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見原主妻子這樣反對,看了一眼屋裡在吃飯的人,不願意計較太多的說道:
“難得有知青過來免費教書,孩子過去隻要交點基本的書費雜費而已,花不了幾塊錢,孩子們都去上學吧!”
雖然這個家平時看着是王四妞當家,但到底原主才是當家人,賈赦這麼決定了以後,王四妞也隻能夠閉嘴--準備私下再說一說老頭子了。
原主這一家人這些年在賈赦時不時的貼補下,日子過得可以說算是不錯了。
不僅時不時能夠吃上肉,即使是□□的時候,每天還能夠吃上兩頓,這已經超過村裡絕大部分人家了。
要是光靠家裡人的那點公分,日子可沒有如今這樣好過。
賈赦可不是願意苦着自己的人,除了時不時自己到空間裡面給自己開小竈外,經常也會拿東西回來,讓原主妻子煮了全家人一起吃的。
本來賈赦想着□□之前不好都把這些孩子給分出去,打算等饑荒結束以後就把三個兒子給分家出去。
畢竟原主的願望裡面,可沒有一定要讓賈赦帶着全家人一起過好日子這項,反而對兒子在自己老兩口晚年的不孝十分不滿呢。
不過兒子不孝順可以不用管,但是孫子孫女到底也是親的,順手幫他們一把,有錢的時候,作為爺爺出一點錢,賈赦還是願意的。
拗不過賈赦的意見,王四妞隻能夠一臉不高興的把三個已經結婚的兒子分出去,分出去之前,還背着債跟村裡借了一些錢,分别給三個兒子建了兩三件毛坯房,好歹讓他們搬出去以後有地方住。
每一家分了一些錢物後,賈赦十分幹脆的就跟三個兒子分了家,他和王四妞兩個人自己單獨住的,在沒有老得不能夠動之前,他們夫妻兩個是不會跟哪一個兒子一起住的。
原身如今還不到五十歲,兩口子還能幹幹不少活,加上賈赦不僅會打獵,還能夠時不時從外面帶點好東西回來,這本事一般人可沒有。
其他人結婚有了小家以後都想着分家,但李富他們三兄弟包括他們的媳婦可不這麼想,分家以後哪裡還有沒分家那樣好過啊?
他們都是不想分家的,可在賈赦的堅持下,就隻能夠無奈的分家了。
分家以後的生活,果然就跟李富他們預想當中的一樣,自己小家過日子可沒有以前好過,什麼都要自己管,靠自己撐起一個家的壓力可是非常大的。
三兄弟第一次自己當家的,在地理拼命幹活,卻連肚子都吃不飽,一年到頭下來扣除吃飯的那點花費,都攢不下幾塊錢來。
這還是賈赦和王四妞兩個人如今還能夠幹活,并不需要他們三兄弟每年給養老費和糧食的基礎上,等以後賈赦他們幹不動活了,李富他們三兄弟就需要按照村裡的标準--每年給十塊錢養老錢和50斤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