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快穿之我是一棵樹 > 第26章 童話世界(六)

第26章 童話世界(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瑪琳菲森指着空中的小艾洛:“這……這是……”林林笑道:“來自我家鄉的一種法術。這個是艾洛公主的精神體,也就是你們常說的靈魂。我用法術把她從身體裡引導出來了,而艾洛公主的身體仍在沉睡中。在我的家鄉管這個叫生魂,與死者的亡魂是不同的。”妮科問道:“可為什麼她的樣子隻有七歲。”林林聳了聳肩:“靈魂嘛,想變成什麼樣子都可以啊。”

艾洛公主的生魂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然後環視了一下四周,看到瑪琳菲森後高興地飛到她的身邊想要抱住她,卻一下子穿了過去。艾洛公主看了看自己的雙手,委屈地喊到:“瑪琳菲森姨媽!”瑪琳菲森激動地問道:“艾洛公主,你……還願意叫我姨媽。”艾洛奇怪地道:“為什麼不願意,你本來就是我的姨媽啊。”說話的語氣與七歲的小孩子一模一樣。

瑪琳菲森說道:“我以為你會恨我,你的父母都去世了,玫瑰王國也變成這樣,是我沒能保護好他們。”艾洛搖搖頭道:“這事不怨你啊,我知道的,應該為這件事負責的是教廷,他們才是我的敵人。”說這話的時候,艾洛公主的身形瞬間變成十五歲的樣子,接着又變了回來。衆人看向林林,林林平靜地說道:“正常現象,艾洛公主的精神還不太穩定。她靈魂原本的樣子就應該是十五歲,會表現為七、八歲的樣子,是因為在艾洛公主心裡,那是她最有安全感,最安心的時候。所以當她情緒波動過大時,樣子會在兩種年齡狀态裡來回切換。我之後會教導艾洛公主如修煉她的靈魂,等她熟練掌握方法後就不會出現種情況了。”

安內莉問道:“韓先生,艾洛公主這樣的狀态,會不會對她的身體有什麼損害?”林林認真地說道:“正常來說,在我的家鄉認為生魂長時間離體會使肉身慢慢凋亡。不過艾洛公主的情形有所不同,她的身體因禁咒魔法陣的反噬,本身就處于時間停滞的狀态。隻要不受外界的傷害,自身就不會出現凋亡的情況。化成生魂是她現在唯一能與外界溝通的手段,等她的生魂修煉強大,回到身體後對她自身也是有很大好處的。”安內莉和妮科這才放心。

瑪琳菲森一直看着艾洛公主的靈魂。艾洛公主飄到瑪琳菲森身前:“姨媽,父王和母後都被教廷的人害死了,我現在的親人隻有你了。”瑪琳菲森伸出右手,懸空摸着艾洛公主的臉頰說道:“放心,孩子。教廷會為他們做過的事付出代價的。”艾洛公主點了點頭,又飄到安內莉和妮科的面前仔細觀看,認出是兒時摯友後非常高興。安內莉和妮科向艾洛公主訴說了這二十年發生的事情,又介紹了四個孩子和林林等人的身份。艾洛公主先是向林林等人行了一禮,然後飄去和安娜、白雪公主她們一起玩耍。五個孩子外表年齡相近,很容易玩到一起。林林讓韓珍兒和韓瑜看着孩子們,帶着韓琳兒來到瑪琳菲森身邊說道:“瑪琳菲森小姐,安內莉夫人,妮科小姐,咱們該讨論一下接下來的行動了。”

艾洛公主帶着安娜等人參觀城堡高塔,韓珍兒跟在她們身邊。韓瑜和韓塞爾走在女生們的後面,邊走邊聊天。韓塞爾雖然是粉女巫妮科的弟子,但他的天賦沒有妹妹葛蘭特好。相比于法術,韓塞爾對練武的興趣更大,而他也聽過“巨力獵人”的名号,所以對韓先生唯一的男弟子韓瑜很感興趣。兩個人越談越投機,韓瑜答應韓塞爾有機會可以指導他練武。

