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狼喻同意,狼爍已經能想到長耳獸的好幾種吃法了。長相相似的獵物口感差不多,長耳獸吃起來和兔子一樣,幹煸兔、爆炒兔肉、烤兔腿……無數菜單在狼爍腦中循環。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這隻長耳獸要放在哪裡,他們住的山洞肯定不行,空氣不流暢,住一起會有味道。
放在外面也不放心,天氣太冷,萬一凍死,他的養殖大業就泡湯了,更何況長耳獸不止獸人一個天敵,原始獸也吃它。
狼爍将自己的擔憂說出來,問大家有什麼好辦法。
平時精力旺盛喜歡到處跑的幾個亞成年對部落的了解比較多,指着他們住的山洞上方問:“上面那個小山洞行不行?”
雪狼部落住的山洞很大,但距離地面隻有半人高,往上走一段,還有兩個小山洞。狼諾幾個這兩天吃完飯到處跑的時候進去轉了一下,那兩個山洞太矮,不适合他們居住,進出都需要彎腰,部落裡也隻有幼崽能随便進去,但他們不可能讓幼崽單獨住。
狼爍聽到描述,感覺很适合用來飼養長耳獸,距離他們住的山洞近,但又不互通,把這隻長耳獸放在上面,暫時用石頭堵住洞口,等做出籠子來再放進籠子裡養。
于是狼爍失去了一頓加餐,多了第一隻可以養殖并且即将繁殖的獵物。
狼諾自告奮勇拎起長耳獸送到上面的山洞,按照狼爍的要求挖了一些草根放進去,又搬了幾塊石頭将洞口堵住,以防長耳獸逃跑。
安置好長耳獸,狼爍開始翻看狼喻幾人帶回來的柳條,比不上剛發芽時柔軟,但有一定的韌性,不像其他樹枝那樣一掰就斷。
這種狀态的柳條不能立馬用,狼爍比量了一下,讓大家幫忙把柳條截成合适的長度,捆起來放進水裡。
他們居住地不遠處有條河,當初在這座山落腳,除了有個更容易挖鑿的天然山洞外,那條河也是一大原因。
住處、水和食物都是不能缺少的物資,沒有合适的容器,轉移水比轉移食物還要麻煩,因此住在河道不遠處是明智的選擇。
狼喻帶來的柳條藤條數量都很多,狼爍将一些沒那麼幹的藤條挑出來。也幸虧現在剛進入雪季沒多久,如果再過一兩個月,積雪會将地上所有的東西覆蓋住,到時候恐怕連能用的藤條都難找。
在其他成員準備晚飯的時候,狼爍坐在火邊,指導幾個采摘隊成員處理藤條。能用的藤條主要有兩種,一種結構接近木質,和柳條一樣處理,去皮後用。另一種中間是空心的,劈開或者壓扁後用。
采摘隊先學會編籮筐,萬一路上壞了,他們自己就能修,比較方便。
雪季的食物不好找,采摘隊每天都要走很遠,獸皮不夠用隻能抱着回來,很辛苦,就算是獸皮制作的袋子,容量也有限,有籮筐或者背簍會輕松很多。
采摘隊幾個成員最初不知道狼爍想做什麼,隻以為還是給幼崽準備的,認真按照狼爍的要求做。
狼爍教的是比較簡單那種,十三根藤條分成兩股作為經線十字交叉,另取一根藤條用壓一挑一的方式進行纏繞,第二圈開始,将原本的經線拆分,每纏繞一兩圈就拆分一次,直到所有的經線被分成單根。
底部大小合适後将經線的一端捆在一起,開始編立面,方式依舊是壓一挑一,直到高度滿足需要,再用經線收尾,最後編出把手。
有之前編草窩的基礎,那邊食物還沒有煮熟,第一批巴掌大的提籃就做好了。
這種提籃隻能放一塊肉或者幾個紅棗,但重點是他們學會了方法。隻要學會,後面需要多大的提籃和籮筐就可以自己編。
狼爍又将米字型起底的方式告訴他們,編織這項技術有很多共同點,會一個,後面學起來就容易多了,米字型和十字形差不多,隻是編織過程更複雜一些,需要兩股交叉編織。
新方法編出來的大一些,适合采摘隊外出時用。将幾根藤條像編麻花辮那樣編好,捆在籮筐上替代籃子的提手,可以直接背在身後,解放雙手。
幾個成員舉一反三,狼爍隻教方式,背帶的長度寬度他們自己調整,最後選擇省力也不會勒肩膀的寬度。
狼爍隻負責教,但也累得口幹舌燥,喝了一杯狼喻送過來的溫水才好一些。
“冷不冷?”狼喻蹲在旁邊,摸摸他胳膊,幼崽已經被送回山洞了,雪季的晚上要比白天冷很多,還有風。
“有點,哥,你送我回山洞吧。”其實他旁邊就是火堆,加上身邊圍了不少人,隻感覺到一點風,不過狼爍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受傷後抵抗力低,這時候不适合冒險,甯願麻煩一點回山洞。
山洞内要比外面安靜很多,不過這次一點都不會無聊,看幼崽從窩裡往上爬他就能看半天。
快到平時吃飯的時間了,幼崽陸續醒來,扒着草窩邊緣,朝狼爍哼哼,想要吃的。
狼爍摸摸其中一隻的肚子,果然已經癟了,炖肉比烤肉更容易消化,大半天下來,哪怕是幼崽也消化幹淨了。
狼爍摸完打算收手,不料整隻手都被幼崽抱住了。幼崽努力用四隻爪子勾住他的手,不願意松開,嘴裡哼哼唧唧,一副不給吃的不松爪的架勢。
狼爍微微擡手,幼崽也跟着用力,感覺自己有向下滑的趨勢,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狼爍沒有掰開幼崽,而是彎起幾根手指,在幼崽肚皮上撓了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