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琢:“嗯。”
他心裡有些愧疚:他撒謊了。他那天沒有事。
他隻是……不想帶着“孟聽瀾”标簽去見孟聽瀾的同學。
沈琢看着自己的手指,輕輕撕掉一處小小的倒刺。
除了這副皮囊,他還有哪裡是值得稱贊的嗎?
他怕自己開口就顯得無趣、淺薄,與孟聽瀾不匹配。
現在是熱戀期,孟聽瀾比較上頭,不會在意這些。别人可沒有“熱戀”buff,甚至……孟聽瀾以後會怎麼想?
沈琢不動聲色地看向孟聽瀾擺在電腦旁的書,在心裡歎了一口氣。
最開始,他感受到他和孟聽瀾的相似性,漸漸對孟聽瀾産生好奇。然而,他們越相處,沈琢越意識到他和孟聽瀾不是同一類人。
比如,除了學習、做學生工作、繼續當“學霸”,他其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興趣愛好。
唱歌不算,他最開始加入合唱團、參加合唱比賽是為了綜測分,後來額外學習則是“學霸”慣性作祟,他無意識地追求更好、最好。
曾經,“做.愛”是他超出框架的嘗試。這個嘗試顯然失敗了,他也為此付出代價。
而孟聽瀾會看書。
對于成績、榮譽、未來,沈琢說“我不知道”,而孟聽瀾說的是“我不在乎”。
面對同一件事,他們或許會有相似的情緒,卻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它。
同樣是“高一被孤立”,孟聽瀾好像隻受到實時影響,之後依舊能和高中同學交朋友。
沈琢不行。畢業前,他對每一個人笑臉相迎、嘴上說着什麼“畢業後也是朋友”。真的畢業後,他把高中同學全删了,假期也不想回家。
他知道自己當時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像是把傷口捂起來,隻要表面是好的,哪管傷口是痊愈還是化膿。
但是他隻會這個。
沈琢的思路兜了一大圈,又繞回最開始的問題。
一中校友聚會,他要去嗎?
沈琢想了半天,決定咨詢一下裴思衡——雖然裴思衡是一中的,但裴思衡和他一樣,有一個條件優越的對象。
【沈琢:那個,我冒犯一下】
【沈琢:你和虞秋池談的時候,會覺得配不上她嗎】
【裴思衡:經常】
【裴思衡:突然問這個幹什麼】
看到裴思衡說“經常”,沈琢又不想問了。
裴思衡比他好,都解決不了這種問題,他更是算了吧。
【沈琢:沒事,随便問問】
【裴思衡:是孟聽瀾?】
沈琢打字的手一時頓住。
【裴思衡:沈琢,你是很好的人,你善良、聰明、真誠。你不用反駁我說“因為我們是朋友”,在我眼裡你很好,那你就是很好。】
【裴思衡:同樣的,你不用擔心你配不上孟聽瀾。如果他覺得你配得上、他覺得你是最好的,那你就是最好的。别人說的都不算。】
【裴思衡:你自己說的也不算。】
他們很少說這種肉麻的話,更别提是在基本用來轉賬的微信裡。
沈琢怔怔地看着對話框。半晌,他蹭了蹭眼睛。
【沈琢:謝謝】
【裴思衡:哎,孟聽瀾得給我點錢吧[得意]】
沈琢忍不住笑起來。
【沈琢:你這話是和虞秋池學的吧?】
【裴思衡:[得意][得意][得意]做PPT去了】
沈琢懶得戳穿他:和韋博的小組作業已經結束,鬼知道這兩個人在做什麼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