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捏了一塊蛋黃酥細細品嘗,吃完後竟然誇張地說要立馬作詩一首,這點心的美味非得用詩表達出來不可。
于喬被他逗笑,和楊桦交換了個眼神,讓他再嘗嘗另一種。
“子銘,你這詩若是寫得好,能不能贈給我,日後就專門用來做蛋黃酥的招牌語了。”楊桦心思活絡突然想到于喬說過要升級點心的包裝,如果上頭附上一首詩,豈不是更加風雅。
“楊兄就沖你如此信得過我,三日後我一定能寫出來,但我得再嘗一塊兒!”他又捏了塊拿在手裡端詳,幽幽開口,“美食這東西需得細細品味才能有感而發。”
方先生皺眉,“多大的人了,還這麼饞!”
屋裡氛圍和諧,身後廳門的簾子不知何時掀起一個角又放下了。
後頭竈房裡除了方夫人還有一個少女的身影,正是方先生的女兒方瑩瑩。
“你又去哪了,快幫娘把這菜摘了,馬上下鍋了。”
方夫人說完女兒也沒吭聲,她握着鍋鏟回頭一瞧,就見這丫頭悶悶不樂地靠在門邊絞着衣袖。
“怎麼了?誰惹你了?”
方瑩瑩撇撇嘴,嘟囔,“娘我見到楊桦哥的夫郎了,就在前頭廳裡坐着呢,還帶了糕點,爹和堂哥邊吃邊誇,他們都沒注意到我。”
方夫人一向懂得女兒的心思,她早就看好楊桦,也不止一次想讓丈夫和楊桦說說,早日促成兒女這樁親事,可丈夫那老古闆的想法總覺得那樣做有失禮數,仗着老師的身份占人家便宜,況且楊桦也從沒對方瑩瑩顯露出别樣想法,這事兒拖着拖着直到楊桦都娶親了,也沒辦成。
說到底還是兩個孩子沒有緣分,況且一次院試他就得了案首,日後說不定前途無量呢,現在還動那種心思任誰看都是想攀附人家,傳出去也不好聽。
方先生也是這個想法,夫妻倆早都認了,可方瑩瑩還是不甘心,她一個女兒家,要注意名聲哪裡敢主動去接觸楊桦,隻能默默看着,可看着看着這姻緣就從手中溜走了。
“瑩瑩,娘知道你心裡所想,過去的事兒就讓它過去吧,你也到說親的年紀了,改日娘去找靠譜的媒婆打聽打聽,保管給你找個好夫婿回來。”方夫人是過來人看得開,少女懷春也是人之常情,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
“娘我知道的。”方瑩瑩想到剛才偷偷觀察到的于喬,長得俊,皮膚白臉也小,穿着雖然普通但舉止端方有禮,一看就不是普通農家粗俗沒教養的小哥兒,和楊桦坐一起也着實相配。
她再想想自己,不自覺地和他比較一番,好像也沒什麼比他出彩的地方,于是深深歎了口氣,“娘,一會兒你出去看看吧,我就是……就是心裡遺憾,都沒争取過就被别人拿到手了。”
“那不是你的東西咋能強求嘛,今日人家是來拜訪你爹的,一會兒席上你可不要瞎說知道不?”
方夫人邊炒菜邊囑咐她,讓她切菜打下手,趕緊轉移注意力。
晌午後飯菜也做好了,方夫人忙活一中午做了八菜一湯,剛端上桌就香氣四溢,廚藝确實了得。
人都坐齊了,方先生先舉杯,他也不端着老師的架子,隻當這頓飯是為楊桦和方子銘慶賀,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兩個孩子在整個整上都是出類拔萃的,能有今日的成績也是意料之中,我們師徒一場,老師真心為你們感到高興,日後你們當了大官别忘了我這個老師就行了,常回來看看。”
他舉酒仰頭,楊桦和方子銘自然也陪了一杯。
楊桦也舉杯反複地謝了又謝,師徒三人還沒吃飯就幹飲了幾杯酒,方夫人見他們空着肚子這麼喝,生怕大家不舒服,連忙招呼衆人先吃菜,嘗嘗她的手藝。
她不方便給楊桦夾菜,便擡手給挨着的于喬夾了一筷子菌絲炒肉,笑着說,“喬哥兒你嘗嘗我的拿手菜咋樣,聽子銘說你的廚藝也不錯,更是做得一手好點心,在鎮上賣得很紅火呢。”
于喬受寵若驚,乍一看方夫人的面相不算溫柔,還以為她是不太好相處的高冷的人,沒想到說話語氣十分溫和,待人也熱情。
“好吃,早在家聽我夫君說您待人親切,平日裡常常關照這些學子,又是方先生的賢内助,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想不到廚藝也這麼好,我真想像您讨教讨教呢。”
明知這是恭維的話,方夫人聽了心裡也愉悅,忍不住多給于喬夾了幾筷子菜,讓他多吃一些。
她心裡尋思,楊桦性格沉默内斂,娶得夫郎倒是能說會道的,兩人性子也算互補。
桌上人邊吃邊聊,隻有方瑩瑩拿着筷子戳着碗裡的幾塊肉沒出聲,眼神不住地瞄着楊桦,又時不時偷偷打量于喬。
她自以為做得隐蔽,大家都沒注意到她,殊不知于喬早把她的神情看在眼裡,稍一思量就猜到了怎麼回事。
方瑩瑩對他好奇,那就任她看,反正也不會少一塊肉。
至于楊桦,看似還沒注意到這件事。
一頓飯吃到下午才結束,師徒三人都喝了酒,楊桦酒量最好,臉都沒紅,方先生和方子銘喝得不少,特别是方子銘思緒上湧竟還流了淚,拉着方先生一邊嗚咽着感謝的話,一邊說舍不得離開鎮子,轉頭又拽着楊桦說幸好有他這個朋友,以後也要跟他一塊兒去縣學讀書。
方先生也不停地囑咐,楊桦一一點頭應聲,方夫人見這兩人都喝多了快要失态,趕忙喚楊桦幫忙扶他倆回屋。
四人一走,桌前隻剩方瑩瑩和于喬。
憋了這麼久,方瑩瑩終于忍不住了,她瞄着人的表情,嘴巴張了又合,最後還是不服氣地說,“你和楊桦哥确實很像一家人。”
于喬笑了,“方姑娘這是什麼話,我倆本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