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望仙坊猶如集市般的熱鬧吸引了心神,連夜趕路的疲憊都散去不少。
一路走到了東市的攤點,各種奇異古怪的修道之物抓着視線,直到越昤注意到地攤上一張地圖,上面标着明顯的“景國”,攤主便是現在雜貨店的掌櫃。
地圖并不詳細,但越昤還是看出景國離此地隔着好幾個凡人疆域,以緻于下意識比劃詢問,“這是當下的地圖嗎?”
越昤比劃完便覺失誤,手語少有人知,她指間的語言還是家變後那位熟識之人特意教授的,她應該寫字來問。
但,攤主卻直接應聲了,“這是十年前的地圖,隻有幾處邊界線收縮了。”
他一一點出。
越昤記下,又擡頭看攤主。
攤主面容燒毀了一半,隻用黑色兜帽半遮着,勉強看出曾經還算俊朗的模樣,他手上有細細密密新鮮的傷口,衣裳扯了很多劃口,藏着滿身疲憊與虛弱。
越昤看出,他似乎是經過長途的跋涉奔波。
越昤沒有多言,隻比劃,“你,懂手語。”
攤主擡手,兩指微捏,自然平和,手語意思是“一點點”。
越昤注視半晌,眉眼展開一絲笑。
離開地攤後,越昤在望仙坊遊逛過幾日,孤身一人回景國的沖動漸漸平複了。
越昤返回了青雲道院。
道院中挂名弟子還以為終于趕走了這個占名額的小聾子,正再起名額之争,誰想越昤竟然回來了。
在一衆挂名弟子懵然間,在一衆入院弟子看熱鬧中,越昤沒有回那處“鬼影憧憧”的院落,而是在半山腰露台處遠遠眺望了青雲道院十八座峰。
林珏是被人推出來的,畢竟人回來了,他多少要照面問問,他摸着鼻子還沒想好怎麼同越昤交流,就見越昤回頭看着他,指着極遠處一個陡峰上的棧道。
林珏遲疑片刻,下意識說,“那是上一代入院大弟子顧師兄修建的棧道,通往他的山頂洞府,不過棧道年久,修葺困難,已經無人往那邊去了。”
越昤點頭,然後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繞去了那座山,登上了那條被風蝕的隻有一尺寬的、看起來顫顫巍巍随時要坍塌的棧道,餘下一衆人在棧道外大眼瞪小眼。
再後面的日子,越昤開始循着青雲道院的作息去主院看入院弟子念經交流、看院主講解道經裡的内容。
如越昤所料,經書的文字,是道門特殊的古文字,便稱道文,是遠古道門先賢感悟大道法則刻印的文字,文字從大道法則中來,記錄着大道之意,凡人以此修行。
而道文一字千意,彙成一句話便有萬般理解,這種理解形成的共識便可成為一方道門的修行功法,但不會落于紙上,因為用通用語解釋的道文一則失去了大道之意,二則無法表述清楚更有修行歧路的風險,因而道門前輩的“傳經講道”、同輩的“誦經論道”便是初入修行的關鍵。
一衆挂名弟子懵然幾天後,覺得還是得把這鸠占鵲巢的小聾子請走,于是,幾個弟子端着一副紅黑臉攔住了從主院出來的越昤。
越昤沒有細看他們口沫橫飛的唇語,隻平靜站在那裡,在衆人說夠了,消停半會後,默然擡起手。
“你做什麼?休要裝聾作啞,呸,我們知道你看的懂我們說話,你是聾子,不是傻子,這名額你不退也得退!”
“小姑娘,不是我們逼你。而是欲得其物,先有其能。我們見你可憐,也是命途多舛,這般,你退出入院弟子的名額,我們送你去望仙坊,給你置辦一間房屋或店鋪,你以後也可憑此生活,無所憂顧。”
“越師妹,好話歹話我們都放在這裡,我們沒有那麼多功夫同你糾結,你若三日内不給個答複,三日後,我們親自送你下山。”
“……”
他們得不到聲音的回應,隻看到越昤一指點在眉心,霎那間一道靈光在眉間湧現,形成一道靈紋。
“……”衆人的話語戛然一頓,不可置信地看向越昤。
這抹靈紋……這是……
“越師妹已經感靈引炁了。”林珏從越昤身邊走出,立于旁側,冷漠嚴肅地注視一群人。
“怎……怎麼可能?”衆人張嘴,話吐出又咽回去,不知如何處置,隻剩下彼此互相對視,無言以對。
越昤撤回手指,散去指尖的先天之炁,眉心恢複原狀,放下手,她的面容一如之前,但如今細看,卻驚覺果真比幾日前多了一層靈韻玉色,這便是成功感靈蘊魂的征兆。
修行之路,第一步就是感應到自身的靈,這個靈可以稱之為靈魂,也能說他是大道先天賜予的一抹為人本質,即人魂。
隻有感應到靈,才能開啟修行之路,否則無法入道更無法修煉。
“你們二十挂名弟子,一月來,對越師妹處處刁難,處處欺辱,貧道雖不提但也心中有數。當日貧道便說過,修行之路是緣法自然的過程,如果你們真的不服,大可趕在越師妹之前先成功感靈蘊魂,這般去院主面前辯駁,院主難不成還委屈你們不成。當真是一群朽木,難怪一年兩年,都無法感靈。”
衆弟子挂名倏然羞赧,有些低下頭,有些退步後藏。
就在這時,一隻手搭在了越昤肩膀上。
越昤後看,見是院主,便側身讓開位置。
院主歎氣着走出,院外一衆弟子紛紛作揖見禮。
院主說,“越昤是我青雲道院的入院弟子,這事爾等無可置喙。不過這入院弟子名額,越昤卻并不占。”
衆挂名弟子大驚,一時不知是喜是疑,連林珏都睜大了眼睛。
越昤垂眸,她大抵清楚院主要解釋什麼了。
院主昭告,“越昤是主宗親傳弟子的親妹,暫挂在青雲道院名下,日後會随那位直入主宗,自然不會争搶你們的名額。”
一時間,衆挂名弟子下意識露出喜色,但轉而面上更是臊紅,這般一鬧,反倒是他們又顯浮躁又缺定力。
院主見狀,依舊漠然,再威震,呵斥一人,“吳仇!”
挂名弟子中縮頭縮腦藏匿在人群裡的一人倏然一激靈,人群推搡出他,越昤目光看去,此人正是那日欲以蛇恐吓的弟子。
院主怒斥,“修行之路,欲所求,當行正道,而非你行小人之事,恐吓弱者。你之行為,貧道不屑引你入道,你且收拾包袱下山罷。”
那挂名弟子神色一僵,撲通跪地,“不不不,院主,是我一時糊塗,您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求求您!”
院主側目,随手一揮,風起袍袖間,向下一卷,便把人扔出了青雲院範圍。
空留他半空的尖叫。
以此警示,衆挂名弟子再無異議。
所謂欲得其物,先有其能。
此話當真不假,越昤歸來,觀道文講解一日,自行嘗試修行道經三日,三日便感應本靈,接引本靈先天之炁。
如此天資,非那些挂名弟子三年感靈不成可比的。
如此才得了冷眼旁觀的院主和入院大師兄的解圍和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