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漂亮的紅蜻蜓當然要與公子一道看才有意思。
——《公子宜修》
姜太師一黨被流放那日,季青臨心情複雜。
他戎馬生涯算來也已有小半生,見得了刀光劍影,也看得了生離死别,偏偏對自己生父到底是誰一事始終沒有勇氣當面與珍妃對質。
每當面對奉帝那殷切的眼神,他幾次欲言又止,最終到底也還是什麼都沒說。
珍妃的下場與柳皇後無異,都被幽禁在自己的宮中,無召不得出,讓人無召也不得觐見。
季青臨思慮再三,還是選擇進宮面聖。
走在宮道時,他思緒紛飛,想了很多事,又好像什麼都沒想。
直至站在奉帝面前,他都沒有理出頭緒來。
而老狐狸如奉帝,稍微一想便知自己這二兒子前來明德殿所為何事。
隻是季青臨不開口,他也不打算主動問。
他倒是想看看人人敬仰的青王會如何破這局。
父子倆就這麼沉默着,誰都沒有出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季青臨才幽幽道:“陛下,不知可有時間同微臣對弈一局?”
對弈?
奉帝微微挑眉。
對于季青臨提出的這個建議,他倒是挺有興趣。
距離姜太師一黨被流放隻剩兩個時辰了,他倒要看看青王能夠忍到何時。
“也好。”奉帝放下手中朱筆,起身朝季青臨走來,邊走邊說,“我們父子倆當真許久不曾對弈了。”
聽到“父子倆”這三個字,季青臨心中那種奇怪的感覺又出現了。
他自是不會知曉,奉帝是故意而為之。
兩人一同往棋室而去。
奉帝除了寫話本子這個不為人知的愛好,另一個舉國皆知的喜好便是對弈。
話說回來,奉帝為何故意強調父子倆,又為何知曉季青臨此次前來所為何事,原因很簡單。
他安插在珍妃身邊的暗哨早已将珍妃那點小伎倆聽了個明明白白。
珍妃是如何謊稱親生兒子是姜太師之子,以求姜太師為其謀事的,他早就心知肚明,否則他斷然不可能讓季青臨迎戰景陽門之變。
奉帝落座後,季青臨也跟着坐下。
他執黑子,奉帝執白子,一場無聲的厮殺就此拉開帷幕。
在對弈過程中,奉帝明顯感覺自己這兒子心緒不甯,落子不夠利落,且毫無章法。
第一局,青王以極快的速度敗給了奉帝。
奉帝佯裝惱怒:“皇兒可是嫌父皇老了,故意讓子?”
季青臨惶恐道:“微臣不敢,陛下明察!”
在奉帝自稱“父皇”時,季青臨依舊将自己放在臣下的位置,可見他内心何其糾結。
“再來一局。”奉帝沒有繼續這個問題,而是提出再來一局。
“是。”季青臨應道。
然而第二局他以更快的速度輸給了奉帝。
沒等奉帝發話,他先起身跪拜:“請陛下恕罪。”
“皇兒可是有心事?”奉帝不喜不公平的對弈,終是忍不住主動問。
也是這時他方反應過來,原來他這皇兒是想以這種方式尋得一個順理成章的對話。
不愧是他的兒子,有勇有謀。
奉帝對季青臨的滿意又多了一分。
“微臣心裡藏着一事。”季青臨認小心翼翼地措辭着,“隻是不知如何說出口。”
“父皇知你想問何事。”奉帝并不想真的從他口中聽到那個問題,于是直接道,“朕為有臨兒這樣的皇兒而感到驕傲。”
奉帝僅此一句話,便消除了季青臨心中盤旋已久的疑問。
“臨兒,再陪父皇來一局。”奉帝收好兩色棋子,送快道“這回你可要好好下。”
“那父皇可要當心了啊。”
季青臨這句話惹得奉帝哈哈大笑。
接下來的幾局,季青臨大開殺戒,奉帝雖輸多赢少,心頭卻暢快無比。
他已許久不曾這樣痛快過了。
不知不覺間,兩人錯過了午膳時間。直到季青臨肚子傳來一聲胡噜聲,奉帝才如夢初醒。
“臨兒可是餓了?”他剛說完,自己的肚子也叫了一聲。
父子倆相視一笑,奉帝笑着道:“臨兒今日便留下來陪父皇用膳吧。”
用過午膳,季青臨便出宮回了青王府。
奉帝今日難得不想午憩,一個人坐在書房中準備看話本子。
他聽聞近來有位作者寫了自己作品的衍生版,不由得心生好奇,于是喚來趙公公:“東西可找到了?”
“回陛下,這便是。”趙公公說着遞上一本冊子。
奉帝看着封皮上的字——
潮濕的你(外傳)
著者楚十一
有意思。
奉帝不曾想過自己随手寫的話本子還能被别的作者如此喜愛,從而寫下衍生版。
他懷着激動的心情打開了第一頁。
這一看便是兩個時辰,根本停不下來。
這寫得甚至比自己寫的還要好!
這是奉帝看完的第一感覺。
不行,朕一定要再寫一本超越這個姓楚的!
于是,奉帝又閉關了。
這一閉就是三日不早朝。
古有君王為美人不早朝,今有奉帝為寫作不早朝。
當真有趣。
然趙公公早習以為常,替陛下擋文武百官時,說謊眼睛都不帶眨的:“陛下近日身體不适,正在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