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幫我轉告方子琪,帶進校園跟我無關,可他要是把雜志借給我們班的人。”葉知秋對他的背影翻了個白眼,不冷不熱地警告:“他就等着去鄭主任請他去喝茶吧。”
“好啊,昨天方子琪才說你不是愛打小報告的人。”林雲周倏地轉過身,鄙視地看着她:“他可是看走眼了,你都這麼大的人了,還喜歡告狀呢?”
葉知秋對他上下打量和挑釁的眼神視而不見,聳聳肩,一副耍無賴的樣子:“方法隻要管用就行,我不介意采用非常手段。”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
“我是什麼?”
“人啊?”
“你隻需要知道,我是班長,要維護班級紀律,如果我不當這個班長,那這事就與我無關。”葉知秋就沒見過這麼白癡的人,直接揭曉謎底,然後舉起拳頭在林雲周面前揮了揮,開始不耐煩:“我要寫作業了,不要來煩我。”
林雲周提起筆,在草稿紙上胡亂畫了幾筆,發洩自己的怒火,他用餘光盯着葉知秋,發現對方完全不受自己影響,全神貫注地寫完一行又一行的計算公式,仿佛一台刷題機器。
哼,就你會做題,就你學習好。
還班長呢,結果就是個告狀精。
上午連着兩節數學課,葉知秋趁着中間的自習課去辦公室向數學老師請教問題,解題到一半的時候,東西砸在桌面的‘咚’聲驚得所有人往後回頭看,葉知秋也不例外。
林雲周背靠門邊的牆壁身體站得筆直,鄭基業雙手背在身後,來回踱步,揚聲呵斥:“你的作業寫完了?”
辦公室裡都是老師,對鄭基業教訓學生這事早已司空見慣,看了兩眼就回頭繼續忙活自己的事情,葉知秋也收回目光繼續聽講,隻是那邊的聲音不絕于耳。
“你是覺得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夠多?還是講的知識點你都學會了?”
“你上次測試考的成績全班倒數,還有心情看小說呢?”
鄭基業伸手将剛才扔在桌面上的書撈起來,抖得嘩啦作響,林雲周低着頭一言不發。
“說吧,小說是誰的?”鄭基業沉着臉,聲調拔高:“班裡還有誰看過?”
“書是我從家裡帶進來的,沒有人看過。”林雲周蔫頭耷腦。
數學老師講完題,葉知秋道謝後拿起輔導書和草稿紙,路過門前時被鄭基業喊住。
她停下步子轉身看着他,恭敬有禮:“鄭主任,怎麼了?”
鄭基業怒瞪了一眼林雲周,語氣平靜,好似風雨欲來:“趕緊說,不說的話那就連坐。”
葉知秋:???!!!
人在教室坐,鍋從天上來。
作為林雲周的同桌,不論這個連坐法從哪開始,她都是第一個被牽連的倒黴鬼,葉知秋扭頭看向林雲周,眉眼微沉,眼裡的怒氣能将他燒成一頭烤乳豬。
鄭基業抖了抖手上的小說,問她:“你是他同桌,你看過嗎?”
葉知秋眯着眼睛仔細看了下那本書的封面,《倚天屠龍記》五個字映入眼簾的時候,她的腦袋不禁浮上一個大大的問号,林雲周怎麼突然看這個?
但是這本書她确實是看過的,葉知秋誠實地點點頭:“嗯,看過。”
林雲周:???!!!
她什麼時候看過,這本書他今天才從别人那裡拿過來的,自習課上偷偷拿出來看,她當時不在場啊?
“那你說說,你看了多少?”鄭基業沒想到葉知秋堕落到如此地步,竟然跟着林雲周一起做出這樣的事情,上課看小說,反了天了,他一下子氣笑了,問:“那你給我說說,看完這本書的感想是什麼?”
“我印象最深的是趙敏為了張無忌跟父親和哥哥決裂,分别的時候汝陽王後悔平時對女兒溺愛太過,以緻于趙敏太過任性。臨走前他還問了女兒一句‘敏敏,你要多加保重,你的傷勢重不重,身上還有錢用嗎?’,面對女兒離家去國,他沒有苛責,隻有一片慈父之心。我不明白,趙敏為什麼會舍得這麼愛護她的家人而選擇張無忌。”葉知秋好看的眉頭蹙起,其實自從幾年前看過這本小說後,這個疑問一直懸在她心裡,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可以請教的人,這會兒老師就在眼前,她索性托盤而出,真誠請教鄭基業:“就算趙敏的家人是反派,國家滅亡也是大勢所趨,可是這麼好的父親兄長,她就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張無忌而放棄家人,太傻了,真的不值得。老師,你覺得呢?”
林雲周:???
他深刻懷疑自己和葉知秋看得不是同一本小說,故事講的不是張無忌的故事嗎?
怎麼又扯到了趙敏她爹頭上?
鄭基業也愣了愣,他從沒想到會從葉知秋這裡聽到一個這樣的答案。他從學校裡的男生那裡收繳上來的小說五花八門,也沒少逼問過他們看完小說的感想,可像葉知秋這樣的倒是别具一格。
他若有所思的看了葉知秋一眼,見這孩子眼裡的真誠不似作僞,看樣子是真看完了整本小說且對這件事存着疑問,自己一問,她就竹筒倒豆子一下子全說了出來。
事情偏離原有的軌道,鄭基業的笑變得慈祥起來,甚至還拍拍她的肩膀,說:“老師眼裡你一直都是聽話懂事的好孩子,這樣的小說不适合上學期間看,你們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學習,至于你的疑問,等畢業後自己去體會,老師的回答也會有自己的局限性,擔心會誤導你。”
葉知秋此時反應過來,趕忙搖搖頭解釋:“老師,我沒有在學校裡看這本小說,這本書我初一寒假期間就看完了,剛剛是我理解錯了您的意思。”
鄭基業選擇相信她,溫和地笑笑:“行了,回去上課吧。”然後扭頭将臉一闆,一巴掌拍在林雲周頭頂:“書我沒收了,寒假的時候來領,三千字檢讨下周交上來,再有下次,就請家長過來陪讀。”
林雲周低着頭,認錯态度良好:“老師,我知道了,對不起,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