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不對?”
玉銜蟬坐在玉華樓頂層,捧着幾本書,撓着對面青衣道童懷裡小獅子的下巴,心不在焉地問,元始坐在他身旁。
“那個家夥的态度不對。”
玉宸沉吟道。
态度不對?
玉銜蟬把沾上些許獅子毛的手在小童頭上順手摸了摸,想着要給這孩子取個名,在心底與玉宸交談,說說看。
幽都。
在黑色的山林之間,深淵之上,巨大的玄蛇從無垠的黑水中越出,玄衣金紋、眸色如金,打扮的華麗繁瑣的杜康依舊是六七歲孩童模樣,他的頭發濕漉漉随意披散着,端坐在巨蛇頭上,一本泛着幽光的皮質書散開攤在他膝上。
那隻貓的眸光幽幽地瞄過來,比起曾經來過北地見過的邪惡和身處天帝寶庫中時的懶惰,這隻杜康要文雅許多,許是有本書襯着,顯得他極有溫文爾雅的氣質。
他依舊稱呼他九命,态度也很親切熱情,是遠比曾經見到時更親切的态度。聽聞玉宸想要找一隻蜉蝣,他便大方打開了厘定生死之書,讓玉宸自己去找。
然而讓玉宸讨厭的是,這隻杜康自始自終都沒有起身,他就一直坐在昂起的巨蛇的頭頂,帶着不到眼底的淺笑,居高臨下,就那樣俯視着他。
很讨厭。
非常讨厭的感覺。
玉宸最讨厭的就是有人居高臨下看他,那會讓他生出一種被輕視的感覺,屬于宗族的本能會讓他想要把那人的眼睛挖下來,踩斷他的骨頭,扼殺對方的生命。
玉銜蟬不在他身邊,玉宸要很努力才壓制下他屬于大貓的狩獵本能。
“我覺得他的态度很奇怪。”
因為在深淵之上行走,玉宸謹慎地沒有說出杜康的名字,然而他隻是出于本能察覺到不對,他并不能清楚意識到究竟是哪裡奇怪,他的天賦不點在這上面,所以他選擇讓玉銜蟬來解決。
玉京山紫霄宮。
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玉銜蟬頓感自由許多,因着先前的承諾,他拿出書準備給自己未來的弟子取個好聽些的名字,畢竟他真的很努力。作為裡希的造物,出身更好一些青獅子到現在才剛剛學會說話,可見他的小鼠子有多努力。
玉銜蟬喜歡這種自己的話被人放在心上、被人重視,為群星環繞簇擁的感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1]玄卿給他起名玉宸,是否也是對他的期望呢?
聽見玉宸的疑惑,玉銜蟬眸光微斂,确實奇怪,玉銜蟬要比玉宸更冷靜一些,他的情緒往往無法長久,因此能夠更客觀冷漠地看待事情。
如果是我的話,玉銜蟬想,我會因何親近一些人,又隐隐占據主導地位?
他面前不就有一個典型麼?
他會想給他的小鼠子取名,會親近他,是因為這個孩子将是他的弟子,是他的自己人。可他絕不會在小鼠子面前和像在鴻鈞祖師面前一樣,他對鴻鈞是尊重、信服乃至于依賴,但他不會在自己的徒弟面前表現出殷勤的舉動。
那麼杜康是把他視為弟子,還是将他看做下屬?
玉銜蟬心中有了定論。
從前杜康在他面前不會有這樣托大的舉動,他對自己定位很清楚,神道的輔佐者,然而現在,杜康膨脹了。
這或許可以說杜康遠比上一季更有野心,已經不再将天帝冊封的諸位殿下放在眼裡,在他眼中,通天(玉宸、玉銜蟬)對他的威脅性在降低,他已經不再将他們放在眼裡,但作為神道的修士,他依舊會對自己人有所寵愛。
這個認知讓玉宸與玉銜蟬俱都冷笑,尤以玉宸的怒火更勝一籌,他本就是偏向于本能的那部分,聞言十分不悅。
[他怎麼敢這樣輕視自己?]
玉銜蟬合上了竹簡,面帶微笑與身旁的元始交談,“我已經有了一個絕佳的名字,叫都寶如何?”
[他為什麼不能輕視我們?]
玉銜蟬反問他。
[他畢竟是神道裡身份成謎的存在,他連鴻鈞祖師與太一天帝都敢表明不喜。]
玉宸一時語塞。
玉銜蟬替他回答。[因為他從前不會對我們擺出這樣的舉動,你習慣了杜康的殷勤,所以現在才會這樣生氣。]
都寶。
玄都至寶,作為他師弟的弟子,當得起這樣一個名字。
然而元始輕聲念着,微微搖搖頭,迎着師弟的目光,他緩緩倒出理由,“師弟起的名固然很好,然而他太小了,出身又一般,過于貴重的名字反而易折了他的福壽。”
“師兄說的很是。”
[你說的很有道理。]
玉宸冷道。[我就是因為他前恭後倨而感到不悅,他打量我沒有發現他的傲慢。]
[那麼他為什麼會這樣做?]
世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端的恨,神道修士,學的就是如何理清天地寰宇間萬事萬物的聯系,掌握天地理法,抽絲剝繭,追根溯源,然後為我所用,是玉銜蟬的興趣所在。
[我怎麼知道?]
[許是如你所猜測,他的野心已經大到不将我們放在眼裡。]
玉宸神色恹恹,如果杜康已經不将有神氏放在眼裡,那麼他瞄準的是誰?
建木之上的……天帝麼?
真是一出很有意思的好戲,他記得上一季,杜康就已經對太一天帝有所不滿,難道他要在這一季動手?想到杜康的手段,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我認為,還有另一種可能。]
[你的意思是?]
玉宸皺了皺眉,忍不住按照玉銜蟬的思路去想,杜康态度的變化固然可以說是出自杜康,他的野心變大了,也可以說是出自于他們自己。
如果說杜康對待别人的态度尚未發生變化,那會是什麼原因導緻他對待玉宸的态度有所輕慢?會是什麼讓他認為通天不再有威脅到神道的可能。
“不知師兄可有教我?”
玉銜蟬笑吟吟看向元始,他是不愛笑的,而現在他亦很生氣,氣極反笑,素來矜冷,近日來待他又疏離極注重距離分寸的美貌少年含笑望來,晃花了元始的眼。
“我看不如改都為多,既樸實又吉利。”
[分離二心之術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