瑪琳菲森帶着林林、韓琳兒、安內莉和妮科來到高塔裡的會客間,幾人分别落座。

衆人談了整整一個晚上,之後留在高塔内休息。第二天一早,瑪琳菲森、安內莉、妮科帶着幾個小孩子和艾洛的靈魂來到高塔下的魔法陣。林林帶着韓琳兒、韓珍兒和韓瑜在高塔外布置新的守護法陣。瑪琳菲森用巫術停止了禁咒魔法陣的魔力供給,不過林林做的傀儡娃娃被她單獨收了起來。随着魔法陣的失效,玫瑰王國的子民們慢慢從沉睡中蘇醒。

醒過來的人們被告知了幾件事:第一,現在自教廷發動戰争,入侵玫瑰王國,已過去了二十年。第二,教廷之所以發動戰争,是受了邪神的蠱惑。邪神的信徒冒充光明神的使者,發布假的神谕,肆意挑起對其他國家的戰争。第三,女巫們是有信仰的,信奉的是光明神的妹妹——光明女神。二十年前玫瑰王國被攻破的時候,是艾洛公主與女巫瑪琳菲森得到光明女神的垂青,降下神谕,發動了禁咒魔法陣,全殲了敵人,這才使得玫瑰王國的子民得以保全性命,陷入沉睡。第四,光明女神建立了自己的教派——白蓮教。這次是光明女神派出了她在人間的白蓮使者,穿過茂密森林,越過荊棘圍牆,來到玫瑰王國,喚醒了沉睡中的玫瑰王國的子民們。第五,艾洛公主被光明女神選中,作為新任神官接受神的教誨,身體陷入沉睡,八十年後才會蘇醒。第六,沉睡前艾洛公主決定供奉光明女神為玫瑰王國的守護神,舉國上下信仰白蓮教,與被邪神蠱惑的教廷做鬥争。她委任白蓮使者為攝政王,與女巫瑪琳菲森一同幫她暫時管理國家,等到八十年後,她蘇醒時,再重新執掌玫瑰王國。

韓琳兒問林林:這樣漏洞百出的話語會有人相信嗎?林林笑着說道:“隻要用些手段,使玫瑰王國的子民們相信就好。至于外人,信不信都無所謂。最好他們是不相信,甚至聽從教廷安排來攻打玫瑰王國,我們才好以此立威,确立自己的統治權,鞏固玫瑰王國子民們對白蓮教的信仰。要知道,事情得對錯是由獲勝方來決定的,曆史永遠由勝利者來書寫。”

玫瑰王國的子民們本來不會這麼輕易相信他人。可是一來,他們剛剛蘇醒,腦子還不是完全清醒;二來林林和瑪琳菲森趁他們沉睡時使用法術,影響了他們的思想。所以這些人就這樣被洗腦,相信了瑪琳菲森和韓琳兒所說的話,成為白蓮教的信徒。

玫瑰王國重見天日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個國家,與此同時玫瑰王國信奉光明女神創立的白蓮教,指責教廷被邪神蠱惑,背棄光明神信仰的說法也被世人所知。這次教廷的反應速度很快,派出三百名教廷騎士,五十名祭司,聯合周邊國家派出的軍隊共兩千多人組成護教軍讨伐玫瑰王國。這次雖然沒有二十年前的護教軍人多,但所有人都認為玫瑰王國的軍隊上次戰争就打沒了,這次是兇多吉少。可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

護教軍浩浩蕩蕩來到森林外圍的平原地帶,還沒進入森林就遇到了攔截。而攔截他們的隻有三個人,就是林林帶着韓珍兒和韓瑜。韓琳兒和瑪琳菲森用改良後的水鏡術在玫瑰王國的廣場上立起超大的水幕,為玫瑰王國的子民們直播林林等人攔截護教軍的情況。

