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一個人比自己強并沒有什麼丢人的。宋青書雖然自信,卻還沒有被周圍人的吹捧迷暈了腦袋,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嘣出來一個“曾阿牛”,雖然人有些古怪,但承認技不如人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但随後發生的事情就讓宋青書覺得不對勁了。
這小子似乎與芷若妹妹有瓜葛啊!
先是這小子在以一敵四對戰華山昆侖兩派,身陷正反兩儀刀劍之陣而左支右绌時,芷若妹妹忽然朗聲與滅絕師太讨論起兩儀四象八卦義理,雖然隻是簡短交流了幾句,但總感覺有些像是在給戰圈中的小子支招的意思。而後那小子果然像是突然開了竅,一連串精巧的招式,順利破陣。
雖然從芷若妹妹說話到那小子出招破陣之間,隔了有一會兒,但很難說不是那小子為避免有人生疑而故作掩護。
好吧,就算這碼事是自己心中多疑了。可之後發生的事情可真讓宋青書目眦欲裂!
那小子果然也對芷若妹妹有觊觎之心!
他不僅在與峨嵋衆弟子遊鬥時故意避開芷若妹妹,奪盡衆人之劍而唯留芷若妹妹手中劍不取。之後滅絕師太故意劍刺芷若妹妹,他也毫不猶豫立即相救,甚至還摟抱住芷若妹妹的纖腰不放!
之後兩人打鬥也是如此,雖然芷若妹妹武功之高明确實超乎他的預料,但能與那小子打上那麼長時間,分明是他在放水!
而最後,兩人比鬥失控,那小子又不顧安危,舍身替芷若妹妹擋下緻命一擊,以緻身負重傷。
宋青書對其惱恨尤在此處!
他自見周芷若後,眼光難有片刻離開她身上,雖常自抑制,不敢多看,以免給人認作輕薄之徒,但周芷若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他無不瞧得清清楚楚。因此,當看到這小子吐身倒地時,芷若看向他的眼神時,宋青書便心下明白:今後,不論這小子死也好,活也好,再也不能從她心上抹去了。
一個女人,對肯為自己舍其性命的男人,哪怕并不愛他,也會在心中留下他的深刻印象!
一想到有男人先自己一步,在芷若妹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宋青書就狂怒不已。
于是,在後面輪到武當派時,他主動請纓,就是要狠狠教訓一下這個小子,甚至殺掉他也在所不惜!
他不知道這個時候出手會被人小看嗎?他不知道這小子已經赢得了明教和六大派在内很多人的欣賞和感激嗎?他不知道這個時候下死手會讓自己大大丢分甚至被很多人看不起、乃至視作仇敵嗎?
他不知道自己倘若擊死了這小子,芷若妹妹必定深深怨怪嗎?
但他還是做了。
就是因為他感受到威脅!
感受到有可能丢掉美人芳心的威脅!
所以,為日後抱得美人歸,他甯可承受反噬也要斬草除根。
宋青書知道自己其實方寸有些亂了,但“情”字一關,折倒了多少英雄好漢,又何妨再多他一個宋青書呢?
隻可惜,自己還是輕敵了。
隻後事情的發展更是令宋青書瞠目結舌——
那叫“曾阿牛”的小子竟然是五師叔失蹤已久的兒子張無忌!
離了大譜!
這麼巧合的事情,市井裡的話本小說都不敢這麼編啊!
看到父親在内的師伯師叔們紛紛急步上前,求證問詢,并立即為他輸氣療傷,那勁頭,真是眼前除了那小子外,什麼也顧不得了。
宋青書郁悶的差點吐出一口血!
有了這事打底,之後爆出的峨嵋派弟子、殷六叔未婚妻紀曉芙不是被明教楊逍所殺,而是被滅絕師太怒其不争清理門戶,已經算不得什麼了。
也正因為這話本小說裡才有的事情接連發生,讓一向沉穩冷靜的宋青書接連失措,腦子都有些嗡嗡的。所以,父親和三位師叔為張無忌輸内力療傷,他紋絲不動;殷六叔殺楊逍不成,接受不了事實,棄劍而走,他不曾作出反應。乃至芷若妹妹去追殷六叔,他第一時間甚至都沒注意到,還是在衆人議論紛紛時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這……芷若妹妹與殷六叔的關系這麼好嗎?宋青書腦子裡還是有些懵。
細想想,好像還真是不錯。自打重逢後,芷若妹妹好像一直都對殷六叔十分親近。
但已經到了不顧衆人眼光和師門想法的程度了嗎?
宋青書還是有些接受不能。
不過很快他就不再想這些了,因為他終于回過神來,想明白一點:眼下不正是他一直求而不得的與芷若妹妹相處的良機嗎?
宋青書當下精神一振,朝父親和三位師叔喊了句“爹,俞二叔、張四松、莫七叔,我去尋殷六叔!”說罷,立即施展輕功,全力向山門追去。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耽誤了太久,還是殷六叔、芷若妹妹輕功太過高明,待他奔出廣場時,已不見兩人蹤迹。他隻好沿着山道一路奔下狂追,起初還能聽到些許足音,但很快就在烈烈山風的影響下什麼也聽不到了。待及山腳,隻見周圍群峰聳峙,白雪茫茫,哪裡見得到人的蹤迹?
一時間,宋青書怅然若失,沮喪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