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斐很高興,自從和媽媽從家裡搬出來之後,這天是第一次在早上見到爸爸。
她知道爸爸媽媽分開了,托兒所裡的小朋友也老愛在她面前說她爸爸不要她了。
可是自從搬回新建路之後,斐斐就沒覺得哪裡有問題。
她還是能每天見到爸爸媽媽。
媽媽說爸爸上班早,所以早上媽媽帶她吃早飯送她去學校。
爸爸說晚上媽媽在賺錢,所以放學後她就跟着爸爸回家。
雖然睡前總是看不到媽媽,可是她發現媽媽越來越開心,她也很開心。
以前媽媽就說過家小,想住大房子。
現在她和媽媽住上了大房子,爸爸也住上了大房子,真是太好了!
有斐斐的自我腦補,外加江路和陳晉毫不吝啬的愛,斐斐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問題。
甚至她覺得,她是托兒所裡最幸福的小朋友。
江路沒跟斐斐講過離婚的事,主要是孩子還小,很難跟她說清楚這裡面的是是非非。
但要是哪一天,斐斐主動來問了,江路也不打算有任何隐瞞。
托兒所門口,江路和斐斐笑着說拜拜,轉過身,就笑不出來了。
變天了,開始下雨了,這雨一旦開始下,就斷斷續續,能持續好久,她的生意肯定受影響。
可是她手裡的錢,離拿下制皂車間還遠得很。
事實上,就算她的服裝生意不受影響,也賺不到那麼多錢。
這麼急,無非是想給自己多點籌碼罷了。
從一開始,江路心裡就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大膽到多想一下,自己都覺得瘋狂。
江路和在院子裡認真做馬蹄糕的周敏母女打了聲招呼,進了自己屋子,找出大學時的金融課本。
他們這個學校,學英語的人,從一開始就是奔着貿易、商業去的,和經濟相關的選修課差不多成了必修課。
五年沒看了,具體的内容江路已經忘了了。但是她記得這裡有很多瘋狂的例子。
外面滴滴答答下着小雨,江路一頁一頁地翻看着,試圖找到記憶裡隐約可行的法子。
比如一層套一層的貸款……
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江路發現記憶裡那些似乎可複制的案例,真正成功的條件都極為嚴苛。
一本書翻到一半,江路已經對後面的内容産生懷疑了,她或許是不能在這裡找到自己想要的了。
江路看眼窗外,雨停了。
但是離出發去大學街不到兩個小時了,江路覺得再去鄉下沒有必要,今天就當休息了。
江路想了想,翻出家裡的報紙。
她一直有訂閱報紙的習慣,之前從陳晉那裡搬走,她把報紙也都帶過來了。
既然課本不行。
那說不定報紙上有什麼信息。
江路記得三月份的時候,有出台過關于國企的新政策,當時她隻掃了一眼。
那會兒的她,還不覺得這會和自己有關系。
江路一份一份地翻着,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國企承包”四個字變大變閃,映入江路的眼睛。
雖然和自己想要的不太一樣,承包隻能獲得經營權,而不是所有權。
利潤也需要按合同分配,肯定不如買下來高。
但盡管如此,其中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還有一個,就是工人的問題。在江路的設想裡,她拿下制皂車間後,所有員工都要大換血。
不管是車間的還是辦公室的,她都要重新招人。
承包就不一定了。
不過,如果把所有人,尤其是銷售科的,都放到車間,其實影響也不大。
銷售團隊,她肯定是要重新組人的。
如此一盤算,江路覺得這真是非常好的政策,對她來說不亞于天降甘霖。
有了決定,江路心裡有數了。
不過既然日化廠還沒放出風聲,她也不打算主動找上門去。
上趕着的不是買賣,她就先賣衣服,搜集市場信息吧。
江路晃悠着走到院子裡,呼吸一下雨後的空氣,吃點東西,就去大學街了。
周敏正好又燒完一鍋馬蹄糕,看到江路出門,喊道:“江老闆,你出來啦,來,吃點馬蹄糕,剛出鍋的。”
說着,把切好的馬蹄糕裝到碟子裡,讓女兒端過去。
“小草,給江老闆送過去。”
“江老闆,您吃。”
江路接過來,她确實想吃,但是看着七歲的小草喊出江老闆三個字,還是忍俊不禁,說:“叫我阿姨就行。”
“阿姨。”
江路伸手捏了捏小草的臉,遞了一塊馬蹄糕過去,塞進小草的嘴裡,借花獻佛。
周敏看江路吃得還算滿意,鼓起勇氣,說:“江老闆,我,能不能拜托你再幫個忙啊。”
江路看過去,示意周敏說下去。
“我能不能跟着你去擺攤,晚上我反正也沒事幹,想着能賺點錢也是好的。”
“行啊,我們一起去,還有個伴。”
周敏沒想到江路這麼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