊,正從裡面出來的正大人是今日負責給科舉入職人員做報道的,許是昨晚忙活的太晚,正懶洋洋的從一間辦公屋裡出來,剛巧看見大門旁的陳林,連忙多走了幾步,待近些便笑臉相迎道:“陳大人,早上好,您今天是來辦登記的吧,鄙人是負責登記的錄官。”
陳林也不敢托大,拱手回禮後,才答應道:“正是在下,那勞煩您了。”
正大人很滿意陳林的禮尚往來,并更加熱情的接待,登記手續也辦理的很順利。
隻是在陳林剛轉身離開的時候,迎面撞上了前來報道的新科狀元陸有之以及榜眼,陳林趕忙錯過身,但還是碰到對方的肩膀,陳林連忙道歉,待看清是與自己一同入職的新科狀元和探花時,正想多說兩句,那狀元郎似乎看不見陳林般管自己往前走,倒是探花郎有些歉意的點點頭便不再多說,追上前方的人。
陳林對這樣的插曲并不在意,他現在最想的還是趕緊回李府,上次跟林瑤兒說的事後至今都沒聯系,陳林還想找機會見一面,而後還得趕回陳家村。
所以說陳林現在非常忙,他可不想浪費精力在不相幹人的身上,這世上喜歡自己的人很多,不喜歡自己的也很正常,不用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