林林依然是渾身獸皮的獵人打扮,但随着他不在壓制自己的功力,在青雲決的加持下給人一種神秘、古老的厚重感。韓珍兒一身銀色的鬥篷蓋住全身,加上銀色的頭發,感覺好像教廷的女祭司一般。韓瑜則是身着銀色铠甲,頭戴銀龍盔,手裡拿着一把銀色的長刀。長刀是林林給他煉制的,名叫“寒月刀”,樣式仿制的是青龍偃月刀,刀刃寒光閃閃,異常鋒利。

林林站在護教軍陣前,施展擴音術,指責教廷的人已被邪魔蠱惑,教廷的軍隊是打着光明神的稱号為邪魔辦事,此次進犯光明女神護佑的玫瑰王國,必會失敗等等。護教軍的首領根本沒有和林林廢話的意思,示意一百名教廷騎士沖鋒,将眼前的三人拿下。林林則是面無表情,心中暗喜,他平靜地讓韓瑜出戰解決敵人。而這一切都被玫瑰王國的子民們通過水幕看在眼裡,做實了教廷被邪魔蠱惑,面對正義指責無言以對的反派嘴臉。

韓瑜走上前,面對疾馳而來的一百名教廷騎士面不改色,雙手持刀一個橫掃,一股銀色氣勁直沖前方,砍到教廷騎士們的必經之路上。一陣塵土飛揚過後,地面上出現了一道二十米長,三米寬的裂縫。教廷騎士們紛紛勒住馬,準備繞過去。這時,韓瑜對他們動手了。

隻見他一個飛身,來到騎士們的身前,手握長刀專砍馬腿,在趁騎士落馬之機手起刀落,将人劈成兩半。騎士們的铠甲如同紙糊的一般,半點防禦作用也沒起。教廷騎士們也想反擊,但他們的騎士長槍因速度慢下來而失去作用,手裡的長劍鍊錘之類的近身武器在馬背上又夠不到韓瑜,被韓瑜殺傷大半。騎士隊長見勢不妙,命令大家下馬和韓瑜打步戰。這下韓瑜如同虎入羊群,手中寒月刀左右翻飛,橫劈豎砍,凡是與之對敵的,先是兵刃被毀,接着身首異處。相反韓瑜似乎因身上铠甲堅固的原因,根本不管防禦,卻半點傷都未受,不多時就将一百名教廷騎士全數殲滅,隻看得玫瑰王國的子民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瑪琳菲森、安內莉、妮科帶着安娜、白雪公主、韓塞爾和葛蘭特,以及艾洛公主的生魂也在内城一同觀看水幕,看到韓瑜如砍瓜切菜一般消滅教廷騎士,都非常驚訝。安內莉喃喃自語道:“怪不得韓先生說五千人以下的敵人都不算問題,原來他們這樣厲害。”

之前是護教軍首領輕敵,現在見一百名教廷騎士被殺,護教軍首領也認真起來。他先讓随行的教廷祭司們為所有騎士施加了神術,提高了騎士們的防禦力和反應能力。接着讓祭司們對林林等人前方的地面施展了驅除術,防止林林使用巫術改變地面情況。然後他以剩餘的兩百名教廷騎士打頭,帶領着共七百名騎兵沖向韓瑜,誓要将他當場擊殺,一雪前恥。

林林試着在被施展了驅除術的地面使用法術,發現像地震術、沼澤術之類的初級法術果然無法用出。他對着看過來的韓瑜用右手做了一個橫切的手勢。韓瑜點點頭,轉身看向面前疾馳而來的騎兵,雙手握緊寒月刀,開始調動周身的靈氣。

