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日子裡,餘苒的《郎才絕豔杜公子》開寫了。餘苒是很喜歡杜牧的,從她給自己取的筆名就能看出來---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這是餘苒喜歡的詩句。之所以這麼長時間沒有動筆,主要是寫完李清照之後,把自己的思想給束縛住了。寫過有關杜牧的論文,研究了他的生平,她要怎麼寫?突出杜牧的什麼?
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反複地修改大綱、細綱,現在終于覺得可以動筆了。文章的開頭,一群幼童稚子搖頭晃腦地背着《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學堂裡的先生踱來踱去,指導着孩童,講解這首七言絕句。先生的講解聲逐漸遠去,杜公子杜牧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家世顯赫,祖父是三朝宰相;少年成名,人稱小杜,與李商隐合稱小李杜;仕途浮沉,雖有遠大抱負,但晚唐政局腐敗,黨派之争激烈,懷才不遇。餘苒主要就是圍繞着這三個方面寫的,當然,這裡邊又有戲說的成分,要不就沒法兒看了。
寫了三萬字,餘苒給沅沅姐送了過去。正好她給餘苒打電話說有人對《夢回大清》感興趣,布谷編輯離的太遠,就找到了她,問餘苒有沒有出售版權的意向。餘苒熟門熟路地找到了沅沅,老規矩,先給她看稿子,餘苒自己在一邊寫寫畫畫。沅沅看完後,長歎一聲,“我真的佩服他,驚豔于他的才情,又感歎他生不逢時的無奈。”
餘苒問:“還行嗎?”
“行,太行了!你沒有發現你的文筆越來越好了嗎?”
餘苒臭屁地說:“學了這麼長時間的中文,要是文筆越來越差,估計要被打屁股了!”
沅沅八卦地問:“聽說你結婚了,婚前還做了個财産公證?”
餘苒瞪大雙眼,“這你都知道?”
沅沅笑,“你不知道,張主任特别推崇你的婚前作品公證,認為能夠合法地保護作家權益,現在哪位協會會員要結婚,他還給人家推薦呢!”
餘苒恍然,“原來是這樣。”
沅沅好奇地問:“你家那位就同意了?”
“他也有一些專利的,人家也有權益要保護。”
沅沅笑了:“那你們倆還真是半斤八兩。”
說着說着,又聊回了正事:“你那個《夢回大清》電影廠想買電視劇版權,問你賣不賣?”
餘苒問:“現在是什麼行情?”
“現在這個版權漲了點兒,但也沒有超過十萬。”
餘苒問:“我現在有點兒不明白,比如這個電視劇版權我給賣出去了。過了十年,又有人要翻拍,我還能再賣嗎?”
“可以呀。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影視作品的版權是可以多次轉讓的。”
餘苒大笑:“姐,你可是解了我的世紀之謎,我還一直以為隻能賣一次呢。”
“那就麻煩姐你去談,需要給你寫個授權書之類的嗎?還有怎麼給你酬勞?不能讓你白幹吧?”
沅沅解釋:“不用授權,談好了你過來簽合同就行。酬勞另算,跟你的那部分不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