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哥回來了。”
張小妹張夢魚聽到聲音從屋子裡跑出來,就看到她哥大包小包地站在院子裡,趕緊回頭叫父母。
張家在城裡有一套帶院子的房子,是張夢知出生後靠着嶽家的關系買下來的。那時候媽媽家境不錯,買房子時外公外婆和舅舅都湊了一部分錢,才能一次性拿下這套房子。
不算大,屋子面積也就一百多個平,還有四五十平是院子。
屋子種滿了蔬菜,平時張家人吃菜都是在自己院子裡摘的。
隻這一點,在最困難的那幾年幫了不少,偶爾還能支援一下外家,可惜舅舅和舅媽因為遇上意外去世了,沒等到好日子。
院子中間有條路,兩邊是菜地,為了種更多的菜,張家整個院子除了中間那條路,其他地方幾乎沒法落腳。
右邊菜地還有一棵桃子樹,現在上面挂滿了桃子,已經紅了桃尖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吃了。
左邊菜地靠牆的地方,養了兩隻母雞,平時張家人吃的雞蛋都是從這裡來的。
不大的院子,因為菜地的原因,看着很是擁擠。不過張家人愛幹淨,菜地和雞圈都被打理得很幹淨整潔。
張夢知除了有個妹妹,上面還有一個養姐,是張媽媽娘家侄女。因為父母早亡,外公外婆年紀又大了,因此被張家夫妻收養,現在已經打發出去,娃兒都生了兩個了。
當初為了讓她能安心待在張家,也表明把她當親生女兒,還給重新取了一個張夢瑤的名字。
“夢知,你回來了。”
張媽媽張爸爸從堂屋跑出來,看到兒子立即把人抱在懷裡。
作為他們實際意義上的長子,張媽媽和張爸爸對這個兒子的感情格外深。
張夢知的出生,打破了張媽媽或是張爸爸不能生的謠言,也讓他們這個安靜沉默的家庭一下子變得熱鬧和歡快起來。
就連嫁出去的養姐實際上的表姐,也因為有他這個弟弟在,婆家人不敢欺負她。
畢竟張夢知從小就給人一種有出息的樣子,養姐的婆家人不會得罪看着就厲害的小舅子,給自己家招惹麻煩。
“爸媽,我回來了。”
張夢知任由父母抱着自己,同時伸出手抹去他們臉上的淚水。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張媽媽紅着眼睛,張爸爸比張媽媽還沒出息,眼睛就沒停過。
“爸媽,我不僅回來了,還帶了好消息回來。”
張夢知看着父母比他離家時還要憔悴的臉,雖然不知是何原因,但是他有辦法讓他們變得開心起來。
“有好消息晚上再說,先休息。”
張媽媽看着兒子露出了最近難得的笑容,張爸爸在兒子回來後,也感覺自己肩膀上的重擔輕了一點。
“哥,還有我,還有我。”
張夢魚在一旁跳着腳喊道。
“對,還有小魚。小魚兒,哥哥回來了,高不高興啊?”
張夢知見狀,放下手中的包接住向他撲來的妹妹。
“高興。”
小姑娘抱着哥哥的手臂,開心地說道。
“你在家有乖乖聽爸媽的話嗎?”
看着比一年前長高了一點的小姑娘,張夢知揉了揉她的頭發。
“有,我可聽話了,每天回家還幫媽媽收拾小菜園呢!”
小姑娘一臉驕傲地說道。
哥哥離開家時叮囑過她,要她放學别在外面玩太久,早點回家幫媽媽照顧家裡。
因為其他人都不在家,隻有媽媽一人在家,她會孤單寂寞的。
小姑娘把哥哥的話記得很牢,每天放學早早回家陪媽媽。
一輩子沒出過遠門,唯一離家最遠的地方還是跟丈夫孩子回鄉下看望老人,所以張夢知最擔心張媽媽的心理狀況。
特别是生下幺妹後,張夢知經常逗媽媽開心,害怕她出現産後抑郁。
有這樣一個時時體貼母親的孩子,張媽媽哪怕沒多少見識,一輩子被困在家庭當中,每天還是過得很愉快。
因為她的三個孩子都很孝順體貼她這個母親,讓她在街坊鄰居們面前賺足了臉面。
人緣在附近可堪得上好,畢竟大家都羨慕張家的氣氛,總想和張媽媽取經。
對此張媽媽表示,隻要有一個心疼母親的兒子,那麼她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
結果她說的是實話,卻讓一大群人沉默了。
愛母親的兒子不是沒有,隻是大多數的兒子很難共情母親,還是更偏向他們的父親,最後也活成了他們的父輩。
在他們心中,母親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很難體貼母親的辛苦。
“小魚真棒,哥哥回來了,以後你隻需要好好讀書,好好玩就行了。”
張夢知誇道。
“太好啦!”
小姑娘年紀還小,又是正兒八經的小孩子,一聽到可以玩立即就高興起來。
“還真是小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