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精緻一點,可能會增加吸引力,同時價格也能适當調高。
說幹就幹,列了一下大概需要的材料,簡甯又跑了一趟雜貨鋪,買了一些小蘇打、堅果等配料。
“賣姜餅人嗎?可是還沒到聖誕節,那我們做哪種餅幹?”格麗塔一邊幫忙,一邊好奇。
外面賣的餅幹都是最基礎的硬質餅幹,材料隻有面粉、糖,可能會加些牛奶和黃油,臨近聖誕節的時候,會出現賣姜餅的。
以前福斯特家偶爾也會做餅幹,在廚娘的指導下,格麗塔也烤出過普通的黃油餅幹,她覺得味道一般。
“嗯……應該叫桃酥。”簡甯用華夏語音譯過來。
格麗塔和尤金舌頭不太利索地重複這兩個音,“Ta…o…su?好奇怪的名字,好吃嗎?”
簡甯笑笑,“非常好吃。”
那可是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華夏點心,不好吃能流傳那麼久嗎!
當然,簡甯不是隻做桃酥,她計劃多做幾種口味,讓顧客自由挑選,在外形上也可以多費點心思。
傳統的桃酥個頭很大,簡甯直接縮小成闆栗大小,一口一個,她買了好幾種堅果,讓格麗塔幫忙把核桃仁、榛子仁搗成小顆粒,加進面團裡,做成兩種堅果口味,再加一個原味的。
廚房的烤爐相當大,一盤可以烤80-100個,一次可以烤兩盤。
因為第一次用這個烤爐,簡甯并沒有馬上開始烤,而是先烤了兩個面團,試試這個烤爐的脾氣,把握一下火候。
等熟練了,才開始烤第一爐。
第一爐烤兩盤,三種口味各60枚,中途将烤盤換一個方向,順便刷上薄薄一層蛋液。
桃酥體積小,加上烤爐火挺大,烤熟一爐不超過半小時,出爐的時候,屬于酥點的甜香就逸散開來。
“哇,太好聞了,簡甯你真厲害!”兩盤桃酥此刻放在桌上晾涼,尤金扒着桌邊,直勾勾盯着桃酥,嘴巴誇個不停。
簡甯無情地把他拉開,“小心燙,現在還不能吃哦。”
“哦。”尤金噘噘嘴,乖乖點頭,站得遠了點,隻是視線依舊緊盯桃酥。
剛出爐的桃酥還沒有那麼酥,等變涼之後會更酥,簡甯讓尤金拿扇子輕輕扇風,吹涼它們,順便給尤金找點事做。
在此期間,簡甯又做了一盤提子奶酥和幾個口味的餅幹。
提子奶酥外形和桃酥一樣做成小小的圓餅,葡萄幹簡甯特意買了一瓶波特酒泡過,原本的做法應該是泡朗姆酒,但格麗塔提醒她,朗姆酒可能檔次低了點,那些貴女紳士不會喝的。
所以簡甯換成了波特酒,一種葡萄酒,顯得高檔一些,反正用量也少,就不挑戰階級了,總之她會在價格上賺回來的。
餅幹簡甯用了兩種做法,一種切片,一種用裱花袋擠。
切片沒法冷藏,簡甯隻能小心點,面團做的稍硬再搓成圓柱,切下後略微整整形,最上面壓一顆完整的杏仁做标識。
黃油餅幹則用裱花袋擠出曲奇的形狀花紋,沒有放堅果上去。
這個世界的倫敦,美食發展的進度很慢,也很奇怪,明明各種烘焙工具都挺齊全的,卻沒有餅幹模具,所以也沒有特殊形狀的餅幹了。
不過這倒是讓她多了一條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