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别人增加負擔的隐形人。
媽媽雖然是媽媽,卻不一定總是将目光落在她身上。
媽媽是别人的媽媽。
她學會了怎麼照顧自己,怎麼不去自怨自艾,怎麼盡可能将關注點放在能控制的事情上——譬如好好學習。
除此以外,别的事情她幾乎不去多想。
她的日記裡,幾乎隻去記好的事情。
一開始隻是出于擔憂,害怕自己寫在日記本上的心裡話,如果裡面有不好的,以後無意間被人看到,會對她不利。
後來就慢慢養成了習慣,總是将好的事情和開心的事情記下來,慢慢她似乎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正向思維,幾乎記不起來任何負面的事情了。
如今再回頭去翻看她的日記本,從小學到現在,已經有十幾本了,上面隻有幸運的好事兒。
仿佛她的人生,也在她有意識的調整下,變得閃閃發光,隻剩下明亮的部分。
如今高考結束,她可以開始人生新的篇章了。
卻發現,記憶裡原本固定在某個位置的一些人,開始因為她的“好成績”,而做出改變。
譬如媽媽和黃叔叔,又譬如她同母異父的弟弟黃錦程。
過去他們很少在菲林的記憶中,占據什麼内容,哪怕逢年過節,大家也都是各過各的。
她和外公外婆是一家,而媽媽和黃叔叔他們是一家。
大家泾渭分明,就像是血緣關系已經淡了的遠房親戚一樣,很少有什麼往來。
菲林知道這種尴尬的情況,是因為她的存在。
就好像她是一個多餘的,會令人聯想起不愉快往事的錯誤,所以少看到她為好。
她其實都已經習慣了自己被當作邊緣的,隐形的,不被人注意的雜草。隻要有一點營養,她就努力的生長。
如今驟然被大家的目光注意到,仿佛她也成了黃叔叔家的一份子。
這個轉變太突兀了,菲林心裡是不接受的。
已經習慣了獨行的人,就好像曾經深深的把根莖紮入到土壤當中,被風吹雨淋過,也無人撐過傘。
但她依靠自己的能力,把根莖紮得很深,能夠頑強的長成一棵樹苗,可以去眺望遠方了。
現在上空卻忽然又撐過來一把傘,告訴她可以幫她遮擋一下。
如此突兀的轉變,上下幾乎沒有銜接。
菲林甚至覺得有些荒謬。
她并不需要傘再來遮擋他的視線了,因為她自己的樹冠,就能替她很好的遮風擋雨。
可心裡的這些想法,菲林一句都沒有說出來過,因為外婆和外公。
媽媽既是她的母親,又是外公外婆的女兒。
于兩個老人來說,能夠看到子孫滿堂,小輩之間其樂融融,是發自内心的一種願望。
所以當陸曼從街上買了粉色的行李箱送過來時,菲林扯開笑容,對她道。
“謝謝媽媽,我很喜歡。”
得到了女兒的道謝,陸曼松了口氣,但又有些說不出的不自在。
因為她給兒子買東西時,黃錦程從來都不會跟她說一句謝謝。
真正的親人之間,這麼朝夕相處的母子母女,是不會如此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