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度的加成,除了讓滅絕師太提前教導芷若學習【峨嵋九陽功】外,對于周芷若在劍招上的創新,她也沒有下意識的認為“胡鬧”,而是認真觀摩,對于其中的成功改動,也就不吝贊許,認為是“天分甚高”“敢于求真”“見解出衆”,而對于錯誤的改動,也寬容為“必不可少”的“試錯之舉”,是鑽研武學途中的必然現象。
衆師姐師兄們啥想法,芷若不知道。反正于她而言,就是有了滅絕師太的“背書”後,在武學鑽研上,也變得愈發“膽大妄為”。
當然了,所謂的“膽大妄為”,不過是不知情人“眼中”所見罷了。而事實上,芷若固然放開了顧忌,但對武學鑽研本身卻更加投入、更加純粹。
能得知滅絕師太的贊賞是意外之喜,于她本身而言,鑽研武功,更多的還是出于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
有了滅絕師太更加悉心的教導,芷若之前在武學上的許多困惑,都得到了解答,而這種基于傳統武學理念的答案,與她來自後世的思維相結合,自然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
經過這些年的學習、觀摩和鑽研,芷若已經認識到,自己雖然學了幾年舞蹈,上了幾節人體結構課,好似更懂人體科學。但這個世界的武術家們,對人體的了解,也并不比所謂的“現代人體科學”遜色,尤其是那些流傳上百年的經典劍法拳法,或為一派根基的核心武功,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無可挑剔。而這還是那些純外功的招式,如果是需要内力配合的武功,就更不是隻懂得肌肉、骨骼的“現代人體科學”所能指導的了。
不過吊詭的是,明明有着舞蹈訓練和現代人體科學知識打基礎,但芷若并沒有在武功招式上有什麼出彩的創新;反而上一世毫無根基的内功領域,她卻“折騰”出了更多的成績。
于是,在成功“折騰”出了【藏劍式】後,她又先後“折騰”出了一個半成果。
“半個”成果是暗器。
所謂暗器,就是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臨戰時可以隐蔽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的武器。當今這個武俠世界,暗器種類甚多,什麼飛镖、金錢镖、飛蝗石、飛刀、袖箭、飛針、鐵蒺藜等等,林林總總,從“驅動力”上看,大緻可分為手擲、索擊、機射、藥噴等種類。後兩種不必說,從名字上看也知道靠的是機械力、火藥噴射力等“外力”,前兩者則靠的是施發暗器之人本身的力量和技巧。
暗器的“性能”,無非取決于四個因素:速度、威力、距離、精準。不過細細分析,距離這個因素深入研究的意義不大。作為用于十幾米至幾十米遠的兵器,無論是手擲還是機射、藥噴,基本上都可以達到,也就索擊這種“可回收暗器”的攻擊距離短一些。理論上,機射、藥噴類暗器的投擲距離可以更遠,但再遠些就已經脫離“暗器”的範疇,而且在技術手段沒有突破性躍升的前提下,延長投送距離無非是在機發裝置上“堆料”,堆多了固然可以射得更遠,但也變得更加笨重、累贅,也就失去了“暗器”的意義,與之相比較的應該是弓弩火槍等遠距離兵器。
再說精準度。暗器這種東西,并不像槍械那樣,還有個準星什麼的,準不準,基本上全取決于個人本領,一個人如果學藝不精,或是對手太強,打不中也是尋常事,想要提升,那也得因人施策,沒有什麼統一标準或特别好用的辦法。
至于威力,主要依靠兩點,一是暗器本身帶的殺傷力,這又大緻上分為兩種,一種是依靠暗器本身的鋒銳或沉重進行殺傷,另一種則是暗器附毒,依靠詭異莫測的劇毒來殺傷,江湖上的成名暗器,多數都是靠“毒性”揚名。
除了暗器本身的殺傷力外,還有的暗器是依靠附加在其上的力量殺傷,最常見的就是施發暗器之人将内力灌注其中,既是加快暗器施發的速度,同時也是依靠這種高速度帶來的動能,增加暗器的殺傷力。
最後就是速度。機射、藥噴類暗器,自然是依靠機發裝置儲蓄的能量,能量多,自然就快,能量少,自然就慢。這些依靠“外力”的,想要提升,自然是需要在機發裝置上下功夫,比如改進機械結構、優化火藥比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