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達成合作季芫請方希和黎吃飯。
去的是鎮上仍在開業的一家酒樓,冷碟熱菜三葷五素一共八道,分别是:紅焖羊肉、酪炙煎、澆汁鯉魚,炒青韭、炒茭白、芝麻菜、腌蘿蔔、糖漬杏皮,一人再上一碗蝦米湯和二兩糙米飯,竟然要價兩貫。
黎像是随口一問:“你們談了多大的生意?可别這一頓就吃虧本,那我可不好意思吃!”
方希給她倒茶:“季老闆家大業大,這次我可是沾組長的光才能吃上這種正宗美食了。”
季芫笑吟吟地:“乖女兒們不客氣。”
席間黎吃了紅焖羊肉和澆汁鯉魚,唯獨沒碰酪炙煎。
酪炙煎是一種用羊乳油、魚糜和豬肉糜混合後小火煎出硬殼的餅狀物,表面淋上奶酪汁和香料。
方希猜測黎要麼不喜歡吃動物油脂,要麼就對煎炸類食品不感冒。
想起上次她也不吃豬肉渣卻買豬油,答案不言而喻。
這也許是她們最後一次來鎮上,離開前又去了一趟集市。
大部分攤位都空蕩蕩地,少數幾個還有東西在賣的也都不肯收錢,統一口徑隻接受用糧食來換。
這時節誰會用糧食換皂角和鬃毛刷?
驢車吱呀吱呀走到城門,出城也有人盤查。
她們車上隻放了些生活用品,簡單查看一下就被放行,方希和黎一路沉默地回到庇護所。
安德勞恩已經在家焦急地等了一天,雖然這一天他什麼活也沒幹。
黎下了車,看看方希,再看看安德勞恩,顯然現在對他們倆都不太滿意了。
但她還是叫了安德勞恩:“把闆車收拾一下,咱們開個會。”
安德勞恩瞪方希一眼,拽着老驢走了。
三個人分别确定了自己要為庇護所提供的物資,黎選擇的是“草編制品”、“藥品”和“酒”,除了酒類外都在方希預計之内。
安德勞恩則是“鹽”、“糖”、“肉”,這三樣東西自然是目前這個位面比較昂貴的,但其他位面可未必,何況她們已經在庇護所裡囤積了不少,方希做選擇時第一項排除的就是這三類。
方希選擇的則是“布草”、“服裝”和“蠟燭”。
安德勞恩笑話她:“人一輩子能穿幾件衣服?你的東西到時候一件也賣不掉。”
方希微笑:“什麼人一輩子也穿不上幾件衣服?不會是你吧?”
黎怒斥:“好了,都二十幾天了你們倆還在這樣,我們是一個小組,有心要朝一處使而不是互相下絆子!如果之後再有人挑事我會考慮根據你們的實際貢獻調整分成結構。”
如果在項目剛開始時她有管理下屬的舉動或許還不算晚,可惜那時候她坐等享受她們倆争鬥帶來的好處,現在才想起來不痛不癢地說上一句,又能有什麼用呢。
組内矛盾往往來自于領導的放任,二十多天過去兩個人都各自找好了退路,方希借她搭梯,事成後還願意哄着她是想着做事留一線;安德勞恩也暗度陳倉,又怎麼會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兩人都有恃無恐,也都認為自己貢獻大,對視一眼開始拱火。
安德勞恩說:“項目到現在我一天都沒休息過,晚上值班你們一個五次一個六次,就我值七次,論貢獻難道我怕了誰?”
方希說:“我從來不是愛挑事的人,但别人總欺負我資曆淺,難道我就要當面團子嗎!”
黎自然是不可能真的管的,她捂着額頭:“你們倆都冷靜冷靜,下班吧!”
今晚又輪到方希值班,這也是房屋修繕期間最後一個值班日。
她拿了幾卷線團和手抄的針法圖例送給李嬸子,又囑咐她最近不要去鎮上,家裡的食物也不要亂給人。
李嬸子呵呵笑:“咱們是貴人家的莊戶,天大的事貴人還在就有人頂着。一個貴人不行了換新的貴人來,咱們不還是種着一畝三分地過自己的小日子嗎?”
顯然這時代的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隻要有飯吃有屋住就不願意操心更遙遠的事。
初級項目黑暗降臨第23天,原定工作内容全部順利完成。
從這天起黎和安德勞恩每天打卡露個面後就消失,顯然已經都不對項目後續抱有期待。
方希樂得不用跟她們相看兩厭,隻是對黎依舊維持表面的熱情順從,做做戲順手的事兒,她經常用這招對付母親。
大部分時候她都跟李嬸子一起鈎毛線玩,她鈎了很多顔色各異的小花,裝在被李嬸子撿回家的破瓦罐裡。
直到項目第28天,成衣鋪店主季芫假扮的“娘”駕着馬車出現在小院前,告訴她們該離開了。
變回“梨花兒”的黎、方希和安德勞恩跳上馬車,季芫對來瞧熱鬧的鄉鄰解釋:“我家男人要回來啦!到鎮上接他!”
她們來的高調,走的也高調,進到鎮子上時還一切正常,馬車還沒駛到成衣鋪,天色忽然就暗了。
馬車緊急在路邊停靠,方希掀開簾子看出去,從連綿的屋檐間看見懸在高空的太陽被逐漸遮擋。
有人在街上驚恐高呼:“天狗食日了!”又被巡邏的兵卒勒令噤聲。
黑夜在正午降臨,連火把也驅不散的濃稠墨色将人的呼吸都扼住,她們棄車在黑夜中摸索着朝成衣鋪走。
天色似乎又漸漸亮了起來,日食隻持續了十來分鐘,太陽重新普照在大地上,驅散人們的驚懼。
方希也從胸腔中擠出一口氣,幾人快步走進成衣鋪。
一人一杯熱茶壓壓驚,季芫長話短說:“我們檢測到天文變化接你們提前撤離,你們走後這個位面通道就會暫時關閉,但是任務時限結束才能結算,這幾天就當在宿舍裡給自己放個假吧。”
離開前,方希想起一件事:“庇護所旁的鄰家嬸子,我把鈎針的方法教給了她,如果之後她來賣成品可以收下。”
季芫舉起茶杯敬她:“自然,慢走不送。”
方希笑笑:“後會有期。”
之後兩天方希沒有離開員工宿舍,她花了些時間整理這次項目的全部經曆,以日記的形式将它們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