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山河故裡 >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開春之際,農田播種,慕懷清拟了一份批文上報州府,申請試驗新稻種。

批文很快通過,她首先在官田建立了四十畝對照田。二十畝采用先育秧後插秧的移栽法精耕,十畝新稻種,十畝原稻種。另外二十畝則采用直播法粗種,也是十畝新稻十畝原稻。

剩下的新稻種則發給附近寺廟在寺田試種,以減免新稻田兩成稅收為交換條件,模拟民間多變的種植情況。

這一年裡,慕懷清要盯着試種,記錄經驗和成果,比去年更忙了。蘇鳴夏和慕懷清明明同住衙門,幾天都未必見得了一面。宋星懷自打跟在慕懷清身邊以來就忙得腳不沾地,但見識了許多,也受益匪淺。

農田裡秧苗拔高,吐出青色的稻穗,又黃了稻葉,送走春夏兩個季節。

伴着今年秋收的,還有秋闱。

農田裡的農民忙着收割,縣學裡的學子忙着科舉,都是收獲的時候。

秋闱不設在縣城裡,這意味着學子們必須提前出發去州城參加解試。

赴考路途遙遠,花費甚多,很多貧苦的學子往往因此棄考。往年歸仁縣能赴考的不過十之二三。

慕懷清在秋收時抽空去了縣學一趟,寫了一篇《勉歸仁縣諸生赴解試序》,又從公使錢中撥出一部分用以資助貧困學子赴州城應考的路費和食宿費。

這兩年她忙着恢複歸仁縣的民生,财政捉襟見肘,實在拿不出更多錢來擴修縣學,所能做的隻有減輕貧困學子的一些負擔。盡管如此,最後決定應考的人不過半數。

算上何文遠,今年的歸仁縣一共有十一個人出發參加解試。

秋收過後,新舊稻種的驗收成果相當顯著。對比舊稻,伯阊稻基本每畝能多産兩成,隻是口感上會遜色舊稻一些。更重要的是,伯阊稻果真如近野所說的那樣耐旱,需水量明顯低于舊稻。

她當即和宋星懷一起将所有驗收成果整理成公文,附上新稻種一起呈送給州府,申請繼續推廣。

與此同時,解試的官牒也發送下來了。中舉者隻有何文遠一人。

何文遠在這歸仁縣已沒有親友了,中舉後回來沒有宗族資助進京,因其曾是何家人,也少有其他人願意資助他。

他能領的,也不過是歸仁縣頒發給舉子的獎賞錢和驿券。算上這兩年的一點積蓄,大概夠他去京城的路費了,至于到了京城如何,總會有謀生的辦法,他并不是很擔心。

何文遠赴京趕考那天,慕懷清作為歸仁縣知縣,自是在城門口為他踐行。

“此去京城路途遙遠,你身上錢财必定不夠,這三十貫銀票算是我資助你的。”慕懷清摸出一個信封遞給他。

何文遠皺着眉,沒有伸手去接:“縣尊何必為了我一個外人做到這份上?”

慕懷清将信封塞進他手裡:“并非全為了你,也是為你将來任上的百姓。何文遠,你有大才,必不會埋沒于此,日後若能為官,我隻盼你做個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

何文遠捏着信封,低聲道:“縣尊的話,在下會永記于心。多謝縣尊當初肯為我另立戶籍,否則受何先平所累,我早已斷了仕途。”

慕懷清笑道:“這一切都是你自己争取來的,與我無關。”

何文遠喃喃自語道:“你和她都說了一樣的話……”

他擡眸望向慕懷清身後,似乎在尋找什麼,但街道空空,三兩行人中,并沒有他所熟悉的身影。

他不由得想起了三天前的傍晚,那是他最後一次去春生書肆。

-

“蘇娘子,過兩天我就要走了。”何文遠将最後一次接的抄書委托悉數放在她面前,平靜地像是在聊今天的晚飯。

蘇鳴夏收起抄本,也随口道:“馬上就要進京趕考了吧?”

“嗯,”何文遠頓了頓,說道,“這一年,多謝蘇娘子照顧。”

蘇鳴夏面無表情地撥算盤:“是你自己勤快,和我沒關系。”

何文遠沉默。

随後,蘇鳴夏轉過身去在櫃台裡翻找什麼。他的目光就這樣一直望着女子的背影,直到蘇鳴夏轉過身來,他才若無其事地收回目光。

“酬勞。”蘇鳴夏将手裡的錢袋放在桌上,推到他面前,簡潔道。

沉甸甸的聲音讓何文遠愣了一下,他看着那比平時大一圈的錢袋說:“蘇娘子算錯了。”

蘇鳴夏有些不耐煩道:“你敢質疑我的珠算?”

何文遠道:“并非……”

蘇鳴夏想了片刻,生硬地補充道:“我兄長曾告訴我,不要吝啬利用身邊的資源。别埋沒了你的才華,希望将來你也可以做個好官。”

何文遠的伶牙俐齒在女子面前全不見了,滿腹經綸,竟撿不出一個合适的字眼可以說。

最後,他隻是默默拿起桌上的錢袋,道:“在下明白了。”

而後後退一步,深深鞠了一躬:“就此别過,願蘇娘子餘生安康。”

蘇鳴夏高傲地點頭:“自然。”

-

女子冷淡的面容在何文遠腦海中漸漸淡去,他沒看見想見的人,收回目光,也向慕懷清鞠了一躬:“别過。”

“别過。”慕懷清回道。

何文遠背着包袱登上馬車。

不是每個人都深愛自幼長大的土地,有的人是背井離鄉,有的人卻是逃亡。

慕懷清忽然想起了十七歲的那個雨夜,自己也曾背上包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