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泰山祭天。
四百丈巍峨泰山,告成功,示兆民。
玄衣高冠的皇帝,浩浩蕩蕩,領百官而來,車馬恢弘,瑞氣千條。
千載之功刻入石刻之中,篆體優美雄渾,功績欲昭告神明,以嗣秦之萬世。
“朕聞古之聖王,莫不祗敬,以崇祀事。今朕東巡,敢不祗承先志,昭告天地山川之神。”
曳地的冕服威嚴赫赫,袅袅升騰的青煙上請神靈。
“秦王政,得上蒼庇佑,神靈降臨,今以佳肴美酒供奉,請神靈共品。”
浩蕩青天此次毫無異樣。
一博士打扮之人赫然出列,言辭激憤:“陛下,自上次神靈降臨,您多次商議郡縣治天下,後神靈再未現身,如今封禅大典都無異象,可想神靈也不同意郡縣之治,還請陛下三思,重行分封,莫讓我朝遭神厭棄!”
淳于越慷慨激昂,一番進言唾沫橫飛,以其之心,秦不法古,不重周禮,必然有禍患降臨!
面無表情的秦王隻冷淡掃了他一眼,李斯已然跳了出來,唾棄淳于越的迂腐,“神靈隻選擇我朝降臨,而非博士推崇的周朝,隻此一點,博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的嗎?”
此真乃絕殺。
方才還振振有詞的人蠕動一番唇瓣,無法言喻,但杠精是不會認輸的。
“你又怎知神靈之前便知曉陛下行郡縣的心意呢?”
李斯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當即反問:“你是在質疑神靈之能?”
瞧這眼前出現臉紅脖子粗的人,李斯悠然退場。
晚春暖陽淋在泰山腳下,本是金燦燦的一片,祭祀廟宇之中卻如冬日冰雪凝結。
丞相王绾公然站在了分封的一面,與秦王對立。
這位為大秦奉獻了一生的老臣,就連陛下也不能無視。
“陛下,周八百年,仰仗分封,如今驟然變化,恐天下再起動蕩,陛下修靈渠,役民力,殺六國,浮屍百萬,此時不可再起大變啊。”
此時不變,何時能變。
李斯迎頭擋上,“丞相此言差矣,六國已滅,天下一新,怎能再以舊制治新國,豈非迂腐?”
王绾怎肯放棄,言辭越發激烈:“天下亂像尚未除盡,此時不分封諸公子裂土為王,拱衛陛下,爾等莫非将陛下安危抛之腦後了嗎!”
此言不可謂不誅心,李斯才華出衆,卻隻有秦王賞識重用,知遇之恩,豈能恩将仇報?
他自然不能容忍有人質疑他的忠心,“臣忠于陛下,絕無此心。隻是我大秦曆代先王宵衣旰食,陛下夜以繼日,終得四海,富有天下。若在裂土封王,重蹈周朝覆轍,豈非明知消亡結局仍不變法!”
王绾冷斥,“若行郡縣,大秦頃刻間朝不保夕!”
李斯分毫不讓,“封邦建國,才是妖言惑衆,取死之道!”
兩派争吵,已經是劍拔弩張,大有大打出手之意。
“好了,此事朕心已決。”秦王不會更改他的法令與想法,“傳令下去,原地休整,待神迹降臨。”
淳于越可有可無,王绾卻不一樣。
一連多日,秦王在泰山辦公,盤桓不去,消息終于還是讓六國貴族得知。
“要我說,直接帶兵殺上去,剁了趙政複國!”
這是個無腦的魏國貴族。
範增心中郁郁,阿羽與這等人合作,隻怕要不好。
此人太蠢。
“我也覺得這是個極好的機會。”燕國反秦領頭人韓廣振振有詞,“我等在暗,趙政在明。且他近日請神失敗,人心渙散,正是我等突破的好時機!”
“子明,你覺得呢?”