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喻必先的電報後,趙靜敏才終于敢放開手腳,再次背着包去了縣四中。
不是她不信任周然,而是做記者的得實事求是,多次确認後才能去報導追訪,以保證新聞的準确性真實性。
不過讓她意外的是,縣四中上次接待她的校長,正在接待另外一個頭發梳得锃亮的人。
這人她也認識,鋼鐵廠煉鋼車間的主任,姜城。
聽到敲門聲,姜城止住話頭,壓低聲音道:“這件事我不想太張揚,也希望學校這邊低調一點,我們鋼鐵廠有個進廠名額,您什麼時候想用都可以。”
姜城本來想偷摸把這事進行下去,可圓圓的學籍檔案還在學校,到時候得一并從這兒調走。
所以他得過來先打個招呼,順便把女兒學籍上的名字改了。
“好好好,那就多謝姜主任了。”話都說到這地步了,校長自然欣然應下。
在他看來,姜圓圓本來就是本校的學生,考上了大學就去上呗,隻不過是不讓他宣揚而已。
白得一個名額,不要白不要。
而且能和姜城攀上關系,他求之不得。
校長估摸着是姜圓圓這個大學名額可能是走關系或者用錢買來的,所以父女倆不想太高調,畢竟姜城高低是個國營大廠的主任,傳出去多多少少有點影響。
有街道辦出具的資料證明,改名很順利,校長直接在學籍上面蓋了章,一并交給姜城。
姜城把學籍資料收進包裡,和錄取通知書放在一起,辦妥了這些事他才是徹底松了口氣。
接下來就可以讓圓圓直接去華大報道了。
門從裡推開,校長親自送姜城出來,看到走廊上的趙靜敏,兩人同時愣了一下。
“趙記者。”姜城率先打招呼,笑眯眯道,“來學校做采訪啊,什麼時候再來鋼鐵廠,我們下個月要和棉紡廠一起舉辦聯誼晚會呢,歡迎你們來參加啊。”
“一定一定。”趙靜敏随口敷衍兩句,她不想打草驚蛇。
姜城看出對方不想多聊,本來也沒有什麼交情,和校長交換了個眼神,他腳步輕快下了樓梯。
“來來來,趙記者,進來喝杯茶。”
校長對于趙靜敏還是十分歡迎的,讓她坐下又親自去泡了茶,眼巴巴問:“趙記者,是不是上次說的幫我招老師有眉目了?”
趙靜敏捧着茶缸,臉不紅心不跳:“我對四中了解不多,暫時還沒有刊登這則報導,這次過來也是想多了解一下。”
在校長失望的眼神中,她喝了口茶,繼續道:“不過現在招老師應該很簡單啊,大量返城知青沒有工作,以他們的文化水平當個初高中的老師還是可以勝任的嘛。”
校長黯淡的眼睛又瞬間亮起,他心想這是對你們這種記者簡單,對他可不簡單啊。
得去知青辦和人打招呼,也就隻有記者這些關系廣的才能做到了。
“那趙記者,你還想了解什麼,要不我陪你去老師們的辦公室走走?我們學校老師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食堂飯菜也好,一個星期能吃上兩次葷肉呢!”
校長驕傲道。
他和肉聯廠的一個辦事員有點關系,這才能提高學校待遇,他敢拍着胸脯說縣一中都沒有他們學校夥食好!
“這待遇确實很高,這樣吧,我回去就寫一篇報導,争取盡快發布出來。”趙靜敏笑着點頭,狀似無意道,“姜主任來這裡做什麼?他女兒好像也在你們學校吧。”
“都說縣一中比縣四中好,我總覺得都差不多,不然姜主任也不會把他女兒送過來讀書。”
“可不是嘛!其實真要說起來我們學校也不差。”被這麼一誇,再加上招老師的事快要落實了,校長别提多開心了,“姜主任家那個閨女考上大學啦,不過他不想太高調,這事兒趙記者你也别往外說啊。”
校長哪知道姜城把這事瞞得死死的,還以為他隻是不想大辦,家裡的各種親戚肯定是知道的。
而且趙記者嘴挺嚴的,她們這種跑新聞的比較謹慎,不會亂說話。
“知道是哪個大學嗎?”趙記者點點頭,饒有興趣問。
“不清楚,可能是哪個大專吧……也可能是附近哪個省的大學。”校長說到這,就感覺有點尴尬了。
“這次的高考不同往年,好多資料信息都保密,錄取通知書都是直接下發到學生手裡的,學生不主動說,我們學校也不知道呀。”
校長無奈道。
這次高考規模太大,除了即将畢業的在校高二生,還有廠裡的工人返程知識青年以及老三屆,考場都是打散的,學生試卷上也沒有标注學校,學校對于錄取情況是真的不太清楚。
不過大多數學生都會主動跟老師們報喜,像姜圓圓這種确實不多見。
從校長的話裡就能看出來姜圓圓在學校的以往成績是真的不怎麼樣,趙靜敏又和校長聊了會兒,尋思下一步要怎麼做。
她昨天收到的電報裡有說為了表示對這次高考的重視,華大的招生團過兩日會來宣城。
也許這是個機會。
在原地躊躇片刻,趙靜敏下定了決心,去了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