修道之人本不應多造殺孽,但教派之争必然要分個你死我活。所以此次開戰之前林林對三位弟子特意強調,殺人立威是肯定要做的,隻要不迷失本心就好。幸好韓琳兒等人修煉青雲決幾十年,都不是好殺之人。尤其是韓瑜,本為白銀之精,最想做的是經商賺錢。正所謂“和氣生财”,他心中的殺意是最少的。可惜林林的三位弟子中隻有韓瑜是男的,所以正面交戰隻能交給他來做了。林林教給韓瑜兩套刀法,并為他煉制了兩把刀:長刀“寒月刀”和單手刀“冷月刀”。韓瑜很快便将刀法學會,祭煉了寶刀為法器,還自行煉制了铠甲和頭盔。

韓瑜接到林林全力進攻的示意,手持寒月刀,運足靈氣使出一招“橫掃千軍”。隻見一道比之前更粗壯的銀色刀氣向騎士們攻了過去。教廷祭司們施加的神術起了作用,沖在前排的教廷騎士們被刀氣擊中後并未受到什麼傷害,隻是戰馬仿佛撞到牆壁上一般,全都急停下來。而這麼做對戰馬的損害很大,所以前排的騎士們有的是被甩飛出去,有的是和戰馬一起倒地不起,阻擋了後排的騎兵的沖鋒。後排的騎士們為避免誤傷紛紛降下了速度。

韓瑜見狀,手持寒月刀沖入敵陣,開始與騎士們交戰。這次大部分騎士主動跳下戰馬,拿着近戰武器圍攻韓瑜。可他們之中依然沒有一個人是韓瑜的一合之敵,都是一個照面就被韓瑜擊倒,護教軍首領更是第一個被韓瑜擊飛。雖然他們有神術加持,沒有性命之憂,但倒地的騎士們被韓瑜的氣勁侵入體内,無法起身再戰。後來韓瑜與騎士交戰時大多打擊頭部,将他們擊暈。隻比之前多花費了一些功夫,七百名騎士均被擊敗。被擊飛的護教軍首領還是有些實力,隻有他一人再次站了起來,拿着長劍與韓瑜對峙。

原本騎兵隊沖鋒後,步兵隊應該跟在他們身後沖入敵陣厮殺。可在韓瑜一人攔住了整個騎兵隊後,護教軍的步兵們都沒敢上前,隻有隊伍裡的祭司們不停地向騎士們使用治療術、淨化術之類的,試圖恢複他們的戰力,但都是徒勞無功,隻能将神術加持在護教軍首領身上。

這時,林林用右手一指地面,一個直徑三米圓柱狀的土堆拔地而起,長到了五米多高才停下。林林對韓珍兒做了個手勢,韓珍兒點點頭,運輕功連跳幾步來到了土堆頂部。站穩身形後,她将鬥篷往身後一攏,順手從自己的乾坤袋内取出一把銀色的長弓和一個銀制的長方形金屬匣子。韓珍兒将金屬匣子豎着戳在地上,金屬匣子裡的機關啟動,增長到兩米多高,從側面出現一個裂縫,彈出了一個金屬架子,架子上是一根根排列好的銀色箭矢。

衆人這才發現,韓珍兒那仿佛祭司袍一樣的鬥篷裡面,竟然穿着緊身的銀色軟甲。韓珍兒手持銀弓,從金屬箭匣裡拿取箭矢,彎弓搭箭,對準護教軍裡的教廷祭司們射去。韓珍兒的射速很快,準确度也高,每一箭都能射中一名教廷祭司的肩膀。中箭的祭司們隻是受了傷,卻像中毒一樣倒地不起,吓得護教軍的步兵們連連後退避讓。剩下的祭司不停地給自己加持神術,往人群中躲藏,但并沒有任何作用,韓珍兒的箭仍然會準确地擊中他們。每當韓珍兒的箭快用完時,空的金屬架子會自動彈回金屬箭匣内,同時另一個裝滿箭矢的金屬架子會彈出供韓珍兒繼續使用。最終,五十名教廷祭司悉數被韓珍兒射倒。

