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麼碎碎聊着,祈王心裡也覺得奇怪,想着燕林從小在邊關長大,從未來過京都,卻有種奇怪的感覺在她身上。似乎誰都不怕,但是對身邊的下人也好,高官也好,都很坦然,就是那種不管你有陰謀也好,沒有陰謀也好,她都可以直接破局。身邊沒有一個女娘可以這麼平淡地跟他聊天,就。。。挺舒服的。
如果隻是純聊天是挺舒服的,可是祈王知道燕林的心思也不單純,就如其他女娘一樣,想打他的主意。看燕林的眼神焊在他身上不說,都拉絲了。祈王不喜歡這種眼神,從小就不喜歡,他知道自己臉的殺傷力,可是還是讨厭這種感覺。祈王心道燕林還有奇怪的地方就是,她很尴尬的一面都被他看到了,卻還可以這麼若無其事地面對他,如果是其他人肯定早就羞得不知所措了。自己也曾半祼着被燕林處理過傷口,但是後面她卻好像馬上忘記了一樣,或者說好像在她身上這是很正常的普通的一件事。因為她的這份坦然,使得他也沒那麼别扭。這一點就挺佩服的。
直到小六又吃了半個蘋果,一盤葡萄,半個哈密瓜,幾顆黃黃的大杏子,又想對一盤紅豆酥下手時,外面走進來海公公,人未到聲先到:“唉喲,我的王爺,肯定是等久了。聖上今天實在是忙,剛剛丞相和尚書大人處理完,又是棣王的急報。。。。這會才有功夫喝杯茶,老奴這就帶王爺過去。”
小六聽得心裡一動,棣王又在鬧夭蛾子,剛好卡在這關口上有急報過來。是怕事情敗露先背書一下嗎?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姐誰都不怕。
終于跟着熱鬧的海公公進了聖上的禦書房,小六路過宮女時,一把抓過她的手帕,擦了擦手,然後又扔還回去,小聲說了聲:“謝了。”小宮女吓了一跳,但是不愧是皇帝身邊的人,沒喊出聲,就是面部管理失敗了。小六的這個小動作,前面走着的海公公與祈王無人理會,就像沒發生過一樣。
海公公是因為嘴太忙,不停地在說着:“王爺您這次又給老奴帶香脂了,那味道實在好用。老奴之前的剛好快用完了,正想着王爺怎麼還不回京都?”
一進來,海公公就自動消聲了。小六跪在祈王後面一點,有樣學樣的跪着磕了三個頭。祈王朗聲說:“兒臣給父皇請安。”小六在後面小聲附合:“臣女給聖上請安。”
聖上用有磁性的中年大叔音說:“起來吧。”祈王和小六站起來,聖上又說:“坐吧!”一個小太監小碎步走過來,搬過來一個圓凳,應該是紅木的。祈王坐了,小六站着。就聽父子倆在那裡寒暄。
皇帝:“近來可好?”祈王:“回父王話,兒臣一切都好。”皇帝:“玉都去年大旱,又有蟲害,可有影響?”小六知道這種封地的稅收是由統治者定的,像棣王軍需多,所以稅收就重,收入的三成要上交,商人交得更多。但是因為土地不少又肥沃,百姓的日子還過得下去。而總稅收一成是要上交朝廷的,九成歸自己所有。這個裡面也有貓膩,自己的封地,每年的稅收自己說了算,少報點朝廷也不查帳。其實如果當皇子的沒有野心的話,到了自己的封地當個小皇帝也挺好的,管的國土面積越多,收入是屬于國家整個的不說,哪裡受災還得往外掏。責任也越大,不停的幹活,多累啊,工資還不如封地上的,何苦呢?
