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過早飯,程歌就帶張大爺去了倉庫。
約兩間教室大的倉庫,左邊貨架堆的是電纜線,抽水泵,打米機等機械,右邊是米面糧油。
節目錄制中就有源源不斷的人往這邊捐物資,所以糧食堆了不少。
光是五十斤的米袋就有幾十袋,牆邊圓形鐵皮倉裡還有稻谷,小麥,玉米等雜糧。
程歌問酒櫃前的張大爺,“養老院每年要吃多少斤米啊?”
“我哪兒知道?”張大爺找到自己的酒了,酒瓶落了灰,上面的英文有些模糊了。
他哈了口氣,捏着袖子當抹布用,回程歌的話道,“得問吳建華。”
吳建華的宿舍在吳建英隔壁,不過昨晚搬到宿舍樓了。
李淑芬住201,靠電梯口近,吳建英選了202,吳建華嫌吵,搬到206去了。
程歌敲門後,許久才響起腳步。
門打開,吳建華揉了揉眼睛,“園長,有事嗎?”
程歌懶得分辨她是沒睡醒還是耍脾氣,早飯前,她讓所有人把錢給她保管,吳建華猶猶豫豫,顯然不樂意。
她開門見山,“就我們幾個人,一年大概要吃多少斤糧食?”
吳建華心裡估了下,“兩千斤左右...”
兩千斤?
程歌覺得不可能,她一年到頭,20斤米都吃不完,幾個老人怎麼吃掉兩千斤?
吳建華解釋,“我說的是稻谷,米的話大概一千四百斤,你别看他們上了年紀,其實胃口好得很,張大爺一個人一頓能吃一斤肥肉,李三喜歡糯米飯,一頓能吃四大碗...”
程歌手裡捏着本子,有些不相信,“我喂淑芬阿姨吃飯,一碗飯她都嫌多。”
“怕你笑她吃得多,你喂飯的那幾天,她沒吃飽過。”
程歌是明星,喂飯有攝像頭在拍,李淑芬不敢多吃。
吳建華說,“要不你以為她為啥老實下來?”
五月的時候,李淑芬抑郁加重,養老院害怕出事,把她綁了起來,由程歌天天喂飯,李淑芬吃不飽,剛開始讓李春梅從食堂捎飯,被節目組的人發現後,李春梅不幫她了,她餓得難受,發誓乖乖聽話再也不自殘。
程歌瞠目。
當時她還納悶李淑芬怎麼恢複得那麼快,懷疑過節目組做效果,完全不知道是這樣的。
她不由得好奇,“誰胃口最差?”
吳建華想了幾秒,“建英姐吧。”
吳建英的身材在幾個人裡是最胖的,竟然吃得最少?
程歌又問了幾個問題,忽然發現自己好像并不了解他們。
不過好像也能理解,就像她在他們面前也是裝出來的,真實性格,要惡劣得多。
經過201時,房間門開着的,她朝裡看了眼,李淑芬坐在窗邊,雙手搭在桌上,腦袋垂得低低的。
前面是裝了防護欄的玻璃窗。
其實,跳窗根本死不了人。
但李淑芬一爬桌,其他人都會兵荒馬亂的撲過去阻止。
這麼一想,這群人的關系好像并不差。
這是好事,未來要一起生活,相親相愛能有個輕松舒适的環境,不用整天防備彼此。
程歌準備下樓,庭院裡傳來張大爺的呐喊,“園長...園長...”
聽到他的聲音程歌就不耐煩,“啥事?”
“你他媽下來就知道了啊。”
“......”程歌掉頭,上樓,“不說就算了。”
“我說你咋這副德行呢?”張大爺氣急敗壞。
程歌走了兩級台階,“到底啥事?”
下着雨,說話全靠吼。張大爺指着外面,“你看大門那邊...”
這不能好好說話嗎?程歌無語,眺向遠處。
镂空雕花的鐵門外站着兩個人,她興緻缺缺,“誰啊?”
“周大龍。”
“周大龍是誰?”
“你他媽前晚才見過人家就忘了?”張大爺又急躁起來,“趕緊去。”
......
鐵門外的周大龍看到樓梯上的程歌了。
隔着雨幕,隻有個身形輪廓,但他樂開了花,交代周大娘,“待會我來說,你别出聲。”
周大娘眼睛貼着門,到處瞄,“你說我真能住進去?”
活到這個歲數,沒見過這麼巍峨氣派的樓房,“牆上貼的是瓷磚嗎?”
桐城也有人在外牆貼瓷磚的,但都是城東的富人,瓷磚是工廠定制的,普通人想買都找不着門路。
周大龍嗯了聲。
說話間,樓上的人施施然走了出來。
周大娘目光火熱。
白得發亮的樓房,有手電筒的女人,難怪兒子天天往這邊跑,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心動的。
走近後,程歌認出他來。
個子高,瘦得跟竹竿似的,臉頰有些凹陷,眼神有些陰翳。
她問,“有什麼事嗎?”
周大龍盯着她,一顆心撲通撲通狂跳。
面前的女人比他想象的還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