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雲松要找的犯罪嫌疑人是三裡村二組的人,三裡村一共有六個組,因為處于群山中,導緻每個組都有自己的聚集地,相互之間了解不深,但組内就不一樣了,彼此非常了解,誰家殺了隻雞,吃了塊肉都能知道。
山裡和城裡鎮上不一樣,山裡村子裡的人,世世代代都在這裡,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雲松一個外人來問這裡的人,大家因為她是警察,不會得罪她,可也不會說一些對自己人不利的事情。
雲松上一次來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你們最後一次見到王家旺是什麼時候?”
“這平時忙得很,大家也沒有注意什麼時候是最後一次見到人。”田裡的村民說道。
“那你們知不知道他平時跟誰關系好?”
“大家一個村子的,談不上關系好關系不好。他是在鎮上犯什麼事情了嗎?”
“我們還在偵查中,需要他配合調查。”
“是鎮上那個銀行被偷的事情吧?我覺得跟他應該沒關系,我感覺他膽子沒有那麼大。”
“他這段時間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
“那我們也不知道啊,你看,這地裡,這田裡,忙得很。”
如果是對農村沒有了解,可能會被糊弄過去,覺得大家态度挺好的,有問必有答,還很熱情。
但雲松不一樣,她雖說在城裡出生長大,可她以前有被拐賣到一個村子裡面,她能不知道挨着住的人對彼此了解有多深,她在那個村子的時候,就親眼看到過村子裡平時是仇人的兩家人,在遇到外來人的時候會立馬團結起來。
雲松現在雖說有警察的身份,可在這裡的人的眼中警察隻是短暫地來一會兒,很快就會回城裡面去,而他們自己還要繼續在這裡生活。
如此一來,自然是本着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的原則。她上一次詢問的時候還屬于盜竊案犯罪嫌疑人。
現在盜竊案變成了殺人案。如果被殺的人是本村人,可能更好突破村裡人的團結防線。
但死者是隔壁鎮的人,沒有威脅到村子裡的人。
雲松知道這些,所以這一次上來走訪,心裡頭依舊不樂觀,再說了,她心裡頭其實也有自己的顧慮,不好逼着誰出來說話,畢竟這些人的顧慮也沒錯。
她是警察,她的工作就是上來查個案子,十天半個月就回去了,到時候别人因為給她透露消息,被村子裡的人排擠了怎麼辦?她能為人負責嗎?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她上來,梅悅和梅悅家人要請她吃飯,她馬上拒絕了。
她有些擔心後續梅家什麼都沒說,但被村子裡的人覺得她們家說了。
她一個一個地單獨走訪村子裡的人,盡量在田野間制造出一對一的問詢環境,不讓人知道她們對自己說了什麼。
“警察同志,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家是什麼情況。”中年男人一邊澆糞,一邊樂呵呵地說道:“我沒事也不能盯着别人家看啊。”
“那你們村子誰對他比較了解?”
“這我就更不清楚了,警察同志,你是城裡人,肯定每天都比較清閑,你們不知道我們這些莊稼人每天有多忙,天不亮,我們就得去山裡天黑了才能回來,看這些地裡,下面那些田裡,都離不得人,稍微不注意,一年就白幹了,我們這個樣子,哪有空去管别人家裡的事情。”
雲松腦海裡全都是過去在杏花村的經曆,正因為辛苦,所以大家會争分奪秒地想要去八卦一些事情,她當時還琢磨過這個現象,覺得這種環境中的八卦,是一種特殊的群體性心理治療。
她面上不顯,說道:“這倒也是。”
然後緊接着這個中年男人就忍不住問道——
“他是不是犯大事了?是偷銀行後殺人嗎?你們那個銀行被偷案查出來了嗎?聽說丢了好幾萬塊錢,找到了沒有?”
看——這麼忙的時候,還是想要八卦一下。
雲松說道:“你們是從哪兒聽說的這件事?”
“鎮上的人都在說啊。”
“你們不是忙到沒有時間了解别人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