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闆盯着江路手上的木倉管,思考江路到底可不可以被信任。
他沒想到,江路居然真的認識這玩意兒。
不過,從江路第一次踏進他這裡,他想要和江路認識一下那一刻起,他心裡的天平就朝另一端在傾斜。
白老闆趁江路不注意,從她手裡奪過木倉管,說:“行了,你跟我來。”
江路盯着後面的小屋,心一橫,跟了上去。
白老闆在西江縣的從良名聲也有幾年了。
路上被搶劫這種事是一定要解決的,要是她真的栽在白老闆手裡,那就當她沒這個命吧!
西江縣的大部分人其實并不知道白老闆姓白,他有個诨号叫“黃世仁”。
和黃世仁那些惡霸行徑沒什麼關系,完全是因為白老闆長得像曾經來西江縣出演過歌劇黃世仁的演員。
白老闆關上門,從床底下拖出一個箱子,打開,裡面是幾把大大小小的木倉。
基本都是手木倉。
“你用的話,這把比較好用。”
江路沒想到得來的如此容易,有點不敢相信。
不過這東西,到手了,就不能再放。
江路緊緊地攥着手裡的木倉,問:“多少錢?”
白老闆看向江路的胳膊,沒有回答江路的問題,說:“你小點力,那麼大道口子經不起折騰。”
江路問:“你知道?”
白老闆說:“你不是都看到那幾把刀了嗎?之前我還不知道是你,但是你開口就是木倉,我就知道了。”
江路點頭。
她并不想知道這幾個人和白老闆到底什麼關系,也不想知道白老闆為什麼一開始不賣後來又賣了。
各取所需就行。
白老闆看江路沉默,有點想抽根煙,說:“給我三百就行了。”
江路這次不還價了,她知道這個價格絕對是友情價。
江路當着白老闆的面,動作利落地試了試手感。
砰砰兩木倉,江路很滿意地揣進兜裡,說:“白老闆,你這恩情我記着了!”
之後,江路一刻都不敢歇,在綿妍村拿了一千多的貨,緊趕慢趕地按時在大學街出攤。
不過自那天之後,連着十天,江路再沒遇到過搶劫,這把木倉,她一直小心翼翼地藏着帶着。
陳晉無數次想勸江路歇一天,可是他能做的隻有一邊陪着斐斐,一邊準備好有營養的食物,等江路回家。
下午,江路數了數這幾天的收入,營業額在兩百到三百之間,手裡捏的現金已經很充裕了,不再是之前殊死一搏的狀态。
江路想了想,抽出五百塞進桌子抽屜。
她做這些無非是想要自己和女兒過得更好,該賺賺該花花。
她手上的傷大約有三厘米深,好好修養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更何況這段時間她根本沒停下來過。
傷還是得養。
江路握了握拳,她有點急了。
日化廠的效益越來越差,聽說僅剩的沒被下崗的工人工資都減半了,江路需要更多的錢,去拿下她一早就盯上的制皂車間。
再兩天!她就去拿貨,重新開始去底下各個村裡賣衣服,單論營業額,一個白天頂三個晚上。
做好決定,江路便去李大爺家坐坐。
給周敏搭線了那馬蹄糕生意後,江路幾乎天天去買,也算是支持自己的“中介事業”吧。
李家大嫂一見江路,便熱情招呼:“小江,你來啦,今天不巧,馬蹄糕賣完了,不過小周她婆婆做的馄饨還有,我去給你下一碗。”
周敏的馬蹄糕在江大爺這裡賣得還算不錯,李大爺一家見周敏老實能幹,就起了别的心思。
昨天剛剛說好的,讓周敏的婆婆做點小馄饨送過來,他們付工錢。
現在李家大嫂這麼說,也就是想讓江路知道一下這件事。
江路說:“那我得好好嘗嘗,看李大爺新找的幫工手藝咋樣。”
李家大嫂笑呵呵道:“好吃的,今天的客人都誇這馄饨手藝好呢,馄饨皮很均勻,又不會散架。”
江路聽了,這就安心了。
給人介紹生意,最怕的就是有一方出岔子,自己裡外不是人。
江路捧着熱騰騰的馄饨開吃,李家大嫂就坐一邊,繼續說話:“要我說啊,他們一家孤兒寡母的,在村裡難賺錢,有這手藝不如來城裡開個早飯店。”
“不過可别開在我們新建路,和我家搶生意。”
江路笑笑,對李家大嫂實誠的心思表示理解,然後說:“她家三個孩子呢,最大的才七歲,帶孩子都忙不過來,隻能順便做點馄饨,等孩子再大點就好了。”
“這年紀該上學了。”
“上學也要錢呐。”
“所以我說應該來城裡,一個人種地忙一天和做生意忙一天,那能比嗎?不行,明天她來了我可得勸勸她。”
李家大嫂是真心實意的。
江路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