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換作旁人看見眼前這一幕,隻怕會以為要詐屍了。
好在相樹略知一二,所以并不膽戰心驚。
隻是看着棺材裡緊閉雙眼的樊山杳喃喃不住,身處深山老林四周又烏漆嘛黑,他也覺得此時的畫面詭異萬分,不禁輕呼出聲。
鄭紅彩趕緊朝他比了個“噓”的手勢。
相樹不好意思地捂住嘴,退後兩步。
鄭紅彩見慣了嗅金場面,比起相樹的驚詫,他其實更想快點曉得樊山杳跟先人說些什麼。
但顯然此刻更重要的是看住相樹,不要讓他打擾到樊山杳。
畢竟相樹沒有經曆過,要是他一驚一乍地驚擾了樊山杳,他的朋友可不變成傻子?
他不要。
**
樊山杳此刻仿佛長了隻狗鼻子,前方明明是漫漫虛無,但她就是能嗅見空氣中飄散的朱砂和水銀的氣味。
朱砂和水銀皆有防腐功效,這也是巴人墓葬用到二者的關鍵理由。
兩者本是無味,但通過“罔”的吸引,俱都變得苦澀起來。
氣味越是苦澀,說明墓主生前年代距離當下就越是遙遠。
樊山杳循着苦澀往前走,睜着眼睛在虛無中尋找輪廓。
在現實世界中她現在躺在棺材裡宛如已經死去,而在此刻的虛無世界裡,她七竅皆通。
也不知走了多久,苦澀的氣味終于近了些,樊山杳再接再厲繼續往前。
終于給她瞧見前方有一個模糊的輪廓。
那輪廓坐在門檻上,手裡忽上忽下的好似在做針線活。
是那個人生前最後的場景。
一般來說,墓主距離現在時間越是久遠,其所餘輪廓就越是模糊,反之亦然。
這個輪廓已經稍顯透明,可見已經死去上百年了。
樊山杳越走近越覺得緊張。
進入虛無世界并不容易,要真正嗅到墓主的信息更是難上加難。
就像内向的人往往會排斥與外人交談,沒有墓主的同意,就算見到輪廓也什麼都嗅不到。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得另想辦法使其開口了。
而與墓主的交談也并非能像正常人你一言我一語這樣問答,他們的靈魂早已往生,留下來的隻是生前記憶的殘餘。
它們非人非鬼,思維遲鈍而僵硬,隻能點頭或搖頭來回答問題,因此非常考驗嗅金人的綜合能力。
憑着氣味的苦澀程度和輪廓透明度,樊山杳提出第一個問題:您是明朝時候的人嗎?
輪廓舉向半空的手稍有停滞,似乎很久都沒有聽到這種聲音了。
她緩緩地擡頭,然後呆滞地點了點頭。
這時候樊山杳才松了口氣,這位前輩看來比較友好。
她繞着輪廓周圍轉了一圈,仔細觀察着。
有的問題并不需要問輪廓,比方說名字。
巴人分五姓,各姓皆有其推崇顔色,就如樊姓推崇紅色,家中挂紅自然就姓樊了。由于輪廓并不能言語,因此隻需嗅出其姓氏即可。
樊山杳是幸運的,這個輪廓生前最後場景是在自己家裡,她探頭看了看,屋裡挂綠,此人必然姓巴。
要是墓主死在外頭,對于姓氏的推斷就是另一番功夫了。
再說年齡。
輪廓并無實形隻能看出大概,樊山杳能看出此人是個女的,卻暫時分辨不出年齡。
思忖片刻,樊山杳屏住呼吸,大着膽子小心翼翼地湊近輪廓。
要知道輪廓極輕,一點風就能将其吹走。
她湊近是為了嗅其身上的朱砂氣味。
《抱樸子?黃白》裡記載,“朱砂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說長期服用朱砂可以使人長生,這當然是屁話了。
最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人開始煉丹,到秦朝時秦始皇更是發瘋一樣尋找長生術。
那時候清的家族恰好掌握大量的朱砂礦和水銀,如果賣不出去豈不浪費?
所以清接手生意後,花錢大力宣傳朱砂和水銀是制作長生藥的最佳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引來當時最大買家秦始皇的注意。
有秦始皇做背書,清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沒想到禍事也随之而來。
當然了,這都是巴族内部機密,外人是不得而知的。
巴人當然不會相信服用朱砂可得長生,但朱砂确有防腐功效,所以老人都會提前服用朱砂來保存死後的肉身。
服用的越多,身上的苦澀就會更重。
此人身上并無苦澀氣味,可以大緻判斷其應該是個年輕人,至于具體的……
樊山杳還欲再辨,忽然發現輪廓劇烈抖動起來,透明的邊緣好似被人東拉西扯,拽的都已經變了形狀。
這是輪廓受到驚吓的意思!
樊山杳不禁皺眉,警覺地看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