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屬不易了。
林妍來的低調,可她的存在本身就不低調。門房一報林姑娘來了,柳尚書令還在朝上,柳夫人忙帶着幾個姑娘媳婦出門相迎。
“夫人自去忙去,”林妍臉色仍是很白,聲音裡帶着虛弱,有夏瑩扶着,對柳夫人說道,“我不過來湊個熱鬧,叫大家因我束手束腳的,倒是我的不是了。”入了秋,林妍的咳嗽又比夏日裡重了,隻是好在沒有咯血,倒是不大妨礙走動。
“姑娘才是貴客。”柳夫人笑,寒暄幾句,喚來了個十二歲上下的小姑娘,對林妍說,“這是我娘家的外甥女兒,從小養在府裡,這府裡她都熟。叫她陪姑娘轉轉,您有什麼隻管吩咐她好了。”
小姑娘也是個伶俐的,大大方方上前福了個身道,“小女崔巧兒,見過姑娘。”
林妍看她,小姑娘眉清目秀,透着股活潑機靈勁兒,細看竟有幾分她小時候的模樣。林妍點點頭,誇了她幾句,對柳夫人說,“夫人有心了。”又叫随行的侍女拿了荷包香囊給崔巧兒玩。
柳夫人笑了,趕緊催崔巧兒道,“還不快謝姑娘賞?”
小姑娘眉開眼笑,福身說,“巧兒謝姑娘。”
林妍不甚在意。
夏瑩看看林妍,看她一副大度溫婉的得體模樣,又看看這群人,隻能在心裡搖頭歎息。扶上林妍胳膊,夏瑩說道,“你還病着呢,别站着吹風了。”
柳夫人忙告罪,讓崔巧兒帶林妍去暖閣歇息。
走去暖閣的路上要路過一片水榭,一群十四五歲的官家世家小姐都在,有人撫琴,作傳花聯詩的遊戲。嬉嬉鬧鬧的好不熱鬧。
林妍小時候在軟玉樓時,與夏瑩、柳枝她們一群姑娘也常結詩連對,軟玉樓的姑娘們各個一身才情,吟詩作畫、調琴撫筝都不在話下,可看着這些十四五歲的閨閣小姐們做着和她小時候差不多的事情,不知為何,林妍覺得自己似乎是老了,實在提不起興趣過去和她們湊局。隻在旁邊略站了片刻,看了一會兒,就去了暖閣。
又歇了一陣,柳家的長媳把姑娘們寫的詠菊詩抄給林妍,林妍随手翻了幾眼,也是興緻缺缺的模樣。
崔巧兒見狀,說道,“我也來作一首,姑娘給我指點指點,可好?”
林妍靠在暖閣軟榻上,點點頭,輕咳說,“好呀。”
崔巧兒沉吟一瞬,開口念道:“庭下新開淡黃金,風前猶帶傲霜心。暗香不共群芳鬧,隻向瑤階深處吟。”
撇茶沫的手一頓,林妍放下茶盞擡眼看她,笑着說,“詩做的不錯。隻是,小姑娘家,太聰明了也不好。”林妍說着又咳嗽,夏瑩拿了蠱族的藥給她嗅,林妍緩了口氣,垂眸接着說,“剛過易折,慧過易夭。我也是,這一兩年,才明白的這個道理。”
林妍前半句“小姑娘家太聰明了不好”叫崔巧兒心裡重重一跳,聽了後半句,才知道林妍是在教她,忙正了色,福身說,“巧兒謝林姐姐指點。”
林妍笑笑,擺手說不算什麼。夏瑩知道林妍在教崔巧兒什麼,無可奈何地歎息,拿手指輕戳林妍腦袋。林妍看着夏瑩眼神溫柔,擡手握住了夏瑩的手,輕笑搖了搖頭,又叫夏瑩一陣歎氣。
“你去玩兒吧,不必在這兒陪我。”林妍對崔巧兒說,“你活泛的日子也不多了,去吧。”
崔巧兒到底小孩子心性,想玩,但記得姨母叮囑,一定要她好生伺候着林姑娘,搖頭說,“巧兒留在這兒聽林姐姐吩咐。”
林妍也不勉強她。
這院子的秋景确實不錯,林妍以前也來過這院子,隻不過是在對面的樓閣上獻舞,那時候,她是旁人眼裡的景,自己并不曾領會過這園子的風景。暖閣在二層,有綠樹掩映,林妍推開軒窗,靠在美人榻邊上,看滿園秋色,一簇簇菊花盛開,争奇鬥豔。
風景的确很好。
方才在水榭聯詩的姑娘們散了,有幾個人三三兩兩地往這邊走。
一個穿着水紅色齊腰襦裙的姑娘問,“方才崔姑娘領着的那兩個姑娘是誰?生的真好看,尤其是生病的那個姐姐,天啊,當真是西子捧心,天底下怎麼能有姑娘長得這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