小六其實不懂宮廷禮儀,一切都是跟着祈王有樣學樣,隻要反應夠快,肯定不會出錯。這時候她站在祈王後面,趁着父子倆聊天,她用餘光看到了皇帝,心裡一聲道歉,之前一直覺得當了皇帝就是個老頭子,可能還有啤酒肚,誰知是個帥大叔。真的挺帥的,比張鐵林、陳道明這些皇帝專業戶帥多了。其實說是大叔也不全對,因為古代人結婚生子早,當皇帝的累了有人按摩,餓了有廚子變得花樣地投喂,一天天還能不斷進補。從小飽讀詩書氣質好,武藝也沒落下,身材正。上一任皇帝找的老婆也是個頂個的漂亮,所以遺傳基團也不差。綜上所述,不到四十歲的皇帝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些,不怒自威,就很有氣場。個子不算很高,比祈王矮一個頭,大概有個175+公分。身上穿得全是金燦燦的龍,反正看起來就特别有錢的那種。不但有錢還有權,眼睛裡閃着精光,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這時候父子倆真真假假的寒暄一段結束後,皇帝才問到小六:“這個是老燕家的老六吧?不一直說是個兒子嗎?原來是女兒身啊。”小六立馬捕捉兩個重要信息,皇帝帥大叔叫自己老爹是“老燕”,沒有讨厭的情緒在裡面,說明皇帝心裡還是沒把老爹當反叛者的。好事!另外他的語氣輕松,略有點開玩笑的味道,說明他不是站在燕家的對立面的。一番分析隻用了0.2秒,小六畢恭畢敬地回答:“回皇上,正是臣女。”皇帝:“你叫什麼名字?”小六回:“燕林。”正覺得聊得挺歡的小六突然聽到皇帝聲音一下提高,顯得特别威嚴,:“你可知錯?”小六腿一軟跪了,真是被吓的。她是現代人,沒習慣下跪,但是皇帝氣場實在是強大,壓得她快碎了。她穩了穩聲音:“請皇上明示。”皇上鼻子裡哼一聲,一揮手,轉過身去。背對着跪下的小六呵道:“往遠了說,明明生的是個女娘,卻對外宣稱是個兒郎,是為欺君。往近了說,燕家軍擅離千山關,守關将領帶着六萬燕家軍直奔京都,想造反嗎?”
小六心想,怕歸怕,我不能慌,我身後還有燕家軍,給自己鼓足了氣,穩穩地開口:“皇上容禀,我燕家四代人守千山關百餘年,忠心耿耿,就是現在的燕家,五個兒郎僅剩三叔一人在京都,還因傷不良于行。幾代燕家人全都戰死沙場,一門慘烈,蒼天可鑒。而最可疑的是恰好碰到前往狗尾山剿匪的棣王,棣王為什麼會出現在距狗尾山50裡的雁蕩山。真是迷路了嗎?棣王殿下帶領大軍意欲何為?疑點二:對陣時蜀軍中有大量軍士穿着不合身的蜀軍軍服,拿着彎刀,狼牙棒,馬刀等兵器。疑點三:我父親明知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擔心千山關失守,硬是抽兵兩萬回防,這意味着四萬燕家軍必死無疑,令父親、四哥、五哥戰死。如果是想造反,為什麼還心心念念着守了一輩子的千山關?另有證據父親是收到一封朝廷密報,裡面是加急軍情,才率全部燕家軍去往雁蕩山。還有兩個重要人證,兩個刺客都已經簽字畫押,證詞裡全部指向棣王與外族合作,想滲透千山關。”
說完小六深吸一口氣,覺得自己這段話說的擲地有聲,铿锵有力,論台詞功底,秒殺所有小鮮肉小花,堪比老戲骨。但是她不是在演戲,沒有NG的機會。
就聽得金碧輝煌的大殿裡,滿是少女堅定的聲音,先提出疑點,這些皇帝肯定早就收到信報了。但是由她這個當事人來講述肯定懷疑的種子更大一些。再例舉證據,畢業論文就是這麼寫的。把證據一一擺在面前,看皇帝還能怎麼不主持公道。而且她不會傻傻地直接說棣王勾結外族,隻是巧妙地用了合作,一個皇子避着老爹跟外族合作,想幹什麼?還用了滲透這個詞,這個詞經不起琢磨,越想越黑。
小六接着說:“臣女從小長在千山關,七歲就上沙場,十歲可斬殺敵軍。從小沒當自己是女娘,但是燕家沒有對外宣稱小六是兒郎,隻是百姓們看我骁勇善戰,一直認為燕家小六是個兒郎,所以這麼人雲亦雲。燕家軍隻一心守着千山關,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沒有費精力去澄清。以至于傳到皇上面前,實是不該。”
這一軍将的,是指燕老将軍全部精力放在事業上,沒空理這謠言,而皇上聽信了謠言怪誰?