護教軍的步兵隊後退了幾百米,隻留下了滿地的教廷祭司們。護教軍本來就是由幾個國家出兵組成的聯軍,這些國家的國王接受了上次戰争的教訓,全都把自家的精銳留在國内,派出的隻是些雜牌軍。騎兵們好歹是接受過訓練,那些步兵們之前就是農夫,隻是大概操練了一下就拉來打仗了,現在見韓瑜這麼強悍,當然是能躲就躲,不敢應戰。

護教軍首領見此狀況,站直了身體,舉劍向韓瑜行了一個騎士禮:“光明教會第三騎士團第十二騎士連隊隊長漢斯,向閣下提出決鬥。”韓瑜将寒月刀随手戳在地上,右手從乾坤袋内取出冷月刀,擺了一個起手禮:“光明女神白蓮神使下屬神聖武士韓瑜,同意決鬥。”

雙方行禮完畢,漢斯持劍率先刺向韓瑜,韓瑜後退避過,漢斯刺空後上前兩步舉劍斜劈,韓瑜向左躲閃,漢斯順勢一個旋身持劍橫掃,韓瑜用刀身一格,反震得漢斯後退幾步,持劍杵地才穩住身形。漢斯之前雖有神術護體,但與韓瑜第一次交鋒時就已受内傷,現在杵着劍氣喘籲籲地問道:“你為什麼不還手?”韓瑜微微一笑道:“你是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在我們那裡,決鬥時讓對方三招是表示尊敬。現在三招已過,該輪到我出手了!”說完持刀直劈漢斯。漢斯舉劍格擋,但他現在身上的神術已經失效,根本擋不住韓瑜的進攻,手中的騎士劍與冷月刀剛一接觸就被劈得粉碎,接着自身被冷月刀直接劈中擊飛,倒地不起。幸好韓瑜進攻時就将冷月刀轉了方向,以刀背攻擊的漢斯,所以漢斯雖然一擊就被韓瑜擊飛,但沒有性命之憂,隻是被打暈了。韓瑜收刀挺立,看向前方,步兵隊被吓得又後退了幾步。

護教軍裡教廷的人被全部擊敗,步兵隊也無繼續戰鬥的意思。林林用擴音術對對方喊到:“護教軍的士兵們,我們玫瑰王國的實力你們已經看到了。我知道你們沒有繼續打仗的心思,所以我放你們回去,這些騎士和教廷的人現在是我們的俘虜,你們回去告訴各自的國王,要想接這些俘虜回去,就拿相應的金錢來贖,若是舍不得錢,這些俘虜就歸我們玫瑰王國了。還有,教廷的俘虜各個國王沒資格贖回,想要贖人,讓教廷的人親自來找我們攝政王談。”

護教軍步兵隊聽完林林的話後,自發地撤退了。玫瑰王國的子民們通過廣場上的水幕觀看了整個戰鬥過程,都是興高采烈,齊聲贊美光明女神和攝政王大人。一部分人請命要去森林外幫忙運回俘虜,卻被攝政王韓琳兒拒絕了。韓琳兒讓大家繼續觀看,隻見林林在護教軍撤退後,來到樹林邊緣低聲吟唱,接着數百棵大樹紛紛變成了樹人,每一個樹人将幾個俘虜卡在樹枝上,跟随着林林、韓珍兒和韓瑜往玫瑰王國走去。廣場上的人們先是震驚于林林的法術,然後暴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因為他們知道,林林等人的實力越強,代表玫瑰王國越安全。經此一役,白蓮教深入人心,玫瑰王國的子民更加堅定對光明女神的信仰。

玫瑰王國隻派了三個人就打敗了兩千多護教軍,這個消息在大陸的各個王國内迅速傳播,有的人驚懼于玫瑰王國的實力,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不過是護教軍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誇大其詞。教廷的高層則為是否贖回俘虜分成了幾派,争吵不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