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67年早春的清晨,天還沒亮。石硖尾邨第12座2樓走廊裡,滿是嘈雜的聲音。
公廁和公共水域已經擠滿了人群。有尖酸刻薄的婆婆訓斥兒媳的聲音,孩子大哭的聲音,也有下了夜班的工人大喊小聲點的聲音,樓道裡還彌漫着煙熏火燎的做飯的味道。
在廉租房,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放個屁能熏到一大片。
每個屋子的面積大都在八平米或者是10多平米,最多的也就是20平米,20平米的房子在廉租房内都算是豪宅。
别看地方少人還多,可能比富人家的保姆住的都要小。但是在港城就是廉租房,也算是港城政府給予的福利,有無數的人還在等着申請通過。
而且廉租房已然算是居住環境不錯的地方了,尤其是對比九龍寨的環境,這裡已經算是天堂了。
~
208戶,梁家同樣也能聽到各種嘈雜的聲音。
“梁浩,醒醒,别忘了送妹妹上學……”
“嗯……知道了”悶悶的聲音從被子裡響起,已經答應了這件事情。
梁媽媽強忍住咳嗽,做好飯之後,提醒了一句兒子,然後趕緊拿着包出門上班。
梁媽媽很放心自己兒子帶妹妹,因為梁浩是一個一個唾沫一個釘,隻要答應了就會做到的孩子,可講義氣了,所以在貧民窟手下一群小弟。
~
梁浩迷迷糊糊的回答了一聲,好像又做夢夢到了以前的日子。
‘好像在夢中聽到了媽媽的聲音,但是自從他弄丢了妹妹之後,20多年,媽媽再也沒有進入過自己的夢,他知道媽媽在怪自己。’
‘怪自己弄丢了妹妹,弄丢了血脈至親。’
‘自己的夢中再也沒有妹妹和媽媽的身影。’
‘本以為自己冷酷無情了,心已經像殺魚的刀一樣冰冷,沒想到再次夢到以前的情景,自己的心還是會痛……’
眼淚在梁浩眼角滑落,他内心當中不再嫌棄當年狹窄的房間,妹妹睡在上鋪,自己睡在下鋪,家裡滿滿當當的破爛。
十幾平米的房子,當年住了一家四口,還被其他鄰居背後蛐蛐。原因就是覺得他們家應該住8平米,多少人看着他們家的房子都眼饞。
後來媽媽沒了,妹妹沒了,他家沒了。這個房子也被人搶去了。
心态崩潰的梁浩長大了,長本事,見識到了‘人吃人’的社會,就發現生活在廉租房時,鄰裡之間占根蔥的小便宜都顯得那麼的好笑,無傷大雅。
梁浩還沉溺在睡夢當中,眼淚嘩嘩的流,像是夢魇了。至少在夢中,他可以放縱的讓自己害怕,讓自己挽留一下親情。
年輕時,他曾經覺得房子就是家,家裡有多窮,他就渴望有多麼大的房子。
然而,等梁浩丢失了親情之後,他靠着敢打敢拼不怕死,乘風而上,倒成了一個大佬,他有了房子,甚至有了别墅。
但房子就成了居住的地方,再也不是一個家。他已經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了,家已經被他丢了。
~
昏暗無光的屋子,其實是一個大開間,打上隔斷分成了兩個房間,最裡面是兄妹兩個人的上下鋪,外面以前既是客廳,又是父母的房間。
雙人床收拾的幹幹淨淨,既是全家吃飯的凳子,又是母親回家睡覺的地方。
屋子裡面收拾的幹幹淨淨,别看東西放的多,架不住梁母是個勤快人,閑不住,收拾的幹幹淨淨。
兩個孩子也收拾的特别的幹淨,被隔開的小隔間裡,在上鋪的妹妹梁雅已經睡醒,她聽着母親離開,在床上靜悄悄的數着手指等着哥哥,叫自己起來領着自己出去洗漱。
梁雅今年7歲了,在聖母瑪利亞小學就讀一年級,長得像個小瘦猴子,又黑又瘦,天生不愛說話,院子裡調皮的小孩都管她叫傻子,
等呀等,梁雅就發現該去上學的時間了,哥哥竟然還沒有睡醒。
肚子咕咕叫的梁雅,冷着一張小臉,也不知道腦子裡面在轉什麼,想什麼?就開始慢慢的行動起來了。
梁雅行動不怎麼利索,因為她動作太慢,平時的時候家裡的媽媽和哥哥,能幫幹的事情都幫她幹了。
比如梁雅洗臉都慢悠悠,在梁浩和梁母看來,小妹動作怎麼這麼慢,看着讓人心急,不想生氣,直接就順手幫小妹洗臉了。
長到7歲了,梁雅還需要别人喂飯,不喂飯,她自己能磨叽一個小時,如果别人喂飯的話,十分鐘就搞定了。
磨磨唧唧的梁雅給自己穿上衣服,穿的像一個假小子,都是哥哥剩下的衣服,是大補丁疊着小補丁。
下床的時候,小短腿兒倒騰了半天沒有找到如何下床,晃悠了一會兒之後,終于踩着她哥的腦袋,兩隻腳都踩上去了,才晃晃悠悠下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