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幾人坐在一起說話。餘苒包了個50塊錢的紅包給小侄子躍躍,“躍躍,跟姑姑說過年好!”躍躍咿咿呀呀說的熱鬧,沒人聽得懂。
老媽問餘苒:“你和小柳現在……”
“雖然領了證,但還沒有辦婚禮。先這樣吧。他媽在找人算日子,天氣暖和了,請親戚朋友吃個飯就行了。估計選好日子會上門來找您和老爸商量。”
老爸老媽點頭,“你心裡有數就行。”
老媽接着說:“你這個房子買的不錯。你老爸在這兒住的也挺舒服。”
餘苒回道:“我和柳鈞思見了雙方家長後,想着結婚了回家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我又不想去他們家擠着住,這樣我們倆兒在這兒住着舒服,跟他父母産生矛盾的機會也少。”
老媽不太自在地說:“你這樣想也對。”
餘苒目光轉向電視,這是她昨天回來後買的,21英寸的彩電,在現在已經算大的了。“春晚要開始了。”
老媽問餘苒:“苒苒,這個彩電多少錢?”
“托同學買的内部價,2,600塊。”
老媽嘟囔了句,“你還挺有錢的。”
“就買台電視的錢,多了沒有。您說,都到這兒來過年,不能看春晚,别不别扭?還是把家裡的電視搬過來,過完年再搬回去?”
老媽不說話了。
春晚開始了,餘苒專心看電視。除了躍躍時不時咿咿呀呀兩聲,屋裡就是電視裡發出來的聲音。九一年的春晚,還不錯,有很多名場面,像朱時茂和陳佩斯的小品《警察與小偷》,多少年後再看,依然讓人開懷大笑。現在還很年輕的藝術家表現出來的精湛技藝,也讓人目不轉睛。
快十二點的時候,哥哥跑到院子裡放鞭炮,躍躍睡了一覺又醒了,餘苒抱着他站在窗戶前看着,這小家夥一點兒也不害怕,鞭炮聲倒讓他越來越精神了。
放完鞭炮,衆人分批洗漱準備回屋睡覺了。
餘苒回了二樓,自己的專屬領地,覺得空氣都清新了好多。
大年初一,不用走親訪友,幾人在家裡吃吃喝喝混了一天。大年初二,餘苒和老爸老媽要去奶媽家,哥哥要跟嫂子去嶽家拜年。去奶媽家的禮物是餘苒準備的。哥哥和老媽嘀嘀咕咕半天,不知道是怎麼解決的。
在奶媽家熱熱鬧鬧玩了一天,餘苒跟着開開心心回家了。至于老媽的幾次欲言又止,沒看到,看到也當沒看到。
大年初三,九點多,大舅、大姨、老舅一家就到了。原來還有些冷清的房間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他們将二層小樓上上下下轉了個遍,還不時感歎“二姐,你這房子真不錯!”老媽有些自豪,又底氣不足,畢竟不是自己的。
“這房子是我……”
餘苒接過話來,“這房子是我和我愛人買的,逢年過節回家,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平時我爸在這兒住,上班方便,順便幫我們看房子。”
幾個長輩面露驚訝:“苒苒,你結婚啦?”
餘苒回答:“領證了,還沒辦婚禮,在挑日子呢。”
幾個長輩問:“咱姑爺今天過來嗎?”
“過會兒就來了。”
“跟我們說下姑爺的情況。”
餘苒又給幾位長輩普及了下柳鈞思的情況。得知他是清大的研究生,幾個長輩特别滿意。關心完餘苒的婚事,喜歡花草的大姨夫、大舅就拉着老爸研讨茶幾上、酒櫃上的幾盆盛開的鮮花了。
餘苒招呼表哥、表姐、姐夫去樓上客廳。水果幹果都擺上了,人手一杯茶,慢慢悠悠地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