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十二歲的太子世民:你大秦撒手沒的天策上将!】
大家好!我是up主聞人霏霏,今日我們繼續《盤點史上最強繼承人》系列之秦始皇太子世民篇!
上一期我們講到太子說服秦王,往撩陽,與将軍蒙恬,王翦見面,并詢問了攻打邯鄲的事情。
《秦史·文皇本紀》中有這麼一段,寫了太子是怎麼處理當時的戰局的:太子顧王翦曰,傳孤之令,命桓畸佯攻平陽,引扈辄入伏。王翦從井陉出發,楊端和從河内出發。三路夾擊,斬趙軍十萬,後力攻邯鄲。
當時邯鄲久攻不下,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軍情變化莫測,趙王派趙蔥和顔聚去取代李牧,李牧不得已交出兵權,趙王與倡後欲殺了李牧,但他逃了……
不得不說,這趙國最後滅的真不冤,李牧一個被拔了牙的老虎也能丢,不難想象當時的朝堂已經混亂成了什麼樣子,估計已經被間諜和攪屎棍啄成馬蜂窩了。
太子自然也知道這時候應該迅速把握住時機,于是又對王翦說:“傳信郭開,言趙嘉欲與李牧起兵謀反,如不殺之,則王必易主矣。
這倒是個好想法,因為趙嘉這時候也在邯鄲,隻要諜報工作做好了,一切都很好操作。
而在這時候,被太子牽着鼻子往邯鄲城牆走了一圈的王翦将軍終于反應過來不對勁——不對呀,太子殿下您不是來勞軍的嗎!您有王上的诏書嗎?你爹知道你要替了我的主帥,去打邯鄲嗎?!
哎,隻能說秦王家有隻異常歡脫的鳥,可能當時太子在請封“天策上将”沒成功的時候,就已經在想着到了撩陽怎麼發光發熱,為自己狠狠掙個軍銜了吧!
于是太子不顧王翦的勸阻,直接讓王老将軍帶薪下崗了,自己上陣開始指點江山。
太子以為,應該去找逃亡中的李牧,一個對國家忠心耿耿的将軍,是不會願意步廉頗後塵的,他最好的選擇是去聯系廢太子趙嘉清君側。
可惜趙國不是秦國,趙國的太子也不是秦國的太子。世民當時雖然才十二歲,但他的軍事眼光卻很是銳利,相信這也是嬴政看重他的一點,不然把他放在前線,豈不是當了個紙外的趙括?
總之,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王翦,蒙恬等将軍很慌。無他,這祖宗他們惹不起,遠在鹹陽宮的那位祖宗中的祖宗他們更惹不起。王翦将軍大概是這輩子哄孩子的手段都用盡了,隻為了讓太子想起他勞軍的本職工作,但太子不幹,太子表示你不跟我幹我就單飛,到時候責任我一人承擔,你自己看着辦吧!
這還能說什麼呢?王上要是知道他把寶貝鳳凰弄丢了,不得把他做成鳥架子啊!
此事在《秦将名錄·王翦傳》亦有記載,而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王翦對太子撒手沒的性格也是十分了解——他不是怕太子上陣領兵,他是怕太子上陣當先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