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後很是高興,拉着妻主和妻主說未來的太女正君。
君後是世家出身,自然也喜歡世家的公子當自己的女婿。
他說:“林公子祖母是閣老,父親是世家公子,林氏一派忠君,家風也是好的,這樣的人配太女适合的。”
這樁婚事是女帝親自賜下的,自然是滿意的,隻是林家雖然是世家,但是身邊站的是文人,比不上三皇女正君。
三皇女正君是武将家出身,身份不比太女正君尊貴,但是母家是有實權的。
三皇女乃是侍君所生,女帝不喜侍君,因此對于女兒也是一般。
她擔心三女影響太女,于是說道:“不如趁着這次機會再給太女指兩個武将之子。”
君後也覺得這樣最好,女帝四個女兒,其中兩個都是他腹中所生,即便是如此,君後也不放心。
他琢磨片刻,道:“如此也好。”
妻夫二人談着談着,就聽見下面人禀告,說是福善尚宮帶着吉獸回來了。
女帝不解的說道:“怎麼,曦兒沒有留下那吉獸?”
君後不解:“什麼吉獸?”
福善解釋道:“陛下前幾日得吉獸一頭,聽說二皇女心情不好,就給了二皇女。”
君後問道:“那二皇女怎麼不要?”
女帝也是好奇,福善低下頭說道:“殿下新得了一美人,那美人懼怕吉獸,殿下就不要了。”
君後隻以為尹箐竹是男子,于是說道:“曦兒一向是随心所欲,這次卻為了美人推拒了她母皇的賞賜”君後不由得問道:“是誰家的公子?”
福善低着頭說道:“不是誰家公子。”
君後追問道:“難道是平民百姓之子,若是曦兒喜歡,也不是不能納做通房。”
福善不能欺上,隻能說道:“是一個女子,奴才去打聽,說是商戶之女。”
女帝對這件事情早有耳聞,因此不算驚訝,她說道:“曦兒被尚書公子拒絕之後,不知怎麼的,竟然看上了女子。”
君後大怒:“說是尚書家的公子,其實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子,怎麼連皇女都配不上的嗎?”
說完又去看女帝,說道:“陛下,曦兒既然喜歡那公子,不如陛下就将那小子賜給曦兒,隻是那小子如此不識好歹,不堪為皇女側君,不如随便安排成通房吧。”
女帝看着君後一臉無奈,她也是十分氣憤女兒受了嫌棄,隻是若是女兒真的喜歡那公子,定會纏着不放,如今随意換人,想必還是不在意。
而且對方好歹是尚書公子,若是做通房,确實是委屈了。
她說:“朕知道你關心女兒,隻是她如今不一定喜歡那人,若是平白無故賜下,曦兒說不準還要怨恨你。”
君後原本氣憤,但是聽見妻主如此說也覺得有道理,于是又說道:“明日陛下将曦兒叫來問問,她若喜歡那男子,就給他,若是不喜歡,陛下再給她找個好的。”
兩人都沒把那女子放在心裡,隻覺得孩子還小,那人既然極美,說不定女兒就是被美色所蠱惑,玩着幾日就不感興趣了。
女帝晚上還要批閱奏折,在君後這裡用完膳,就去了禦書房。
她在禦書房批了兩本奏折,就想到了二女兒,她這個二女兒不像她姐姐讓人省心,是京城有名的纨绔。
女帝想了又想,最後覺得男女通吃這件事情落在女兒身上實在是不好聽,于是下了一道旨意。
尹箐竹在皇女府,她覺得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周圍人對自己态度有了極大的轉變。
她随意抓住了一個人,指着屋子裡面走近走出的人問道:“這是幹什麼?”
小侍低眉順眼說道:“宋侍人說了,姑娘受寵,房裡面的裝飾要換成殿下喜歡的,殿下來了看了舒心。”
尹箐竹心想,眼前的殿下早就不是原先的殿下了,以前喜歡的也不一定是現在喜歡的。
不過這話不能說,她隻能說道:“不用了吧,我還要回家呢。”
眼下已經快黑天了,再不回去今晚上就回不去了。尹箐竹擔心家裡面着急,于是忍不住問自己什麼時候能回家。
小侍瞪大了眼睛,退後一步,驚訝的說道:“姑娘說什麼呢?你以後自然是要待在王府裡面。怎麼可能随意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