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圍繞着徐靜陽展開的,并不是一段多麼蕩氣回腸的往事。
徐靜陽的母親是一名未婚媽媽,生下他不久後便不告而别。表面上是閨蜜聚會,徐媽媽帶着不滿周歲的小靜陽到陳家做客,中途她接了個電話說有急事要出去一趟,托陳媽媽幫忙照顧小靜陽。從那以後,她便一去不複返了。
徐靜陽有先天性心髒病,從小身體就不好。陳笙的父母不忍心将這麼小的孩子送進孤兒院,仔細商量後,他們決定把小靜陽留在身邊撫養。
在陳笙的記憶中,小靜陽就像珍貴的瓷器,摸不得,碰不得,更加不能帶出去玩耍。他甚至不能去上學,陳媽媽擔心身子瘦弱的他會被人欺負。盡管陳笙一再拍着胸脯保證,一定不會讓弟弟在學校受到欺負,陳媽媽仍是不允許。
那時候的陳爸陳媽隻是普通教師,每個月領着微薄的薪水。為了給小靜陽治病,家裡多方籌措了一筆錢,在他十五歲時給他做了第二次手術。
也是這場成功的手術,讓徐靜陽能夠正常的走進校園。徐媽媽為了讓陳笙照顧好弟弟,特意讓他留級一年,陪徐靜陽上同一個班。反正陳笙的成績一直是年級墊底。倒是徐靜陽自小聰明,有着過目不忘的本領。兄弟兩個在班級裡,一個正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一。常常徐媽媽這邊給小兒子領了獎狀,那邊就要陪着大兒子去交檢讨書。
不過陳笙從來不會嫉妒徐靜陽獲得了父母的更多寵愛。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至今仍然非常好。現在徐靜陽在美國一所著名大學就讀醫學博士。他的身體相比正常人會孱弱,但他聰明的頭腦卻讓陳笙感到自豪。
而認識顧潮是個意外。小時候陳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帶着弟弟出去玩耍。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學校裡有個眉眼長得超級像弟弟的小家夥。他就讓顧潮喊他哥,有時間就會帶着顧潮玩。
後來等靜陽手術成功,他就徹底成了靜陽的跟班,化身寵弟狂魔。他原本答應顧潮有空會回去找他,也因此食言了。
陳笙讀高中的時候,條件好的同學都配有手機。陳笙因為家裡給靜陽做手術花費巨大,便享受不到這樣的福利。他跟顧潮的聯系就這麼斷了。而且他忙着在學校照顧靜陽的衣食住行,也就把顧潮忘到腦後了。
在劇組再遇顧潮時,陳笙也沒能認出他。他們認識那會兒,顧潮還是個沒長大的小家夥。重遇時,顧潮已經長成風度翩翩高大英俊的男人。況且顧潮在劇組改了名字,陳笙自然就沒往這上面想。他對顧潮的記憶僅限于眉眼長得像靜陽小時候的小家夥。
是的,是靜陽小時候。靜陽因身體原因,直到做手術那年,身高才有一米五,體重不到八十斤。
王爍所擺放的那張照片是靜陽剛剛進入校園,穿着陳笙的球服拍的照片。那時靜陽身高一米五,在随後的兩年裡,靜陽的身體迅速拔高,五官也跟着張開了,反倒跟小時候一點兒也不像了。
陳笙不想告訴父母自己的秘密,也是因為靜陽。陳爸陳媽隻要有時間就會去國外看望小兒子。靜陽的身體不同于常人,又一個人長居國外。相比于他,靜陽更需要人照顧。
***
密閉的轎車廂中,陳笙坐在駕駛座上,用平靜的語調跟顧潮講述他的弟弟徐靜陽。
從陳笙的口中,顧潮聽到靜陽是多麼的乖巧可愛,多麼的優秀能幹,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人兒。
所以呢,顧潮的眼中黑氣沉沉,壓抑的滿腔悲憤即将破胸而出,他一字一頓的質問陳笙,“在你的心中,我隻是那個人的替代品吧?” 在陳笙需要他的時候,他作為那個人的影子陪伴在陳笙身邊玩耍。
等那個人恢複了健康,他便被陳笙一腳踢開,毫不留情。那麼陳笙後來跟他在一起,是不是也因為那個人。因為他們是兄弟身份,所以他再度當了那個人的替身。
陳笙認為顧潮曲解了他的意思,解釋道,“你怎麼會是替代品呢。你想歪了。再者說,那時候你跟着我,玩得不開心嗎?”如果沒有他的保護,單就顧潮的父親取消學校的足球隊,顧潮就因而得罪了一大票人。
顧潮手握成拳,狠狠砸在面前的擋風玻璃上。他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氣,陳笙感覺車身都跟着晃動了。
顧潮轉過身,抓住陳笙的肩膀,逼近到他眼前。他問陳笙,“是不是他回國了,你就會再次離開我?”
陳笙卻轉移了話題,嚴肅地提醒他,“你已經訂婚了。嚴格來說,我沒有義務跟你解釋這件事情。如果你聽清楚了,現在你就可以下車了。”
顧潮紅着眼睛,低聲重複着,“沒有義務,沒有義務。你是沒有義務!”
當時他跟陳笙約好了,陳笙每隔半個月會回來學校看他。後來陳笙沒有再來過,他擔心陳笙發生意外,偷偷逃學坐車去陳笙所就讀的高等中學。
他接連逃學三次,都沒能順利在校園裡找到陳笙。後來被父親顧成江發現他逃學的事實,一怒之下将他送到國外讀書。
顧潮之前從沒問過陳笙為什麼不來找他了。他想過,不管是什麼原因,他都可以接受。所以他沒有問。
而現在,這個答案,他無法接受。
早晨跟父親的對峙還曆曆在目,他還宣誓般的向父親說,“他……能給我快樂。”
他還當着最疼愛他的姐姐的面說,“誰敢動陳笙一分一毫,我就毀了這個家,毀了所有人。”
他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他一心想逃脫顧家,想跟陳笙在一起,想擁有屬于他們兩個人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