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寫了一套24年英語四級的試卷,寫的跟狗屎一樣。
感覺背了一堆單詞跟無用功一樣,啊啊啊啊——
沒關系的折花,沒關系的。
問題不大,咱還能苟住。
2.
晚上又看了遍Daniel Sloss的靈魂拼圖理論。第一次看的時候應該是在高中,具體是高幾已經記不清了,反正當年看的時候就感覺很有道理,如今上大學再看,更覺震撼。
Daniel Sloss将人生比作一場沒有完整圖案指引的拼圖遊戲,拼圖的四個角分别是家庭、朋友、興趣愛好和工作,它們構成了人生的基礎框架。人們在生活的旅途中逐漸拼湊這些碎片,努力構建起自己的人生版圖。
然而,許多人誤以為拼圖的中心是“伴侶”,将幸福的全部寄托于愛情。為了将這份似是而非的愛情填入拼圖,其它四個角不得已為它讓步。可等多年後再回頭時,看着中間那塊愛情,人們又會發出“這誰啊?!”的聲音。
而在Daniel看來真正的幸福并非來自某一塊孤立的“伴侶碎片”,而是貫穿于整個拼圖的每一片之中。它可以是家庭的溫暖、朋友的陪伴、興趣的滿足,或是工作的成就感,甚至是獨處時的甯靜。
幸福是一種由内而外的光芒,是對生活的熱愛與接納,是在平凡日子裡發現美好的能力。隻有學會愛自己,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我們才能拼出一幅完整而幸福的人生拼圖,讓它在歲月中閃耀出獨一無二的光芒。
.
哇,我寫得好像作文(撓頭)。
3.
我很喜歡他的一段話。
“沒有人是拼圖碎片,這個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和你一樣深沉、複雜與獨特,這意味着她們同樣花了人生二十多年去完成自己的拼圖。你不能突然就指望她們放棄她們積累的一切,然後就來成為你拼圖裡的碎片。
同樣的,如果她們突然出現,叫你犧牲你的一切去完成她們的拼圖,你也會生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