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錢不用出,隻需出人工,你做吃食還可以包餐。不包餐的人工錢一日三十文,包餐是二十文,搭棚子最多不過兩日,桌椅時間長些,若是人多,三五天也可以做好。”
“你最擔心的莫過于棚子搭好了桌椅會被偷,其實可以找茶水老闆商議,将桌椅與他的一塊放置,茶水老闆與你合作,想必也不會推辭。”
難得許關一次性講這麼長的一段話,令人驚奇。
不過許關的話有道理,桌椅在村子裡做好運過去不難,搭棚子做桌椅的材料山裡就有。
茶水攤子收攤時是将桌椅歸置好,再将棚子的木條抽走,棚布蓋着桌椅,壓上木頭,不怕雨淋,茶水攤這麼多年也不見桌椅被偷,想必茶水老闆有些門路,若是得他應承一塊兒歸置,就能省下許多功夫。
“竹子桌椅,也不知村裡人有沒有人會……”
許關說:“可以找村長問,正好也能托他找人搭棚子。”
周小樂雙掌一拍,喜道:“好主意,走,咱們去找村長商議。”拉起許關就往外走。
許關被拉得一個踉跄,急忙拉住周小樂的手,說:“我……我先去将頭發紮好。”
“抱歉……我忘了,你去吧,我在這等你。”等許關進房,周小樂擡手将剛剛許關握過的手腕圈起來,背在身後,左右走了兩步等臉上的溫度降下來才停下。
*
村子環山又環水,屋子沿着河流建一排,隔着路又建幾家,左右有的間隔遠,有的挨一塊,中間一棵百年大榕樹。
一般來說村長的家都在村子中心,千柳村的村長卻是在西面還要往裡走,可以看出村長祖輩在村子裡是最先定居的人家之一。
走去村長家的路上還路過了周德榮家,周小樂清醒之後沒有來過這邊,記憶裡周德榮在村子裡算是富戶,王桂珍頭上還會别金钗。
雖然是鍍金的钗子,但好歹有層金,房子看着老舊,但院子用了黃泥磚頭圍起來,門口兩邊還挂了燈籠。
一路走來,也就他們家挂,看着就比别人家要好一些,家底不薄還整日想着怎麼從傻侄子病侄女身上扣好處,狼心狗肺。
剛走到門前,恰巧此時門開了,裡面走出一個人,右手拎着大食盒,左手還要提水桶,開門關門都是用的腳。
周永看到周小樂一時怔愣,再看看旁邊的許關,猜到他們隻是路過,點頭打招呼:“樂哥兒這是要去哪?”
周永在原主的記憶裡談不上好壞,他不會欺負原主,看到原主被村裡人欺負還會幫忙。
隻是周永不得寵,原主挨了周德榮王桂珍打找他庇護的時候,他也不敢上前阻止,多數是僵硬地站在一旁看着,若是上前相幫,隻怕打得更狠,所以對原主而言,周永有時候很好,有時候又很冷漠。
但在周小樂看來,周永算是為數不多對原主好的人了。
“有些事要到村長家一趟,”周小樂對周永印象挺好,而且上次在祠堂還幫他說話,周永既然搭話了,他也不會冷臉相待:“二永哥呢?”
周永知道周小樂對他爹娘不喜,隻道:“去田裡送飯食,樂哥兒有事兒就去快忙吧,我先送過去了。”
“行,你忙。”
周永點點頭,提起食盒跟水桶往田地的方向去了。
周永雖是漢子,可他身形消瘦,身高隻比小哥高一些,相貌也不像漢子那樣剛硬,若不是耳垂沒有紅痣,光是看外表,倒像個哥兒。
看他提着重物的背影,周小樂想,他在周德榮家過的日子比原主好一點,不過因為他是親生兒子罷了。
村長家很好辨認,家門口搭了棚子,像是農忙時在這裡給村民寫田稅的地方,此時不是收割的季節,棚子下擺了些枯草。
院子圍欄用木頭樁子搭了一圈,房子在中間,後院跟前院的圍欄中間裝了扇栅欄,跟其他家差不多,整個村子,也就許關家是青磚瓦房,還砌了照壁。
周小樂都能想到許關房子剛建成的時候,裡外圍三層的景象,這照壁砌得有幾分道理。
周小樂喊道:“村長在家嗎?”
“誰啊?”裡邊傳出聲音,沒一會村長夫郎從裡面出來,手裡還拿着桶,出來看到是周小樂跟許關,神情意外。
他把桶放下,走過來開門,說:“村長在後邊菜地,我去叫他,你們在院子裡坐會。”
說完就去後院,隔着圍欄喊:“他爹啊,樂哥兒找,你快回來。”,話音剛落就聽到村長大大的一聲“哎”。
村長夫郎也不等村長回來,先去廚房拿上碗,給周小樂許關倒了兩碗水:“先喝點水,村長一會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