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延已經被活捉回京,隻是狀态很是不妙,他被擒拿住的時候,受了很重的傷。
本來趙桓征活捉楊世延的想法,隻是為了更好的羞辱他。畢竟他是一代英豪,活着的時候,讓他的那些朝中的擁趸與信徒好好看看他萬劫不複的樣子,能夠更好的讓趙桓征握緊大權,以儆效尤。
而這是趙桓征的私心,實際上,若是趙桓征死在了趙桓征的圈套之中,直接扔在了塞北,按照趙桓征最初的計劃,也沒有什麼可惜。
總之帝王的睡塌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想要挑戰君權的臣子本來就應該死。
然而如今,趙桓征卻不希望楊世延死了。
畢竟,若沒有他,雁翎根本不會想随他回京。而若是他死了,雁翎也未必會繼續呆在京師。
所以聽聞楊世延的傷勢有性命之險,趙桓征恨不得立刻回京,讓雁翎與他相見。
甚至,想到雁翎無法得到生父的愛,竟然讓趙桓征向來冰冷的心,生出了很多的憐惜。
“命太醫院的所有老臣,一起侍奉在他身側,所有貴重的藥材不必經由詹事府首肯,應用盡用,一定要挽救其性命,就算是用仙丹吊着,也要讓他活着等到孤回京。”
這是雁翎從上池齋出來之前,趙桓征對姜望下達的指令。
從嶺南到京師,一般的路程需要一個月,但是趙桓征卻命驿站上不停準備良馬,換馬不換人地疾馳趕路。
“殿下,我們有必要走這麼快嗎?我真的覺得有些受不了了……”
抵達京畿道之前,雁翎已經深刻體會到什麼是車馬勞頓,她實在受不了了,希望趙桓征能夠在驿道上停一停。
“京師的政務太忙,阿翎,你再堅持一下。”
即便是半日的休息,趙桓征也沒有答應雁翎,就這樣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趕回了京師。
而皇後的儀仗,早就被安排到了水路,慢悠悠的回京。無論從嶺南啟程的時候,馮孝惠如何祈求趙桓征讓她與雁翎同行,趙桓征也沒有同意。
甚至,趙桓征已經拟定了懿旨,皇後回京以後就要被圈禁在自己的長春宮,再也不許她與雁翎相見。
風塵仆仆的儀仗抵達京師的時候,不過過了十來天,實在是太快,以至于雁翎被折騰得瘦了一圈。
趙桓征依舊把她安置在了東宮,隻是不好意思再讓他住在秋爽園自己的寝殿,而是安置了另一處院子。
雁翎還不知道楊世延已經被定了謀逆的罪過,更不知道他的傷勢如何。
趙桓征幾乎是連梳洗都顧不上,就趕去了大将軍府。
滿京師的貴胄都噤若寒蟬。
一方面,這群深谙權勢争鬥的高門,都是人精,此時已經看明白了,楊世延出征塞北不過是趙桓征的一個局,為的隻是除掉大将軍的權勢,牢牢把握皇權。另一方面,他們看不懂現在的局勢,因為太子顯然在沒有回京的時候,就命太醫院一定要挽救大将軍的性命。這君心難測,他們一時間不知道如何站隊,于是一段時間内都緊閉大門,不敢有什麼社交與往來,生怕這個敏感的時候,碰觸了太子的逆鱗,成了太子清繳權臣時殃及池魚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