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開國之君,地方出神童,朝廷出人才,也是天子聖明的功績。
一位七歲的“小三元”,定比一衆奇珍異獸更出其不意。
“皇帝。”
葉昭心中咂摸着這個詞,心情複雜。
他以為自己離“皇帝”這個生物還遠得很,卻不想接近如此猝不及防。
“對你也是好事,能争取到‘小三元’,也能在聖上面前留下印象。”
韓教谕應下,自然也是為弟子好。
“小三元”比“□□”難度小,但格外看運氣。
本來韓教谕想壓一壓弟子,也是考慮有些主考官會覺得幼童考生年紀小,故意壓低名次。
這并非不可能,曾經就有位鄉試主考官因為自己科舉不順,嫉妒某“小三元”秀才,将其落到了副榜。此生下一屆鄉試,換了主考官,一舉拿下了解元,才揭露了上位主考官的貓膩。
雖然本朝糊名彌封,但從字迹等方面也能看出個大概。
韓教谕當初就吃過這個虧。
府試的學政覺得他年紀小,憐憫一位大器晚成的學子,将其選為了案首,壞了他“連中六元”的計劃。
“知縣與知府通氣了,隻要你有真才實學,不會因年紀而降低名次。”
韓教谕沒說的是葉昭哪怕與第二名勢均力敵,乃至稍弱一線,為了聖壽,陉德府也會捧他。
畢竟這份祥瑞也解救了陉德府知府。
陉德府是比信豐縣富裕,奇珍異寶多些,但也比不得南方物産豐富,尤其是富得流油的江南。
想要上進的可不止周鴻一人。
如今七月末,距離明年二月的縣試,還有半年。
葉昭的緊迫感陡升。
“小三元”折合到現代起碼是個“市中考狀元”。
雖然博士畢業,葉昭前世跟“狀元”卻是無緣,别說“市狀元”,連個“縣狀元”都沒有。
他縣學月考是第五名,但确有運氣的成分。
葉昭自己便是古代史博士,史籍上的天才如繁星,他從不會小看古人的智慧。
此時的他尚未意識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正在緊鑼密鼓的備考。
系統也悄然更新了一條特殊任務。
“特殊任務三:取得縣試案首,耐力+5,運氣+5。”
月考他沒拿到的任務點,在特殊任務中再次出現。
“小三元”縣試之後還有府試、院試,葉昭簡直看到了一大批任務點撲向自己。
不像上一個特殊任務幾乎不可能,這個任務簡直天時地利人惡化。
系統難得如此大方,不拿不是人。
縣學生不知葉昭“身負重任”,紛紛表示被他卷到了,連帶縣學的求學氣氛都濃厚起來。
縣學生:天賦比不過六歲稚童就罷了,難道連勤勉也比不過?
倒是章廉三人得知可以去找韓教谕借書後,猶豫了兩三日,主動拜見了韓教谕。
縣學自是流言飛起,尤其是他們還從韓教谕處拿了東西。
章廉三人分工協作抄書,廢寝忘食用了一周時間,将書還了回去。
彼時三人濃重的黑眼圈,更讓縣學流言多了其他猜測。
直到抄書一事被縣學人知曉,鬧到葉昭面前,他才明白過來韓師的苦心。
“對不起,葉師弟。”
身材雄壯,身形不負其姓氏的熊斌縮成了一團,愧疚得紅了眼眶。
“都怪我說漏嘴。”
不然其他縣學生也不會知道葉昭是中介人。
得寸進尺是人性的弱點。
既然抄書可以,葉昭能不能引薦他們拜師呢?
韓教谕既然收了一個弟子,都是教,再收幾個也不是沒可能。
葉昭剛剛怼走幾個臉大如盆,給他畫大餅不成反威脅的家夥。
“韓教谕的書不要散出去,韓師有提醒過你們嗎?”
熊斌趕緊點頭,“我們都知道分寸。”
這等珍貴的筆記,韓教谕願意讓他們借閱抄錄已是大恩,他們豈會慷他人之慨。
熊斌就是在同窗軟磨硬泡之下,不小心說漏嘴,說是葉昭告訴他韓教谕有一些筆記可以借閱。
章廉憂心忡忡,“他們若是找到韓教谕面前,是否對師弟你不利。”
葉昭輕松一笑,“不會的。”
不提這幾個縣學生是窩裡橫,不敢鬧到韓師面前,就算鬧,韓師也不會遷怒他。
葉昭有這個自信。
“再說韓師願意将書借給你們也不是因為我的引薦。”
“我早說過,韓師大方的很,隻要誠信求學他都會借的。”
葉昭話音剛落,就聽見門口一陣躁動。
見四人臉上是相似的疑惑,剛回來的同窗解惑:
“王福佑去找韓教谕借閱藏書,被罵了一頓。”
章廉三人不約而同偷偷看向葉師弟,又飛快移開。
果然是葉師弟的面子。
他可能是不想我們有負擔。
三人在葉昭眼皮子底下眉來眼去。
葉昭:……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韓師看不上王福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