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詠德當年是跟在先帝身邊的,故而也知曉這背後的來龍去脈。
那“龍”是先帝十一歲時,在熱鬧的宮殿上,當着文武百官的面,爬入殿中,直直朝着先帝而來。
其頭頂一對龍角,讓當時帝王吃驚站起,百官詫異。
燈影晃動間,“龍”順着先帝小腿,爬到了先帝肩上,蹭着先帝的臉龐,舉止親昵。
大殿頓時鴉雀無聲,人們想起了那靈朝的傳統,神獅護佑。
此物有龍的特征,莫不是上天顯靈,降下祥瑞,天佑大玄?
自此,先帝從宮中平平無奇的皇子轉眼間被封為孝王。
隻是先帝才能并不出衆,一篇五百字的文章要花三日才能背下。除此外,先帝好酒好美人,總是喝得醉醺醺的,乃至一度讓當時帝王震怒,幾度要廢掉先帝的爵位。
但先帝身上有祥瑞,每當帝王震怒,那“龍”總會爬過來,纏繞先帝,身上的鱗片由青到紫,而後張開血口,吐出一枚晶石。
晶石有奇效,身患重病者手握晶石百病全消。
當時帝王便這般被“龍”一次次平了怒氣。
後來,每當大玄有天災人禍,“龍”會發出慘叫聲,驚醒宮中人。
當時帝王也靠着“龍”的預兆,為大玄避了幾次災禍。
有一年,大玄與蠻夷交戰,戰争激烈,局勢難測,怎料那“龍”竟開口喊了一個字。
“勝!”
帝王驚疑,三個月後,邊關連連捷報,大玄大勝而歸。
帝王大喜,問“龍”想要何賞賜?
“龍”下巴搭在先帝肩膀上,聲音粗啞,說:“太子。”
帝王頓了頓,最終立先帝為太子。
先帝繼位後并沒有做出什麼功績,相反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其重用佞臣,常年不上朝,沉迷美色,甚至膝下有上百個兒女。
盡管先帝荒唐一世,卻對兩物極為在乎。
第一個,是他的長子,也是先太子,那是先帝唯一挂念在心上的兒子。
第二個,便是先帝的“龍”。
先帝在世五十二載,與“龍”共處了四十一載。
先帝除了沉溺美色,剩餘時間與“龍”同吃同住。
那年秋獵,先帝不慎被猛虎抓傷,醒來後第一件事不是看自己血肉模糊的身體,而是去看“龍”有沒有受傷,見那“龍”掉了一枚鱗片,先帝心疼到落下淚來。
先帝愛“龍”,勝過一切。
乃至後來,當今陛下逼宮,将劍抵在先帝脖頸,問先帝要留住先太子,還是留住“龍”?
先太子淚眼模糊,哀求先帝。
先帝卻撇過頭,抱住了“龍”。
陛下殺了先太子,又問先帝,是要護住自己,還是“龍”?
先帝聞言,拿起桌上匕首,對着自己脖頸。
“龍”打暈了先帝,灰黑色的雙眼緊緊盯着陛下,用尾巴掰下了自己的龍角,平靜趴在地上,沒了氣息。
陛下見到此景,在宮外的台階上坐了一個日夜,無人知陛下在想什麼。
隻是那“龍”死得沒有價值,因為陛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活口,最終先帝被囚在高台上,生生餓死。
後來,作為先帝随侍的徐詠德被壓到了陛下面前。
陛下問他,“龍”是何來曆?
徐詠德懼怕陛下,顫抖着如實交代。
原來“龍”并非是龍,而是皇家獵場的一條細蟒。
秋獵時,細蟒被鷹叼走,先帝對着鷹射了一箭。
向來文不成武不就的先帝,竟罕見射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