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二年(195年)
在艱難抵禦孫策兩年後,廬江被攻破的消息還是傳到了吳郡。廬江太守陸康病重,陸家數百餘人也因為饑荒和戰亂、死亡近半數。
因為很多課程聽不懂、又興趣缺缺,于是陸議提議朝旭,試着記錄下身邊發生的大事小事,從身邊的事情開始記錄,或許有一天就能對書中知識有所感悟。
于是眼下,朝旭在如何在日記裡寫下此事對于陸家的沖擊事上犯了難,她總覺得應該再寫點什麼,卻又不知道寫什麼,不得不暫時擱筆,準備先到屋外看看。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看父親!”7歲的男孩想要掙脫13歲的男孩的束縛,“父親已經病重!城也已經沒了!為什麼不讓我回去!”
“不是不讓你回去,是希望你先整理好情緒!”陸議教訓道,陸績的動作太大,好幾次都差點打到他的臉上,“現在的廬江可是一片生靈塗炭的景象,你就這樣回去,我怕你承受不住。”
“那阿議和我一起走。”
“好。”
“然後再帶上、帶上姐姐。”
“這個不行。”陸議否決了他的提案,“怎麼能讓女孩子去看那種場景。”
“可是在那裡死掉的,也有很多姐姐。”陸績試圖辯駁。
陸議把他放回到地上,在他面前單膝跪立,語重心長地說道:“阿績,你想帶上姐姐的原因,是你想讓她陪着你,對吧。”
“嗯。”
“那你是不是應該先征求她的意見呢?”
“......你說得對,對不起,我确實太着急了。”
他低頭道歉,随後便被陸議用摸頭表示鼓勵。
其實朝旭有些畏懼,她并非沒有見過死人,隻是她和哥哥們一起與母親逃難時,見到的大多是自己所不認識的陌生人。而她在廬江當了一段時間的“神女”,她已經眼熟了很多人,看着不認識的人死去,與看着認識的人死去,這并不一樣。
但陸績沒有給她太多時間思考,他就發現了她。
“姐姐,”陸績走到她面前,主動把自己柔軟的小手塞進她的手中,“你願意陪我回廬江嗎?姐姐是廬江的‘神女’,姐姐一定會陪我吧。”
這一句話就把朝旭架了起來。
是的,她是廬江的神女,在廬江陷入危機時,她沒有呆在他們身邊,而是跟着陸議來到了安全的吳郡,隻有他們安全了,神女的信徒們該怎麼想?
若是現在戰争結束了都不回去,那些曾經信仰她的人又該怎麼想?
明明“神女”不過是一個謊言,是他們這一群招搖撞騙的小騙子的謊言,她離開時都沒有産生太多的愧疚,陸績卻好像當了真。
她看着陸績的眼睛,無法說出真相。
“好,”她說,“我陪你回去,我和阿議都會陪你回去。”
“嗯。”
陸績抱住了她來表示感謝,就像他這兩年已經習慣了的做法那樣。
......
馬車的輪子咕噜噜地轉,馬車也搖搖晃晃地在前進,孫策已經離開了廬江,開始攻打揚州,那座曾經住滿了人的城,在短短兩年裡幾乎變成了廢墟。
朝旭隻是看了幾眼外城牆,還有靠近城牆的幾戶住宅,就不敢再繼續看。她也不敢細想那些隻剩一半的血肉殘渣到底是什麼。
陸議發現了這一點,他伸出手握住朝旭放在膝蓋上的手。或許是朝旭自己也感到害怕,在他握住她後,她立刻也回握住他的手,在陸議的另一邊,陸績早已被他用手捂住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