接着又鄭重以頭着地說:“請聖上還父親清白,另外嚴懲真正心懷不鬼,欺君枉上之人,不能讓父親及四哥五哥白白戰死,還背着污名。還有白白死了的四萬燕家軍,燕家軍不會造反,請皇上明查。”小六覺得話說到這份上,皇帝應該傳那還有一口氣的刺客來對證了吧?
卻聽得到皇上一個眼神的海公公大聲呵斥:“大膽,不得随意攀扯棣王殿下。”是的,沒有明顯的證據。皇上這時候也開口了:“你燕家幾代忠良,在此事之前,我大雲也沒虧待燕家。但是這事之後孰是孰非還未可知。你說燕将軍收到一封朝廷密信,這個可有證據?”看小六不語,皇上揚聲宣布:“将燕林暫時關押在大理寺,待大理寺審完再下結論。”
小六心裡一驚,正要開口。卻聽祈王說:“父皇,且聽兒臣幾句。”在得到皇帝首肯後,祈王接着說:“父皇要證據,隻有讓燕林在外自己找證據才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且她将軍府已被查封,可暫時羁押在我祈王府裡,由兒臣看管。如果要外出,兒臣必派人好好跟着。”
最後這事就這麼決定了,小六費盡心機,拼命帶上京都的人證,皇帝見都不見,也不全信,要小六再拿出其他證據來。然後在找證據期間,祈王做為擔保人,要看管好小六,不能讓小六跑了。其實小六覺得這樣挺好的,比在監獄裡關着好,關着條件差不說,還啥事也幹不了,怎麼能找到證據呢?
灰溜溜地小六回了王府,祈王沒那麼快回來,因為他還要在宮裡繼續陪着皇帝上演父慈子孝。目前看這父子倆的關系還不錯,不像是有仇的。最起碼祈王關鍵時的建議,皇帝同意了。小六還分析,皇帝的幾個兒子都已成年,而看皇帝這身體狀況十年内都不會退休,那他肯定得防着成年的兒子們有異心。就挺累的。這時候聰明人千萬不要想歪了,不然就是自己做死,誰活得久,誰就是赢家。小六覺得先觀察一下祈王,看他有這覺悟不,不然可以提點一下。算是報他今天的恩。
小六回到祈王府裡自己的臨時小院,開始思考後面的路該怎麼走。她制定了計劃,今天已經天黑了,明天要先看看還在獄中的燕家人,獄裡條件不好,燕家人肯定受不了,得多準備點實用的東西帶過去。可是對于燕家人她腦袋裡一片空白,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去面對。那還是實話實說自己失記憶的事吧。接着叫來玲花玲蘭,說明天想去探監,要帶些厚衣服,餅子等不會壞實用的東西。她才不會提個食盒,裡邊兩盤菜,一小杯酒,這樣去探監呢,一點也不實用。
祈王在宮裡留到後半夜色才回來。但是小六不知道,已經睡下了。祈王在宮裡先是祭拜了先皇後,就是自己的生母,又去看了現任皇後,請了安。再陪着皇上吃了晚飯,對于封地上的管理問題請教了老爹,父子倆高高興興地喝了點小酒才散。
一回到王府,看到許多拜帖,把大皇兄的拿出來,其他的都放在一邊。又聽管家說小六将軍明天想去探燕家人,他沉思了一會就着人安排去了。其實小六根本就沒想着要跟祈王說這個事,是玲花看小六收拾完東西後,夜深犯困直接睡覺了,才去告訴管家山叔,祈王這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