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大朝會。
朝會結束前,康平帝讓金福宣讀了廢除武職世襲的章程。
章程宣讀完畢,金福又宣讀了另一道旨意,為赤膽殉國的孤勇之将、為戰死沙場的忠烈之士,建祠立碑,每年以皇家名義祭奠,忠烈之家百畝内免田賦。
青山埋忠骨,代代祭烈魂。
此道旨意一出,衆臣皆震!
尤其不少武将,本對廢除武職世襲還心存怨念,雖然此次并未波及到他們,可難保下次不會。
如今聖上竟連屍骨無存的普通士兵家裡都給予撫恤,還修祠立碑,那麼隻要他們盡忠報國,聖上自然更不會虧待他們。
他們還有什麼可說的?
緩過神來,立刻老淚縱橫紛紛表示為國盡忠,死而後已。
康平帝堵了這幾個月的心終于舒坦了,望向三兒子的目光滿是贊賞。
曆朝曆代還沒有人能在奪去别人的利益後,還能讓人感激涕零的。
他這個三兒子竟然做到了。
康平帝舒坦了,文官們卻沒那麼舒坦了,尤其戶部。
建祠立碑要錢吧?都不通知他們一聲嗎?
還有免田賦,田賦可是占每年歲入的大半啊!
免了這些人家的田賦,他們戶部還怎麼來錢?
戶部尚書李忠臉一下就愁苦了起來,一下朝就追去了禦書房見康平帝。
康平帝早有預料,笑呵呵看向楚王:“你現在不是在戶部做事嗎?你與李尚書多商量商量,看看這個怎麼辦。”
楚王面不改色道:“是。”
這之後,李尚書便寸步不離地跟在了趙瀾的後面,趙瀾去哪他就去哪,哪怕是去淨房,李尚書也等在外面。
跟了整整一日後,趙瀾終于開了口:“李大人,你是真沒法子還是不想得罪人?”
老狐狸李忠嘿嘿笑着:“微臣愚笨,的确沒想出什麼合适的法子。”
趙瀾見此,也不再多說,隻讓他明日将近幾年各類歲入賬冊拿給他。
李忠一聽,心裡叫苦不疊,嘴上隻能應着“是”。
下職後,他看了看天色,大晟要變天了啊!
撫恤忠魂的旨意在次日就傳遍了京城,又在一個月後傳遍了整個大晟。
那些被廢除世襲,已經不再是軍戶的人聽後,緘默長歎。
曾有兒孫戰死沙場的人家,聽後感恸不已,朝皇宮方向長跪不起。
天家沒有忘記他們的兒孫,還放下身份以皇室名義祭奠。
第一次他們深切的感到,自己是大晟的子民。
沈甯雖然早知道了這事,但聽到免田賦時還是驚訝了一瞬。
農業社會國庫收入大部分都靠田賦,這樣做真的可行嗎?
她心裡隐隐覺得這隻是一個開始,趙瀾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
沈甯沒再深究,她正準備帶母親父兄以及謝家姐弟去皇莊賞遊。
七月初九。
沈甯帶着冬竹、春月,以及雲墨、雲清,還有趙瀾安排的一幹護衛出了城。
三家約好在城門外見。
沈問、沈慎、沈明三兄弟同裴氏一起。
謝氏姐弟一起。
沈城、沈學要等下職後直接騎馬去往皇莊,次日還可以在皇莊賞遊一整日,還不耽誤後日上衙。
三家一碰面,沈甯便讓母親和謝靜辭來她的馬車上,三人一路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一個時辰後,一行人終于到了玉泉皇莊。
下了馬車,就見到來福笑眯眯的一張臉。
來福終于将江南鋪子料理妥當,幾日前才回來。
一回來,趙瀾就讓他提前先去皇莊那邊打理妥善,等王妃過去就可以直接賞遊。
來福感激涕零,王爺還重用他,因此辦起事來更加用心,一早就帶皇莊衆人等在了外面。
見王妃到了,立刻迎上前去,笑眯眯道:“奴婢給王妃娘娘請安,皇莊裡吃用都已安排好了,王妃隻需同家人盡情賞遊,有什麼事情吩咐奴婢一聲即可。”
沈甯将衆人掃了一眼,并沒看見皇莊的管事劉康。
來福心下一凜,将劉康罵了幾百遍,罵完冷笑着想,劉康的好日子大概也要到頭了。
他道:“王妃娘娘,皇莊管事劉公公近日一直抱病在床,所以才沒過來。”
沈甯笑道:“無妨,那就讓他好好休息吧。來福公公,你辛苦了,我們不用一直伺候,公公也去自行賞遊,咱們都好不容易過來一趟,要盡興了才是。”
來福一聽,再次感激涕零。
王妃娘娘也這般寬和,還讓他這等身份的人賞遊盡興!
他“哎”了一聲:“那奴婢先為娘娘和娘娘家人介紹一下皇莊裡都有哪些好去處?這些去處都在什麼位置?”
沈甯點了點頭。
來福便樂颠颠地一一介紹起來。
玉泉皇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山泉活水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